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3岁的张文杰起床仍然犯困,头痛不止,吃了感冒药却没有缓解。有一天,放学路上,他骑着自行车突然晕倒在路边。
张文杰最终被确诊为白血病,不过龙岩的医生告诉他:“现在白血病都能治好了,住一个月吃点药就行了。”
现在回想,龙岩的医生面对13岁的张文杰,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在发病前,少年时代张文杰最开心的事是和小伙伴一起去钓小龙虾、挖竹笋、掏鸟蛋、摘板栗。发病后,这些快乐再没有体验过。
求医:
独自面对白血病
张文杰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福州求医。
“第一次见郑浩医生的时候,觉得他挺慈祥挺和善的,他和我说话的声音很柔。”张文杰说。接下来,郑浩医生把张文杰支出诊室,单独和他父母沟通病情。
站在2024年的开始回忆七年前的那一天,张文杰不觉得走出诊室的父母表情有什么异样。他们说:“接下来要在福州待一段时间,在这里玩几天。”
张文杰无论如何想不到,持续三个月的第一个化疗过程过后,他的家会分崩离析。
张文杰回忆,当时他的父母没有任何争吵,看起来非常融洽。
第二个疗程开始前的一个晚上,妈妈告诉张文杰,自己有事情需要忙,让爸爸带他去福州治疗,等忙完了就去福州陪他,妈妈还特别强调:“妈妈不会不爱你。”
张文杰心生疑惑:“有什么事情是比儿子治病更重要呢?”
他告诉妈妈:“白血病是能治好的,我会好好配合治疗的。”
张文杰的第一疗程异常艰难,还曾目击隔壁床有两个小朋友不幸过世。他很害怕妈妈以为自己也会挺不过去。
2017年的夏天对13岁的张文杰来说格外漫长。
爸爸残疾,妈妈出走,张文杰不得不独自面对白血病。
在去福州的前一天下午,妈妈已经失联。张文杰晚上打电话给妈妈,她已经不接电话。动车票已经买好,但乘车的只剩下张文杰自己。
在第六个化疗疗程开始前,张文杰曾经去外婆家找过妈妈,而外婆说妈妈没有回过家,去哪里也不知道。
此后至今,张文杰再也没有见过妈妈。
异地治疗:
抱团取暖
13岁的张文杰拿起手机,开始学习用手机购买动车票,学习在福州乘坐公交和地铁。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装扮会在一次次旅程中成为瞩目焦点。
“人们都会怕我,好像我是一个怪人。邻座的人看我这么小的个子,夏天也穿着很厚的衣服,戴着口罩,直接就走开——连自己购票的座位都不愿意坐。”张文杰说。
2017年,新冠疫情爆发以前,戴口罩远不如今天一样司空见惯。人们对口罩的认知也存在偏差。事实上每一个白血病人戴上口罩,只是为了防止周遭环境的病菌引发自己肺部感染。
张文杰每次候车时都习惯自己待在一个小角落,不与任何人交流,也防止被别人感染。
40多次往返福州与龙岩的行程,张文杰和身边的乘客默契地彼此躲避,一躲五年。
张文杰的家里没钱装修,房间高处甚至没安装玻璃,冬天冷风袭人。但在旅程的终点福州,人情的温暖让张文杰身怀感激:他免费住进爱心小家,其他白血病孩子的家长做好饭,都拉他一起吃,郑浩医生则到处为他筹钱,鼓励他不要放弃。
“我们在小家里就是在抱团取暖,我是最被保护的那一个。大家只有一个任务,把自己的孩子治疗好,平安回家,健康长大。”张文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