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达汇诚副总经理许弢对高工锂电网表示,未来铝塑膜市场国产替代进口是必然趋势,国产开始得到了电池企业的认可,极高的性价比优势将为电池企业大幅降低成本,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提升产品性能。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让中国锂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唯独国产铝塑膜备受冷落。打破铝塑膜极度依赖进口、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国产铝塑膜市场占有率低下的现状,成为了每一家本土铝塑膜制造商的使命。
高工锂电网在
2017锂电供应链好产品动力电池全国巡回调研活动
了解到,包括桑顿新能源、孚能科技、国能电池、微宏动力、天劲股份、妙盛动力、中兴派能、多氟多新能源、捷威动力、上海卡耐、万好万家、新华电池、高佳新能源、遨优动力、超威创元、南都动力、恒宇新能源、冠城瑞闽、富朗特、鹏辉能源、亿鹏能源等电池企业,都在通过导入新材料和制造工艺升级等方式提升公司软包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
在此过程中,不管是正负极材料还是自动化设备,本土电池企业都倾向于国产化,唯独在包装材料铝塑膜方面基本全部进口,对国产铝塑膜抱有极大期望却不愿意轻易使用甚至测试。
目前,国内铝塑膜市场90%依然被日本DNP、昭和电工、韩国栗村等日韩企业垄断,这意味着国产铝塑膜当前市场占有率不足10%且只有集中在数码电池领域。动力软包电池领域将成为国产铝塑膜未来最大和最重要的市场增长点。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锂电池铝塑膜市场需求量9500万㎡,国内铝塑膜产量达494万㎡,市场占有率已超5%,增长幅度超过50%以上。预计2017年,国内锂电池铝塑膜市场需求量将达12850万㎡,国内产量将达1200万㎡,国产铝塑膜市场占有率有望在2017年突破10%。
“国产铝塑膜当前存在问题主要是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差,这就需要企业从制造工艺、设备和原材料等方面进行升级改进。”立志要成为国产高端铝塑膜缔造者-江阴
苏达汇诚
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苏达汇诚)
副总经理许弢
对高工锂电网表示,未来铝塑膜市场国产替代进口是必然趋势,国产开始得到了电池企业的认可,极高的性价比优势将为电池企业大幅降低成本,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提升产品性能。
针对这些问题,苏达汇诚设立了千级净化车间,室内生产温度严格控制在(23±2)℃、湿度(55±5)%,确保生产环境最优。同时公司引进成套日本生产设备,采用三菱、富士等一流元器件实现高精度生产,确保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和高品质。
在原材料方面,苏达汇诚采用热法工艺,不需要依附日本的CPP从而控制成本和品质,以高温粘结树脂层来粘合铝箔与PP热封层,产品具有优异的耐电解液腐蚀性。公司产品PP层厚度可调,可根据客户需求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调整。
与此同时,包括道明光电、紫江新材、新纶科技、苏达汇诚、东莞卓越、珠海赛纬、佛塑科技、明冠新材、连云港申元等多铝塑膜制造企业也在积极提升公司产品性能,为替代进口做出积极贡献。
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产业周期开启下,企业如何把握决胜之道?
7月28-29日,
由供应链资源及资本整合领导者高工锂电主办,江阴市人民政府、苏达汇诚协办的“
第十届高工锂电产业高峰论坛
”将在江苏江阴市举行。
届时,
苏达汇诚相关负责人将作题为“国产铝塑膜替代进口提速”的主题演讲,
向与会嘉宾分享苏达汇诚在铝塑膜国产化和产品性能提升方面的进展。
许弢指出,国产铝塑膜需要在外观一致性、热封性能、冲压成型性、耐电解液腐蚀性能等方面进行持续的改进和优化升级。苏达汇诚将不断完善产品品质,与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研发生产出完全替代进口的国产铝塑膜,占据高端市场,对此公司非常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