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
交响曲,绝对称得上是古典音乐的精神核心。
也难怪在许多人眼中,「交响曲」与「古典音乐」这两个概念,直接可以划上等号。
可究竟什么音乐才算得上「交响曲」呢?
凡是由交响乐团演奏的曲子,就叫交响曲吗?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区分出「协奏曲」、「交响诗」等音乐体裁呢?
反过来,交响曲一定要由交响乐团演奏吗?
为什么古典时期的海顿爸爸一辈子能写三位数的交响曲,而到了浪漫主义,作曲家们卯足劲儿写,也很少见到超过两位数的?
许多交响曲,特别是浪漫主义后期的作品,可以说「非常不好听」,这又是为何?
为什么交响曲的创作,在我们这个时代,好像销声匿迹了?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回答这些问题。
2. 早期定义
「交响曲 (Symphony)」这个中文词语,翻译的非常漂亮。
它的希腊语词源,意为「和谐的编排(交)一组声音(响)」。
仔细看,这个词语中,并没有「曲」这个概念。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个词语最早指代的并不是音乐体裁,而是「具备同时发出多个声音(和声)」功能的乐器。
如果你穿越到中世纪的英国,想要在当地观赏一场「交响曲」,你会惊讶的发现,你欣赏的其实是这种乐器的演奏。
是不是还挺好听的?
在不同国家,这个词儿指代的乐器种类也不尽相同(在本部分最后有总结)。
从16世纪开始,「交响曲」这个词儿开始在一些音乐作品题目中出现,用以表示「共同发声」之意。
但它并不关注共同发声的是人声还是乐器,与我们今天所听到的「交响曲」,除了用词一样,并无太大关联。
比如下面这首许茨的「神圣交响曲」↓。
在巴洛克早期,这个词语所指代的音乐体裁进一步泛化了,凡是多声部作品,没有其它更加合适的描述词汇时,就能说它是一部「交响曲」。
它可以指一部歌剧的器乐演奏部分、多声部的奏鸣曲、协奏曲等等。
不过在这个时期,声乐作品已经不再包含在「交响曲」这个概念之中。
例如老巴赫一些键盘音乐作品题目中,你能看到 “Sinfonia” 这个单词,这个词就是意大利语中的「交响曲」。(严格说来,在这个时期,“Symphony”与“Sinfonia” 这两个词汇并不等同,这里就不展开描述了)
当然,我们并未将老巴赫的这些作品翻译成「交响曲」,这些作品通行的翻译方式是「二、三部创意曲集 (Two- and Three-Part Inventions)」。
毕竟它与我们今天听到的交响曲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嘛!
3. 「 交响」的根本问题
真是如此吗?
如今我们讨论交响曲的发展,通常从18世纪,起源于歌剧序曲的「意大利风格交响曲」谈起。
这的确是交响曲最容易识别的形式源头。
此时的「交响曲」已经有了「快-慢-快」三个乐章的划分,海顿和莫扎特早期的交响曲创作,基本都是这个模式。
而我们上一部分讨论的,从中世纪开始对于「交响」的各种尝试,则是「交响精神」的本源。
就交响曲这种艺术形式而言,其精神内核要比外在形式重要的多。
回归「交响曲」的词源,人们希望这种艺术形式解决的根本技术问题,是如何让不同的声音和谐共鸣。
这个问题,在那个年代,难于登天。
熟悉音乐史的朋友应该知道,中世纪,在音乐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体裁,是声乐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一个重要的进步,就是声乐开始与器乐结合,但在这个结合过程中,器乐演奏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这点非常好理解,举个今天常见的例子——吉他弹唱,帅帅的民谣歌手把着吉他,几句歌词就能迷倒一大片迷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注意焦点是歌手的演唱,而那把用于伴奏的吉他——大部分情况,弹奏的只是几个简单的和弦。
这种现象也蔓延到纯器乐作品领域,最早发展起来的器乐体裁「协奏曲」,某种程度上也再现了这种情况。
按照协奏曲原初的定义,主奏部与协奏部并无主次之分,是「竞争且协作」的关系。
这种体裁越是发展,越是偏离本意。
主奏部越来越强势,协奏部则逐渐变成彻底的「背景音乐」,大协奏曲几乎销声匿迹,独奏协奏曲一枝独秀。
再举个例子,大家都熟悉的,D大调卡农。
这个梗,我在三段你很熟悉,却让演奏者生无可恋的音乐中已有提过,作为伴奏的大提琴,在整个演奏过程中,只是默默的演奏那八个简单的重复的音符。
实际情况比这还要残酷,帕赫贝尔根本就没指定大提琴来演奏这个声部,这个声部正规的叫法是「通奏低音」或「数字低音」。
简单粗暴的解释,就是作曲家连谱子都不写,只标记几个简单的数字,告诉演奏者随便找件低音乐器,大提琴、低音提琴、巴松什么的都行,按照这个数字降几个音即兴演奏一下就好。
这种处理方式在巴洛克时期成为一种惯例,甚至成了识别这个时期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
可见,与「给一个旋律写一段伴奏」相比,解决「交响」的问题,实在难太多。
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将它们拧到一起的难度,可以参考下面这部电影↓。
4. 新的问题
音乐家们并没有知难而退,他们不断尝试,所有作品中的器乐合奏部分,都成了他们的试验田。
比如歌剧的序曲,比如协奏曲开篇的「全奏」,他们试图以这些成熟的素材为基础进一步延伸扩展。
可问题又来了——交响曲,要写什么内容呢?
意大利人着迷于优美的旋律,他们巴不得所有的音乐创作都是「歌唱性」的,于是他们用旋律回答了这个问题,即「意大利风格」。
这个答案,是有很大缺陷的。
首先,参考前文有关声乐的讨论,要烘托一段旋律,必然有其它演奏部分沦为伴奏;而如果全部乐器同时演奏一段旋律,那又与使用单独的乐器演奏有何区别呢?
其次,旋律要让人记住,就不能太长,靠旋律支撑一段音乐小品是没问题的,碰到大部头的作品就无能为力了。
尽管如此,这已是那个时代对于「交响」问题最合理的解答了。
在这个框架上创作,作曲家们写上几个小节,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于是写个终止式收工。
由此产生的现象就是「意大利风格交响曲」通常很短,虽然很好听,但听多了就会发现,根本分不出哪首是哪首,全都一个样!
海顿与莫扎特早期的交响曲创作,基本都是这个模式。如果没有后期那些伟大创作,这些作品很可能永远不会有人演奏。
导致「意大利现象」的另一个原因,关乎对于音乐创作本质的探讨——音乐家的职责是什么?
在今天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什么争议——为了艺术(至少明面上如此)。
但在那个年代,音乐只是一种谋生手段,是作曲家产出的一种产品。能够快速的输出喜闻乐见的产品,轻轻松松就把钱赚了,谁在乎有没有人记得住呢?
这种浮躁的风气,深深的影响了巴洛克时期,特别是洛可可风格音乐的创作。
举个例子,我们说巴洛克、洛可可的一大特点是繁复的装饰,这种主要体现于建筑的现象,在音乐领域也别无二致。
简单一个音体现不出华丽,作曲家们就将一个音生生掰成几个,叫做「装饰音」。
想让你的音乐听具有巴洛克风格吗?很简单,把音符捏的稀碎就是了,比如这首披头士曲子的改编↓。
这种技法的应用在巴洛克时期泛滥成灾,不需要任何音乐知识也能看出,这分明就是「抖机灵」,不产生任何新的东西,更无益于严谨作品结构的诞生。
5. 交响精神
交响曲虽然有了架子,实则已走向绝境。
由管弦乐队演奏、四乐章、奏鸣曲式、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
这是为我们所熟知的「交响曲的特点」。
记住这些,也许考试可以得满分,但它并未碰触交响曲的精神核心。
只有躯体没有灵魂,我们管这种生物叫僵尸。
真正赋予「交响曲」灵魂的,是古典主义。
当艺术家们为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化遗产深深折服时,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创作。
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后文简称CPE巴赫),这位老巴赫的伟大儿子,是最早觉醒的音乐家之一。
他勇敢的向那个时代的轻浮宣战,在他1742年的作品「普鲁士奏鸣曲」中,音乐的风格焕然一新。
清晰明朗、铿锵有力的音符,严谨的作品结构,完善的内在逻辑。这虽只是一部键盘音乐作品,却像是一部交响曲的钢琴缩编。
这就是我一再强调的「交响精神」。
一部作品完全可以不用管弦乐队演奏,只要它具备这种精神实质,我们就可以说它是「交响风格」的。比如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C.P.E巴赫唤起了作曲家的艺术精神。
「音乐家的责任,是感动心灵!」
他的这句话,在那个年代,振聋发聩。
1791年,59岁的海顿被授予牛津大学音乐博士学位。在典礼上,演奏了这位作曲家第93号交响曲,即「牛津交响曲」。
在这部作品如此丰富多彩,有自问自答,有凝神沉思,也有幽默的短句。而这些素材又以严谨的逻辑联系在一起。
这部作品标志着海顿的创作进入成熟期,也迎来了交响曲这种音乐形式的完善。
6. 为什么许多交响曲「不好听」
讲了这么多,朋友们应该感觉到了,「交响曲」这种音乐体裁,就其创作思路而言,就没怎么考量「好听」这个因素。
它追求的是逻辑结构的完善和内在的思想深度,在这方面,德奥作曲家们做到了极致。
认为许多交响曲「不好听」,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聆听的出发点有问题。
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我们总是抱着一种「愉悦身心,寻求消遣」的目的去听音乐。而交响曲,不是为了这个目的所创作。
这并不是说它排斥动听的旋律。正相反,当一段美妙的旋律在交响曲中出现时,那种感染力,有如摧枯拉朽一般直达内心最深处,比直接呈现旋律震撼万倍不止。
以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为例,最动人的那段旋律,直到第四乐章近三分之一处才响起。
可是,为了迎来这短暂的美好与光明,在此之前,你必须承受悲恸、彷徨、不安,甚至绝望。
想想看,在其它艺术作品中,不也是如此吗?
被逼上绝路,却不放弃希望,用钢铁般的意志对抗不公的命运,最终迎来辉煌的胜利,这是英雄,这是史诗!
终日狗苟蝇营,为琐事计较,唠唠叨叨喋喋不休,这只能拍成一部三流肥皂剧。
古典音乐中,并不缺乏平易近人的作品,但交响曲不是。
不要指望这种艺术形式会向你谄媚讨好。
这每一部经典的作品,都凝结了最伟大天才的智慧和心血,体现了他们对人生,对人性,对文明,对整个世界的深刻思考。
艺术是天才的产物,需要有哥伦布那样的信心。如果他的信念是坚定的,在他那目不转睛展望前程的眼前就会涌现出彼岸。因为即使在地平线之外,那里没有海岸,他的创造力也会将它从海底升起。
——保罗·亨利·朗
7. 我们这个时代
写这篇文章,有太多伟大的名字我没有提及。
贝多芬、马勒、布鲁克纳、肖斯塔科维奇……
他们的经典作品,每一部都是一整个世界,这篇文章的篇幅远远不够,也非我苍白平凡的笔力所能描述。
我想与大家探讨的,是这样一个命题。
「为什么在我们这个时代,再未出现像他们一样伟大的交响曲大师?」
我的答案也很简单,这是由于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虚弱」。
请再回顾一下前文提到的,巴洛克时代交响曲发展所面临的绝境。
矫揉做作,浮躁轻佻,能够轻轻松松把钱赚了,谁在乎是不是有人记得住这些作品……
说真的,这不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音乐的现状吗?
讽刺的是,我们今天的物质条件,要比那些伟大作品涌现的时代好太多。
可是太多当代音乐家,他们迷失在各种新鲜的技术中,在形式上变换各种花样,将试验当成音乐创作的最终目的。
用尽一生的努力,只为能有一部作品能接近贝多芬的高度,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也只有勃拉姆斯那种傻子才干的出来。
他如果活在我们这个年代,恐怕连维持生计都成问题。
而作为欣赏者,我们也在助长这个过程。
我们总是屈从与自己的本能,为更加轻松刺激的艺术形式所吸引。
每天工作已经很累了,听个音乐,犯得着这么劳心劳力吗?
我竟然想不到任何理由反驳这个观点。
交响曲要消失了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在于时代,而在于你我。
祝大家赏乐愉快!
- 行走的音乐-漫游指南 -
回复“如何入门”,可以获得经典音乐的入门指导。
回复“有啥推荐”,可以获得最新的推荐音乐列表。
回复“电影”,可以获得电影中的经典音乐。
继续探索其它似曾相识的经典音乐,请回复“似曾相识”。
回复作曲家姓名,可以获得音乐家相关作品和故事。
现在支持的音乐家有巴赫、莫扎特、拉威尔、海顿、肖邦、奥芬巴赫、李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