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总目录
上一章:
缘砚
第十四章:借砚
当晚,在周建刚家的客厅里。
周家兄弟自从老爷子去世,第一次心无芥蒂地聚在了一起。
周运河要让周家子孙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实现他的第二个计划。
侄子周国庆打趣道:“老叔,人员到齐,请你检阅!”
“我就喜欢俺大侄这执行力度,说话做事像个爷们,爽快!”周运河越来越喜欢他这个侄子了。
“今天把兄弟几个约一块,有件事我想请你们建言献策。
这些年,我在东北主要收购农民上山采的野生药材,然后卖给中药厂。他们经过深加工,价格翻倍出售给医院或药店。我就想我们是否可以自己加工,我这二十多年做药材生意,朋友圈有懂行情的,他们答应给我们指导培训。但药材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虽然收购价格越来越贵,但山上的药材随着采伐却越来越稀少。
通过上午的考查,我发现济宁的土壤条件和气侯特征,适合种植药玉米、酸枣、黄芪、黄芩等抗寒抗旱的中药材。而我们济宁当地农民仅靠种植大豆小麦等农作物,土地使用价值变现太低了。我们可以把农民手中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转租过来,大面积种植药材。年老的帮助种植药材,年轻有文化的进药厂当工人,一年的收入绝对比单存种植粮食作物收入高。
所以,我打算投资二千万,在我们三湾镇,建一处集药材培训种植、收购、深加工一条龙 的中药材加工基地。”周运河一口气把自己的想法抖给了周家兄弟们。
“这个主意好,农民获利受益,县政府在招商引资这一块,有很多优惠政策,肯定支持!”老三周建刚率先谈了自己的观点。
“那我们就充分借助政府的优惠政策,减少建厂征地、土地流转等繁锁细节。长河大学毕业了,我打算让他留在山东老家创业,帮我料理生意。人们不常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吗,先期的一些工作开展我人生地不熟,要靠兄弟们帮忙捧场,把药材基地搞起来,让三湾镇的父老乡亲们,钱包鼓起来,腰杆子挺起来!”
这周家兄弟听完周运河的话,一个个如打了鸡血般,纷纷建言献策。
“我和县里分管招商引资的李县长比较熟,先和他透透,探探县里的优惠政策,有机会再约他组个饭局,争取最大限度地获得政府的扶持。”老三周建刚支招。
“叔,下边镇里我们有工作上的往来,土地流转征用,药村加工基地选址这一块,我负责搞定。”周国庆把最难啃的活承接了下来。
他深知,对于一些招商引资项目,县委政府及各乡镇领导都是大力支持的,有关民生土地流转的项目,更是大受欢迎。近年来一些基层领导也确确实实真想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办好事,办实事。
让农民在家门口赚钱,再也不用抛老弃幼外出打工了,即照顾了家庭,又减少了留守人员带来的社会隐患,自己政绩还上去了,利于仕途发展,何乐而不为,这样的投资项目,在各极领导眼里,可是香饽饽啊,哪个领导不伸着胳膊瞪着眼抢啊!
“我有一大学同学在银行货款部,缺资金周转找我。”老二周建平提供了资金保障。
老四周建国一看别人都有门路,自己摸着脑袋不好意思地看着周运河笑了。
“四弟,要不你停薪留职,我这刚开始也缺人手!”周运河说道。
“一切听从哥哥调遣。”周建国开心地答应了。
“国庆,这段时间你去三湾镇开展一下民意调查,听听农民兄弟是否愿意把土地租给我们,再来给我们打工。是愿意永远守着二亩薄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当永远的向阳光,还是愿意像城里人那样过朝九晚五的生活。”
周运河考虑事情缜密,担心农民种了一辈子的地了,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一旦把地租出去,怕有些老人接受不了,再搞上访什么的,到时添堵。
“老叔呀,你放心吧,我相信镇政府及农民会拍双脚赞成的,我一出兵,马到成功,你就听好吧!”周国庆小牛不大,抱起来吹啦。
“我就喜欢你这性格,你长河弟性格腼腆,刚出大学校门,人际交往是短板,以后你多带带他,历练历练。”
“俺兄弟俩性格互补,相互学习,成为老叔的左膀右臂指日可待。”
“哈哈,你小子这嘴,老叔喜欢!”周运河自从踏上济宁这方故土,第一次发自肺腑的笑得这么开心。
周家老少爷们,有钱的捧钱场,没钱的捧人场,一切随周运河所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力协力定要把中药材加工基地搞起来。
“建平,我听说孩子身体调理好了,下周就可以动手术了,这是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万事让路,我这里有张银行卡,里面有五十万,给孩子动手术预备的,药厂不建我们也要先救孩子的命。
周建平听了周长河的话,眼圈瞬间红了,他双手接过银行卡,哽咽地说:“我替孩子谢谢你!”
“谢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周家兄弟的心,如运河的水,终于又凝聚在一起了。
第二天,周运河驱车回了吉林,去处理工作上的事。
其他人则按周运河的分工各行其职,一切都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周后,周长河把自己的骨髓无偿地捐献给了他的同族兄弟周国政,因是血亲捐献,手术非常成功。
真应了那句“狗生的狗疼,猫生的猫疼,不生的不疼,”李淑玲听闻手术非常成功后,激动地抱着周长河和周国政失声痛哭。
做为一个女人,她终于彻底醒悟了,所谓的权利地位金银珠宝,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抵不过家人的健康及血脉亲情,她恨自己的自私贪欲,差点失去儿子,更让周家鸡犬不宁,自己也众叛亲离。她要赎罪,她要报恩,她要为周家祈福!
她回去后悄悄地写好了辞职书。
周建刚呢,按周运河的交待,找县政府分管招商引资的李县长探探口风。
李县长呢,想在仕途上前进一步,正愁没有政绩亮点呢,周建刚的到来无疑雪中送炭,解他燃眉之急。他千叮咛万嘱咐:“建刚啊,好好网住你哥这条大鱼,可别让他游到别处投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