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5日,
“2019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年会暨第十五届新财富金牌董秘、第二届新财富最佳IR港股公司颁奖典礼”
在山东青岛举行,本次并购年会以“新创造 新财富 新经济”为主题,近300位资本大咖齐聚青岛,探讨新经济形势下的制造、健康、电子通信产业的并购方向和产融新格局。
在本次会议上,新财富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资源和技术优势,在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上进行探索。同时,新财富—阿里云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正式签约落户青岛李沧,李沧区相关部门与4家上市公司签署了战略意向合作协议。
在并购年会上,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胡臣杰
作为重要嘉宾,发表了主题为“如何通过开放核心能力与数据技术,助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充分发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空间广阔
我今天代表阿里给大家做一个小小的报告,首先感谢主办方邀请我回到老家,回到山东。
我看今天参会的主要是上市公司的金牌董秘,不知道小熊电器的董秘有来参加吗?可能是十天前刚上市,所以还没有参评。小熊电器是非常典型的在阿里生态里长出来的一个上市公司,我翻了一下它们的股价,今天的市值达到了80亿。
小家电是一个竞争非常惨烈的红海,小熊电器之所以能够快速地成长,而且能够聚焦于年轻人,最后成功上市,它的上市IPO招股书里讲得很清楚,小熊电器是典型地使用大数据推动整个公司实行智能化的设计、制造、营销的模式,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与成功。
所以说现在各行各业,虽然大家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但是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还是非常有广阔空间的。
十年间,全球巨型公司切换为高度数字化的互联网新贵
接下来进入我的主题。大家都是上市公司,都很关注上市公司的市值变化。有张图在网上流传比较多,十年前,2007年全球上市公司的巨头都是哪些?大牌的制造公司、能源公司,像工商银行、中国移动等一些垄断型的巨型公司。但是2019年,我们再回过头来看,
全球的上市公司龙头都是什么?
都是一些能够适应数字化浪潮生存下来的公司。
我们再看新的排名,是昨天晚上大概12点多修正改过的数据。现在全球最牛的公司是微软,市值1.05万亿美元,排名第二的是苹果,9600亿美元市值,苹果市值曾经突破过1万亿美元。
图1:全球市值排名前列的公司
往下看是亚马逊、谷歌,这些公司的市值都在8000亿-9000亿美元波动。第五名是facebook,市值在5000亿美元左右。
往下看就能看得见阿里巴巴,差不多4500亿美元,阿里也曾经突破过5000亿美元。这只是阿里上市的一部分,大家都知道阿里还有蚂蚁金服没有上市,另外阿里还有菜鸟网络也没有上市,所以阿里如果全部都上市的话,很有可能市值能冲到前面去。
往下能看到腾讯,4000多亿美元。再往下能看到IT圈比较熟悉的公司,像思科、Oracle、IBM这些公司,这些公司曾经风光无限,现在都停在1000亿-2000亿美元的规模。再往下能看到曾经与腾讯、阿里并驾齐驱的百度、京东等企业。
为什么十年时间就有这么大的变化?
事实上,现在大家都能够切身感觉到,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经济的时代。
20年前,我们实际上是处于信息时代,那个时候大家都是忙着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整个经济主流也是被那些世界500强等传统型的大公司所垄断。现在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处于一个消费互联网的时代,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刚才提到的那些全球互联网股市新贵,都是能够高度数字化的企业。现在我们远远看到在栈桥的方向有一波新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浪潮已经扑过来了。
传统企业如何应对数字化、互联网化浪潮?
面对这样一个浪潮,我们应该怎么办?尤其是随着5G、LT等技术的快速普及,可能很多上市公司在想:我是做传统企业的,跟数字化、互联网好像关系不大。但是大家不要忘记,现在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互联网用户,在座的哪一位不是阿里的用户?我相信大家都是阿里的用户,所以你们都是阿里的上帝。
首先是我们的消费者都已经几乎百分之百在线,消费群体都已经百分之百在线。
我们的消费者在线,再往后延伸必然就涉及到我们的服务应该在线,我们的生产需要在线,我们的设计,我们的营销等等一系列东西都需要在线。像刚才讲的小熊电器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充分利用线上的数据挖掘年轻人的需求,通过智能制造快速地满足小众需求来获得巨大的成功。第二个,大家都知道,我们其实处于一个生产过剩的年代,所以当你的数字化程度不够高,在产业互联网这个浪潮扑过来的时候,很可能你会被淘汰掉。
实际上我们进入了数字经济的新时代,这个时代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什么?
首先是平台化,我们可以想象一下10年前、20年前,我们大家讲的都是公司要做全产业链运营,整合上下游,而且要国际化运营。但现在,我们看到那些巨头出来的时候都是那几大互联网生态,像刚才我点到的,无论是谷歌、亚马逊,还是像阿里、腾讯,每一家互联网生态都拥有超过10亿的用户,也就是说拥有10亿的互联网原居民。在未来的20年,全球范围内能够成为真正的平台型公司也将屈指可数,所以在座的各位,我相信未来你们公司要发展,
必然要考虑怎样在这些互联网的平台上运营自己的商业。
第二个就是数字化。
以前更多的是讲标准化、信息化,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数字化的阶段。
另外一个就是普惠化,因为有5G,因为有云,所以以往我们一些非常高精尖像AI的算法等,现在都在云上唾手可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鼓励企业要尽可能地上云,因为上云之后你才有可能获得,在云上一些非常灵动、以前非常昂贵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手段。
最近这一两年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数字化转型,我看到无数的政府领导、企业领导都在自己的报告里,自己的讲话里,讲数字化转型。
从我的理解角度来讲,转型这句话实际上要慎提,因为企业做了很久,形成了核心竞争力,要转型转到哪去?
转不好转跑偏了也说不定。
所以转型实际上是一个要特别特别慎重思考的问题。但是每一家企业都需要升级,这是我相信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那如何去实现升级的目的?
首先就要有数字化。但我们认为数字化本身并不能直接带来升级,企业包括政府,数字化之后还要加上有充分的智能化,之后才有可能实现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机构的升级。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有数字化升级的新的提法。
现在大家都在讲企业要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升级,这一点阿里的实践或许可以跟大家分享,给大家一定的启发。因为阿里巴巴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是一个数字经济原生的践行者,阿里从一开始,所有业务都是架构在数字之上的,阿里一直讲叫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这是一个闭环,
如果业务不能做数字化的话,我们宁可不做。
我简单跟各位报告一下阿里的大生态。好多人理解阿里是支付宝、淘宝,但是实际上阿里的整个战略布局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其中有一块是核心电商布局,核心电商从我们熟悉的C2C,比如说淘宝,到B2C天猫,到淘宝C2C等等,这些覆盖了B2C、C2C的全业态。
同时我们还覆盖了线下,我们这几年在线下做了很多的投资,比如大家熟悉的银泰、盒马、大润发等等,都是我们对线下的布局。同样我们除了国内之外,在国际上也有很强的布局,境外已经服务了超过2亿人口。
大文娱的板块,大家熟悉的可能像优酷土豆、阿里影业,这两年做得还不错。大家熟悉的《流浪地球》《绿皮书》《长安十二时辰》等都是阿里影业参与投资制作的。也有大麦、阿里音乐、阿里游戏、阿里体育等一系列的布局。
为什么说布局?首先是因为阿里相信大家在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之外,一定会在精神上面也有一些需求,所以阿里就要满足大家的需求。另外一块布局就是本地服务板块,像大家熟悉的高德、饿了么、飞猪、口碑等等这样一些在身边的业务。
加起来阿里巴巴有三十几个独立的业务板块,有时候我会打一个比方,特别像阿里摆了一大桌菜,这上面有三十几盘菜,这些菜是满足在座各位不同人口味的需求,当发现有一群新的人有新的需求,我们要么自己炒一盘,要么就买一盘,反正大家的目的是吸引大家能够围着这个桌子坐下来,加入阿里巴巴这样一个数字化的大平台,加入我们的互联网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