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票友—票据圈儿那些事
票友致力于提供及时多元的承兑汇票及相关融资信息,涵盖:票友日报,每日票据动态、票据报价汇总、融资信息、资本市场分析;票友汇群,目前有近千家机构参与到交易中;票友汇线下活动,已在上海、重庆、杭州等进行6场,共2500人参与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被申请破产?步步高回应! ·  3 天前  
超红可乐  ·  陈小群:sb大法…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  4 天前  
超红可乐  ·  陈小群:sb大法…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  4 天前  
第一财经  ·  再度回落! ·  5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特斯拉发布了两款自动驾驶电动车,取消了方向盘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票友—票据圈儿那些事

重磅:央行或将互联网金融平台纳入MPA考核!

票友—票据圈儿那些事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8-06 23:15

正文

央行在日前发布的《报告》中首次提出探索将规模较大、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宏观审慎评估。在分析人士看来,央行的提法意味着央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将进一步加强,监管机构对互金行业的关注点上升到更为中长期的潜在风险管控。


关注中长期风险

8月4日晚间,央行发布了《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在《促进互联网金融在创新中规范发展》的专题中,央行称要探索将规模较大、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对其进行宏观审慎评估,防范系统性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央行首次提出探索将规模较大、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据悉,2016年,央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以下简称MPA),从资本和杠杆、资产负债、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七个方面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自我约束和自律管理。


据悉,此前,“系统重要性”这一概念主要用于对大型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监管。分析人士指出,央行的提法意味着央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将进一步加强。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陆磊曾指出,针对互金风险积累、金融市场乱象丛生等问题,央行将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做好健全风险监测预警等工作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央行的提法意味着监管机构开始从关注互联网金融行业乱象等迫在眉睫的具体风险上升到更为中长期的潜在风险管控,前者以行业内中小平台为主要对象,平台越小,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越大,后者以行业内龙头为主要对象,平台越大,所具有的宏观影响力越大。监管思路的转向意味着前期针对行业具体风险的集中整治初见成效,迫在眉睫的风险已整体可控,监管可以有更多的精力用于中长期潜在风险的防控。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央行还提到的“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已具有系统重要性影响,需要防范顺周期波动和风险的跨市场传染”,薛洪言认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有两个判定标准,一是业务规模大,二是复杂程度高。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产品业态以理财、融资和支付交易为主,整体较为简单,尚谈不上复杂程度高,因此,判定标准应该主要集中于业务规模大这一项,支付、理财和融资等业态中均存在一些规模足够大的产品。


直指互金四大问题

央行在《报告》中指出,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包括,证照不全,违规经营;风险管控不足;从业门槛较低,缺乏自律约束,市场存在无序竞争;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已具有系统重要性影响,需要防范顺周期波动和风险的跨市场传染。


互联网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重新组合各种金融要素,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业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 网络借贷、众筹融资平台,以及大数据征信等。央行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金融服务创新发展,为满足日益多样化、差异化的金融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容易导致风险扩散和交叉传导。特别是部分不法分子打着“互联网金融”幌子开展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从资质来看,央行指出,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在未取得牌照或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开展业务,引发经营和社会风险。包括 P2P 网络借贷和股权众筹领域缺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 证),第三方支付企业未获得牌照,部分互联网资产管理公司未获得经营证券牌照、销售基金产品未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等。有些企业存在擅自扩大经营范围,违规经营相关业务的情况,如在 P2P 借贷领域,部分公司充当信用中介、自保自融等乱象。


在风险管控方面,央行指出,在 P2P 网络借贷、股权众筹、私募基金等领域,由于部分互联网公司缺乏金融从业经验,对金融风险的认识不足,不具备相应的风险管控手段和缓释能力,在标的项目出现问题时,往往出现大面积违约,引爆的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有可能成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对地区金融稳定造成冲击。


此外,互联网金融行业从业门槛较低,缺乏自律约束,市场存在无序竞争。部分互联网企业偏离线上经营的定位,组建“地摊式”线下销售团队,销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利用客户信息不对称,进行夸大宣传、虚假宣传和误导式宣传,为企业经营留下风险隐患。央行还提到,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已具有系统重要性影响,需要防范顺周期波动和风险的跨市场传染。


监管不断加码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的不断暴露,监管层也加强了对互金各个子业态的监管。


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陆磊就曾指出,针对互金风险积累、金融市场乱象丛生等问题,央行将强化宏观审慎管 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做好健全风险监测预警等工作。


在今年7月中旬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到,“要坚决整治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严格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规范金融综合经营和产融结合,加强互联金融监管,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主体责任。”对此,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指出,对于市场热炒的‘互联网金融’,此次会议持抑制态度。

此外,在今年 4月底中央政治局金融安全会议上,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的6项任务中也提到互联网金融。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央行对其监管态度发生了由松到紧的转变。薛洪言表示,金融行业本来就是强监管行业,早期互联网企业的确在监管层面享受到了很多宽松条件,但那并非金融业务的常态,一旦做大,具有了风险外溢性和系统重要性,自然就会迎来严格的监管。监管层对互金态度的转变,主要有两个参照点,一是规模的扩大,二是局部风险的集中暴露,从时间节点上看,集中体现在2015年,那一年,互联网金融已经发展起来,交易规模和发展势头不容小觑,且子业态局部风险不断,最终促使强监管的到来。


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在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2016年4月,全国各省市开展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对P2P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等领域开展了集中整治。2017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最近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


以第三方支付为例,收紧牌照发放、频开罚单、严查牌照转让,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与此同时,备付金集中存管、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等机制的建立也为支付行业构建了一张风险防控网。


央行在此次《报告》中表示,下一步,应以专项整治为契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加快完善互联网金融安全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建立互联网金融技术行业及国家标准,制定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金融数据安全使用管理办法,构建维护互联网金融安全的技术体系。


在行业门槛方面,央行称,将按照“分类控制,分照管理”原则,加强监管协调联动,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的准入、退出机制和运行规范,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此外,央行还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地方协会的作用,强化行业自律管理,搭建统一、公开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平台。构建以商业银行作为第三方资金托管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体系,切实加强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权益保护。同时,加快金融科技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多领域,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推进普惠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