2017 年 3 年 11 日,认知写作学课程四期启动,200+ 名小伙伴顺利入学,她们用 10 周时间从文采、故事、逻辑三个方面系统学习认知写作学课程。
课程前期,小伙伴每周输出文字小作业,课程后期,小伙伴集体组队输出视频大作业。大作业形式是讲述 BP(Business plan 商业计划)故事,要求将学到课程知识应到实际,用视频形式呈现。2017 年 5 月 18 日课程结业,各种有趣好玩的 BP 故事,频频涌现,惊喜连连。
课程团队根据综合评分,最终精选出 3 个最优作品以及 6 个优秀作作品。
本期为你介绍最优作品「老树新芽」,被采访人是项目主创李星星。
Q1: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们的项目吗?
「老树新芽」是老年人的故事平台,收集老年人的人生阅历以及生活经验编成故事发布,选优秀的故事进行推广,打造老年 IP。平台故事对所有人开放阅读,年轻人通过阅读更加理解老年人,并吸取老年人的经验,增进之间的情感联结。老年人通过阅读老年 IP 的经历激发自己的行动,改变自己的生活。
平台的故事就像一粒粒种子,由阅历丰富的老年人种下,在其他生命发出新芽。
Q2:「老树新芽」项目团队是如何组建的?其中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我们团队总共有三个人,我(李星星),菟葵和阿杰。
我们三个组在一起是因为菟葵为课程笔记画的简笔画,她的画吸引了我和阿杰,我俩分别私信菟葵要和她组队作 BP ,于是菟葵把我俩拉在一起成立「组团打 BP 大 Boss 」。
菟葵有互联网项目经理经验,能统筹擅画画;阿杰攻药物研发,擅钻研和提问;我,职场小白做了一份强沟通的工作,擅长捕捉信息整合文字。菟葵负责产品逻辑和画图设计,我负责故事逻辑和细节呈现,阿杰负责提问和提建议,阿杰另一个重要职能是把沉陷热烈讨论的我和菟葵拉回正轨。
菟葵和我刚好都在做 BP 期间离职,有充分的时间讨论、画图和改稿,修改越多越细,对故事逻辑、课程知识点理解得越深刻。如果没有大把时间投入,BP 也不会有最后呈现的效果。阿杰刚好在忙公司的一个核心项目,他总说这个 BP 主要由我和菟葵出力,但是没有阿杰参与讨论、提问和提建议,BP 进展可能没那么顺利。
记得我们三个一起线下讨论的下午,讨论完 BP 后又分享各自的工作经历,不知不觉已天黑。回过头想想只能说是缘分,原本毫不相干的人组合在一起神奇地创造了一个作品,不是亲情也不是工作关系连友情也不一定谈得上(大家还不熟)却凝结在一起。
BP 最大的吸引力除了赐给你神奇的伙伴,还给你提供一个契机自由自在地学习,纯粹地体验和探索学习本身的乐趣,不用在意奖励和证明。
Q3:你们为何选择做这个 BP 故事?
还未想好要构思什么产品和故事的时候,菟葵教 80 岁奶奶学画画的故事就吸引了我们,于是决定为老人构思一款产品,提出故事的主题不是陪伴而是乐趣,最小故事随之确定为「老人从等待陪伴到主动发现生活乐趣」。
产品功能、故事逻辑有了最小故事这个总体框架后,再精彩的功能,再生动的素材,如果偏离主题都要舍弃,以确保组块清晰、主线一致。在总体框架下的构思和修改,是一次又一次的迭代,避免了推翻重来。
Q4:做这个 BP 最大的感悟是?
庆幸我们选定了一个打动自己的 BP 主题,而不是容易完成的作业,结果证明打动自己的作品是最直接最充分的学以致用。虽然做 BP 的重心是写一个产品故事而不是商业价值,但以做出这款产品的心态设计产品功能,以打动投资人的心态写故事,以此为标准讲出一个有可能实现的产品的故事,做完 BP 的感觉是「这个 BP 是整个认知写作课的超级大升华」,之前懵懵懂懂的最小故事、人性、痛点、反常识和最小支点等渐渐地恍然大悟。
虽然这个产品没有做出来,但在脑子里实现它也足以振奋人心。路演前一天,阿杰感叹「我们的孩子终于要毕业了」,菟葵回复「哈哈哈,一把屎一把尿的感觉」。菟葵说她做这个 BP 都想去创业了,我做这个 BP 都想去当产品人了,阿杰说和我们一起做 BP 都不想做实验了。
Q5:创造这个 BP 遇到那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一开始阿杰特别担心我们完不成这个 BP 作业,因为我们前期一直在讨论产品功能设计,设想过做兴趣社群,也设想过帮老人实现愿望,后来又想出听老人讲故事,还设想做一个综合故事、兴趣和愿望(讲故事发现兴趣,用兴趣实现愿望)的产品。
可是着手写最小故事的时候,发现如果要故事逻辑清晰文字就无法简洁(面对 Slide 有限的版面而不是文档更能体会这种感觉),最终没有写下去。
还好菟葵这个时候及时提指出我们只能选一个点深挖,不能三个都做,后来选定「讲故事」。跳入了「产品大而全」的坑又跳出来,才理解最小支点是帮助你把天马行空的想法落地。另一方面,你越想大而全,越不可能引发改变。
只有让行动变得简单,才会吸引更多人行动起来,才更有可能实现改变,而一个简单的改变可能引发系列的改变。最小支点赋予产品现实意义。你的产品有实现的可能,你的故事也才有意义。
Q6:你们是如何构思这个 BP 的?可以详细分享一下吗?
老树新芽的故事选用了三组日常生活场景,分别是看电视、打电话、与遗像对话。三个场景非常普通,如果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讲述,虽然观众可以理解为孤独,但因为太熟悉没有直击人心。
预演之后,重新看之前的故事,发现故事的多处逆转依靠评论性的语言表达出来,没有呈现细节,没有引导观众看到老人的孤独、自卑与改变。其实当初选这些熟悉的场景正是因为细节触动了我们,但是在写故事的时候没意识到要把这些细节分享给观众。举三处修改为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如此修改原则是:故事前面的铺垫每一张 Slide 都要表现一个痛点,故事后面的逆转每一张 Slide 都要回应一个痛点。
修改前不痛不痒的文字埋没了打动我们自己的细节,这些细节恰是观众也没有注意到的惊奇。你以为老人一个人看电视是孤独,听不清还要调大音量只为家里有声音才是真正的孤独;你以为给儿女打电话是孤独,攒一堆话想唠唠却说不上话才是真正的孤独;你以为儿女忙留老人孤身一人是孤独,人老了的怯懦与自卑才是真正的孤独。
这些细节虽然之前注意过,但是没有捕捉到,因为没能理解老人孤独背后的原因。我们假装要设计一个改变老人生活的产品,这个假装的行为教我们更好地理解老人。
Q7:制作 BP 故事过程中,你们感觉最奇妙的事情是?
故事不是按照大脑思考的顺序有条不紊地写出来,是你在疑惑故事逻辑的时候,那个情节自己蹦出来刚好嵌入故事里,然后大脑才醒悟:我早该想到,或者我早就想到过只是没有用起来。
「那个情节」并不是无中生用,而是之前我们天马行空地讨论有用无用的东西时,它们就是开始游荡在我们的脑海里,当我们试图还原故事初衷梳理故事逻辑的时候,「那个情节」听到召唤就回来帮忙了。
「老树新芽」这个故事,最后呈现的情节和细节都是 BP 一开始就讨论过的内容,可是为什么几经辗转反侧才回到故事应有的模样?我们察觉了故事,但还没有深刻理解它,偏离看似无用,反而提供了看故事的新视角。
如果没有这种偏离回来偏离回来的过程,好像王奶奶听齐白石奶奶的故事,照着爷爷画册学画画,分享爷爷的故事,然后找到一起创造幸福晚年生活的伙伴,就该这样顺理成章这样简单,怎么会有前面各种纠葛和偏离?因为我们是「无中生有」的创造,而不是捡别人现成的,必定会遇到更多看起来没必要的弯路和坎,才能呈现一个别人眼中简单的画面。
如果没有经历这些弯路和坎,又怎么知道哪条是捷径?■
作者:李星星;编辑:陈素封
创造有趣有用的作品,学认知写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