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子李子短信
编辑:Ent
设想一个遥远的未来。人的全部文明早已消失,如今这颗星球上终于又一次演化出了智慧生命。这个新物种的历史上第一次,有一位考古学家跪在地上轻轻拂去面前的砂土。在他眼前的,是一件人类创造的文物。
你希望他看到的是什么?
当他们将所有的残片汇聚起来,有没有可能复原出人类文明的面貌?有没有可能不仅知晓一时一地的场景,更知道不同的人类文化是沿着怎样的路线来到这里,发生过怎样的交流和冲突,共享着怎样的主题?有没有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向上,展示出人类的全景,懂得人之所以为人的感受?
如果这是可能的,我们应该给他们留下什么呢?
图片来源:britishmuseum.org
我们已经习惯了把文物放进博物馆,也常常使用文物讲述历史故事和阶段。但是这样的故事都是有明确地区、时代和主题的,几乎没有人尝试过去讲述全部人类的全部历史。想来也是,如此多的时空下发生过如此多的故事,而一个展览所能呈现的多不过几十上百件文物,不要说面面俱到了,挂一漏万都实现不了吧。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不去把文物当成单独的物件,而是当成线索,让所有这些线索在相互比较和连络中交织起来,那就不一样了。
这就是大英博物馆这个“100件文物的历史”系列试图做的事情——如今,这个巡展来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其实,“100 件文物的历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系列,一开始并不是一场展览。2010 年,在大英博物馆现任馆长尼尔·麦克格雷戈的牵头下,整个博物馆倾馆之力,选出了馆内涵盖人类 200 万年历史的、最具有代表性的 100 件物品,形成了这个“100件”的概念:并不是最珍贵、最精品或者最辉煌的文物,不是类似于“一天逛完XXX博物馆”这样的游客指南,而是能够代表和展现整个人类世界史的物件。配合这个概念的,是一本书以及 BBC Radio 4 的100 集播客节目,即使在大英博物馆从未真正进行过这场展览的情况下(所有物品都散布于馆内),也被许多人所熟知。
2001年,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木槌和签字笔,是巡展到中国的独特展品。图片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而 2016 年,大英博物馆将这个概念,做成了一场能够搬运到全世界的巡展,经过了日本、澳大利亚、阿联酋等国家,现在到了中国。自然,大英博物馆是不会把整个博物馆的精品全部用于外展的,所以在巡展的时候,会用一些便于携带、不会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出问题、且能够在成本内投保的物品来替代。这次有 43 件是原展品,而其余的是用原物品所在文明的相似物品、或者同时代其它文明的物品来替代的。所以,巡展到中国的这 100 件,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宝贝。但“100件文物的历史”的策展的概念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它们的“代表性”,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反映不同主题的文物归纳进一个整的展览中。
换句话说,与其说这是一场给你看文物的展览,不如说是大英博物馆用这些文物,写了一本讲世界史的书。
那么,100 件够吗?为什么是这 100 件?展品又是怎么选出来的?怎样才算是大英博物馆的“精品”?或许看展之前,你会因为这些问题而有所期待;看展回来之后,很多人也会冒出这个疑问。那么,大英博物馆的这个“把世界打包”的展览,应该怎么看才能知其奥妙?
什么样的文物是最符合展览精神的呢?在我看来,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也是这个系列展览的“原版”文物之一,就是罗塞塔石碑了——因为各种限制,它也是最不可能带出巡展的。大英博物馆进门左拐,穿过通透的大厅进入狭长的 4 号展厅,展出埃及塑像和石碑的正中央,通常也被人群和相机团团围住的那块灰黑色的石碑就是了。
图片来源:British Museum
这块花岗岩石碑的样貌并不惊人,仿佛和其它刻有神秘文字的石碑并无二致,顶部和底部也有残缺。在柔和的底光下,被些微侵蚀的表面还能分辨出三种不同的文字,它们分别是最上面的古埃及象形文(即圣书体,里面有很多鸟那个),中间的埃及草书,和最下面的古希腊文。
这上面书写的内容其实很普通,是当时掌管埃及地区的希腊王朝托勒密五世就位周年的纪念碑,上面刻着一项有关税收的法令。这块石碑反映了当时(公元前 200 年左右)埃及地区政治和社会权力结构:圣书体是献给神灵的,说明了宗教和祭司在当时至高无上的地位;埃及草书是流传于平民间、书写在纸莎草上的文章,是统治的对象;而希腊文则是统治者官方使用的语言。
图片来源:British Museum
然而比这个故事更有趣的,是石碑在理解古人类文明上扮演的重要角色——那就是“解码”。象形文字圣书体在埃及文明终结之后便失传,但是下面对照的希腊文给了全世界的学者们重要的线索。19 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看出了国王“托勒密”的名字,随后法国学者商博良发现这些文字不仅表意,同时也表音,他也完成了全部的破译工作。
一块普通的石碑背后的故事,以及它象征的意义,使这块石碑得以成为代表大英博物馆的标志,从 1802 年至今只因为战争中断过一次展览。撞击彗星的探测器“罗塞塔”号因此而被命名,而在大英博物馆的纪念品店里,最畅销的纪念品,莫过于以各种形式复制罗塞塔石碑相关的不规则形状物——压纸石,USB 盘,钥匙链,或者刻印在杯子、伞和包上的文字。
罗塞塔手机壳 图片来源:British Museum Shop
这就是一件浓缩了历史意义的文物。在那个旧帝国将倾、新帝国在冲突和妥协中立足的时代,这块石碑得以诞生、并在 1500 后解开关于那个时代的秘密。围在罗塞塔旁的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块残缺是石碑,更是历史在石碑中的模样,还有我们“理解历史”的历史。我们也因此与这个物品建立了联系,感受物品将“过去”以有形的方式传递到我们眼前。
而随着这次临展漂洋过海过来的物品,也以这种方式叙述着历史。围绕这些物品的故事,不仅为物品们立传,同时也描摹着社会的缩影。
它们有的可以很抓眼球——我最喜欢的物品之一,是第六单元里的“刘易斯棋子”(Lewis Chessman)。这些棋子们一眼看上去的表情都有点一言难尽,有懵逼的,有「捂脸」的,有淡定的。而它抢眼的样子背后,也是一段历史书上不曾记载的内容。它们在苏格兰北边遥远的刘易斯岛被找到,在 12 世纪左右属于挪威王国的领地。而棋子也反映了当时中世纪北欧的社会关系:教皇代替了印度游戏里的战象,而女王在那时是圣母玛利亚的模样,而车是传说中维京战士的样子。
图片来源:British Museum
顺便,如果上图的棋子对你胃口,那么和它类似的还有下面的一个霍克森胡椒瓶——
图片来源:British Museum
另外一件可以和罗塞塔的精神有些相通文物,则是“大洪水石板”。后人通过解码的方式,读懂了楔形文字里记载的故事,这个大洪水的描述,与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的故事相仿,宗教传播的路径也因此明了起来。
图片来源:British Museum
一个物件背后的乾坤是历史的吉光片羽,而所有物品的故事像马赛克一样拼起来,又有着各自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脉络。这种书写世界史的方式,看下来让人颇有感慨。不得不说,在国博展出的这一批文物,不管是稀有度还是价值,都还配不上称作大英博物馆的“绝对精品”。但阅读物品的方式,却依旧能让人收获颇丰。
收集这些物品,如同收集我们人类自己的命运。其间是让人眩目的多样化。原来这个世界的面貌,不止是历史书上的那一面相。这个展览想要带来的,除了大英博物馆的文物本身,就是「世界史」的视角——这个世界的不同时间线,是怎么平行,又如何交融的。
展览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每一个大的时间段由 10 – 15 个文物概括出一个主题,反映了人类文明大体的进程,和这个进程下世界各个角落不同的模样。(“原版”则是 5 个一组,一共 20 个主题,分得更细一些。)然而你也不必严格地按照展览顺序走,任何一个物品、一个时代、或者一个主题,都可以形成独特的故事线。
在同一个时间线下,世界上不同地点都发生着什么?和罗塞塔几乎同时代的,有美洲的水獭烟斗,中美洲球赛的腰带,在这个年代里的政权,和神灵、祭祀与仪式分不开,而那些一度失落的文明,也能由仪式中的物品,被勾勒出大体的模样;而阿拉伯铜手、鸠摩罗笈多一世金币和萨珊王朝的狩猎盘同处一个历史时空下,帝国开始成型,宗教与征服成为了文明的主旋律。
萨珊王朝狩猎盘,国王只身与猛兽搏斗,象征着对混乱无序的征服。图片来源:British Museum
或者,你也可以纵向追寻人类探索世界的痕迹:从星象盘,丢勒的犀牛,显微镜,再到小猎犬号上的时钟。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从观星,到观察和描绘自然,再到看到我们未知的世界。
丢勒笔下的犀牛,是他根据文字记录想象出来摹绘的。当时人们眼中的“独角兽”,也大略如此。图片来源: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给我们的世界史观,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世界曾经是什么样子的,又为什么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实际上,强调“世界”,而非某个民族、某个文明,也是大英博物馆从大英帝国时代一直到现在的精神主线。在过去,许多藏品的获取并无现在意义上的合法性,令许多人(不仅仅是中国人)耿耿于怀的抢夺背后,是无法被抹煞的殖民行径。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还能以世界帝国、文明之光自居,而现在的大英博物馆,则在这个议题上更小心,更强调“普世性”和历史多位面、开放性的叙述。
因此这个展览,反映的不仅仅是“人类文明的辉煌成就”(文明成就没有辉煌与否的区分),也不再是某个地方、某个文明的成果展示的金字塔。馆长麦克格雷戈一手领导了这个系列展览的策划,他希望展览能够“涵盖人类文明尽可能多的方面”,并保持价值的中立,展示普遍的人性,让尽可能多的人产生共鸣。
神奈川冲浪里
摆在博物馆中物品的“审美”,也不仅仅是美学价值或者稀有所带来的价值,还有其被诠释的价值。比如日本的浮世绘版画(在国博展览中被替换成了葛饰北斋的漫画),自然具有美学意义;但在那样一个年代,它在传播上的意义,也十分重要:一碗面条的钱就能买幅画,这大大促进了世俗流行文化的复制和传播。即使是信用卡、仿冒球衣这样摆在博物馆里富有争议的物品,也有其值得叙述的一面。
最佳答案当然是大英博物馆啦。在大英博物馆书店显著部位,摆着一本书,和这个展览同名: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博物馆免票(土豪们可以酌情捐赠),这本企鹅出版社的书仅售 9.99 英镑(还挺厚的),拿着它,就可以在博物馆开展“寻宝”了,寻宝的过程,也仿佛一场时间旅行。(不过,因为巡展的原因,大约只有一半不到的藏品还在本馆里。)
图片来源:BookLovers of Bath
如果不能去大英博物馆,也可以读读这本书(已有中文版),或者去 BBC Radio 4 听关于这些物品的播客,一集 15 分钟。大英博物馆的官网上,有关于这 100 件藏品的页面,每一件都有超清晰大图和详细的讲解。
大英博物馆官网
对于博物馆来说,所谓的“Blockbuster exhibition”成为了最新的趋势,就像卖座的电影大片一样,能够有一个吸引人的主题或者一段故事,吸引进更广泛的观众;这个系列展览,更是跳出了物品的展览本身,成为了一种新的叙述方式,也被许多博物馆所效仿。
而对于参观者而言,这种叙述方式,你在任何博物馆都可以尝试,可以说是看懂一个博物馆、一段历史的最简单、最亲民的办法——围绕一个主题,用物品展示其中的精华,讲述和它相关的故事,再把一段段故事串联起来。如果你对博物馆感兴趣,但时常愁“看不懂、不知道博物馆展出的是什么”,或者“不知道为什么博物馆要展出这些东西”,那么这个展览是一个非常好的入门。每个人都可以与物品建立自己的叙事、联系和思考,“100 件”这样开放性的叙事,或许能给你别样的启发和灵感。
果壳网
ID:Guokr42
虽然换了二维码
但依然整天在科普些不正经玩意儿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