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杭州楼市动态
杭州专业的房地产新媒体平台,杭州房价、楼盘优惠、楼市资讯信息发布中心,为购房者看房、买房、投资置业提供服务和决策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deepseek完全无法使用。 ... ·  昨天  
搜狐房产广州  ·  开卷!近40个新盘蓄势待发!谁会是爆款 ·  3 天前  
财宝宝  ·  表扬快手。 ... ·  3 天前  
财宝宝  ·  郁闷。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杭州楼市动态

怎么买房才算“夫妻共有财产”?| Q&A NO.211

杭州楼市动态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20-02-24 20:02

正文



问: 老师你好! 我去年跟金狮苑的一个房东签了购房意向合同,房子单价4.4万元/㎡,交了5万定金,过年后由于疫情一直没签网签,但感觉房价有下跌趋势,现在想毁约,损失算不算大? 谢谢。

答: 首先不建议违约, 买房子除了计算花下去的金钱成本,还有其他的隐形成本

先看金钱这块,金狮苑近期价格相对稳定,并没有跌很多,你毁约之后下一套是否能拿到总价上5万的降幅要打个问号。 就算行情接下来不好,很多房东也不会轻易降价,所以你能否买到跟原来差不多的一套房源是没法保证的。

假设你毁约之后,定了一套房,结果房价又跌了,那你会怎么做呢? 继续毁约吗?

另外,买房是很耗精力的,尤其是买二手房,要不停约中介看房,最后才能选一套自己相对满意的,所以你违约之后一切又得重来,建议三思而后行哈。




问: 老师你好,朋友去年入手了空港新城的时代公馆,本来摇到了东澜府,但是考虑没地铁,刚需出行对于地铁依赖还是比较高的,大江东实在摇不到,他最终选择时代公馆,工作目前在滨江,从您专业的角度看这波选择如何?

答: 这波操作没毛病。

首先大家都知道哪里中签率低,哪里相对不错,都一窝蜂地涌过去,但能如愿以偿买到的人毕竟是少数。

很多人执着于红盘,可能摇了十几次、二十几次依旧铩羽而归,但依旧坚持; 有人可能没有选择红盘,选择了一个不怎么热门或者不需要摇号的楼盘, 成功上车。 其实他们都没错,都在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时代公馆门口有地铁,坐上8号线换乘两次就可以到滨江,路线很清晰; 另外,相对于地铁相隔6站的金沙湖新房均价37500元/㎡,时代公馆的价格也很安全,所以这是一次不错的选择。





问: 你好,我女朋友在杭州有一套房,绍兴有一套公寓,均有贷款,我在宁波有2套房都有贷款。 我们都没有杭州社保,我怎么样才能够在杭州买套房。 如果结婚,是不是要先还清贷款才能买房?

答: 你女朋友已经限购,你可以再买一套,前提是你变成杭州户口或者连续交满两年社保。

相对于交满两年社保取得购房资格,落户杭州会更加直接,比如积分落户,过去两年积分落户的门槛是125-130分; 另外比较常见的还有人才落户,如果是全日制专科学历或者本科学历只需要缴纳一个月社保。

当你有购房资格后, 由于你在宁波有两套房在还贷,所以只能全款购买 还掉一套的话,首付降到60%。



微信扫一扫,在线提问



问: 你好,我和男朋友已经订婚,还未领证,之前商量好一起买房写两人名字,因为我在认识他之前已经买过一套,为了享受三成首付,就以他个人名义买了婚房,请问如何将婚房加上我的名字,婚前公证是否可行?

答: 首先要先了解房屋产权归属,因为有很多时候加个名字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而且在房屋交付之前你的名字都加不上去,那么你是否要等到交付再结婚呢?

你们属于婚前买房,而且是有贷款的,其他的我并不清楚,那么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你们一起付首付,一起还按揭。 那么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其所对应的房屋增值部分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其余则按出资情况按份共有。

第二种,你男朋友付首付,你们婚后共同还贷。 这种情况一般协议处理产权归属,否则就按按揭出的钱分割财富增值的部分,然后由他对你补偿。

第三种,他付首付,婚前付清贷款。 这就是属于他的个人财产了,加名字也没用。

你和他在一起的初衷肯定不是为了分房子、占便宜嘛,只是为了生活有保障,所以 建议你们一起还贷。




问: 老师您好,我们家在大关有一套63㎡的两房,都市水乡有一套104㎡的三房,在安吉有两套三房,另外,三墩还有两套单身公寓,都是30㎡左右,我想调整改善一下,您有什么建议吗?

答: 目前市面上的新房基本是三房起步的,面积90㎡以上,所以你在大关的房子可以置换掉,你在三墩有三套房子, 可以买一套申花的住宅作为改善 ,这样离你的都市水乡也不算太远。

大关的两房虽然总价可控,但房龄较老、户型较差,趁着学区还不错早点出手,如果置换首付不够,可以搭上一套安吉的房子。

三墩的两套公寓可以先放着,现在紫金天街已经开了,区域配套已经成熟,房子还算比较好租的,可以抵扣房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