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微信:iqhwang 合作微信:40476,WeMedia联盟成员
前几天,就有新闻报道,有驴友五一前后穿越秦岭遭遇暴风雪,其中23人失联2人遇难。然而更令人揪心的是,这些失联的人中有9人都来自青海……
鳌太穿越,即秦岭鳌山太白穿越。
鳌山,也称西太白。位于陕西省太白县,海拔3476米,是秦岭第二高峰。
太白山,位于陕西眉县与周至县交界处,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秦岭最高峰。
由鳌山沿秦岭山脊徒步至太白山,被户外界称为“鳌太穿越”。
鳌太线,是纵贯秦岭鳌山与主峰太白山之间的一条主脉线路。这条直线距离约32公里,实际穿越约80公里,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秦岭穿越是中国十大艰险户外线路之一,鳌山穿越太白属于秦岭穿越的一条线路,强度和难度在国内首屈一指。
资料显示,这条线路穿越的难点,不仅在于需要长时间穿越无人区且得不到补给,穿越途中有海拔最高的拔仙台3767米,还要翻越太白山主峰拔仙台、鳌山顶点导航架、梁一、二、三峰等10余座高山,且气候多变、路况复杂,整个穿越过程大都行走在冰川遗迹形成的石海之间,遇到恶劣天气就十分危险。
据记者了解到,前一年的10月底至来年5月底,属于禁止登山时间。从6月至10月,户外运动爱好者可以登山,但“鳌太线”属于“非常规线路”,如登山必须向当地有关部门进行报备。
在搜索引擎输入“鳌太事故”,结果触目惊心。据非官方统计,从2001年来,在鳌太线路上发生的山难不下三十余人,事故发生率还呈逐年上升态势。
“落单”的原因可以是五花八门,但恰恰是“落单”最终是造成穿越者走失的最大杀手。纵观之前走失或者死亡者,由于落单,最终跟团队失去联系,导致迷失在原始森林中。
太白山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瞬息万变,素有“一日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即使在夏天,太白山上的气温都可能远在零度以下。太白山顶的穿越线路是在石海中间穿越缝隙,全程都在三千米以上,风大,氧气含量不及平原的一半,部分游客上山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很少带防寒衣物和急救药品,结果进山后适应不了气候的异常变化,承受不了稀薄的空气压力,容易诱发疾病。
部分驴友不走传统旅游线路,专拣原始森林无人区、野生动物出没区行走。部分游客为了逃避保护区门票,从人迹罕至的地方登山;随时存在迷失方向、被野生动物伤害、冻饿致死、摔伤和被大水冲走的危险。
太白县也多次在鳌山等山口发布公告,阻止“驴友”轻率组团登山。该县生态办也每年宣布封山期,并要求登山季上山的“驴友”事前登记,可鲜有人遵从。个别入山者还在天气恶劣时无视工作人员劝阻,拒绝按工作人员安排线路撤退,给安全工作埋下隐患。
△资料图:正在组队登山的“驴友”
个别登山者少带或不带不要的食物、衣物和急救物品,缺乏户外生存知识与技巧,甚至连户外生火取暖、安全取水、防风避雨等都不知道。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后果可想而知。
鳌太线路本身来讲,不是很艰难的线路,交通成本相对较低,穿越花费低,海拔不是很高,走的人自然也多。在中等难度线路中事故概率也高些。而在山上绝大多数手机都没有信号,一些“驴友”不携带对讲机,即使遇险可能也无人知晓。
有的团队组织者责任心不强,领队对困难估计不足,对成员身体用运动能力缺乏正确评价,对成员装备没有认真检查。以之前的事故为例,其组织者不向当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夜间宿营时对受伤、缺失等人员不及时查看、寻找,均在其团队出山后才想起与失踪者或其家属联系而导致贻误最佳搜救机会,对已经发生伤病的,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以致事态发展到造成重大伤亡。
有些队为了增加影响力,盲目缩短线路时间,提高线路难度,练就所谓的“强驴”、“超强驴”、“超越生命极限”等功夫,也就产生了一日鳌山、两日鳌山、一日太白、两日太白、四日鳌太等不附合生命规律的线路设计,一旦发生意外,又没有必要的补救措施,以致造成重大事故。
来源:综合网络
青海网由延辉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