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上午,和母亲一起翻检老照片。
居然检出了几张十分得意但误以为已经找不到的老照片,晒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张,盛装萌娃
从来没有如此盛装——
点了眉心,涂了口红,很明显,脸上还有胭脂,居然还戴着手镯——
面对摄影师的镜头,好奇又呆萌。
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正是六十年代初,困难时期刚刚结束。看上去,营养很不错。
那个年代,人口增长太快,国家工业化速度进展太快,从消费水平的角度看,困难是无疑的,但
主流舆论把这一时期描绘的无比黑暗,显然出于政治需要,而并非实事求是。
出生于困难时期的我,身体一直很好,后来就当了飞行员。
第二张,左顾右盼
这张照片是父母亲单独带我照的,时间是1966年5月。
中共中央已发出五一六通知,文革大幕徐徐拉开,风暴将临。但我们一家,还在游山玩水。
显然我对拍照有点心不在焉,东张西望,不知什么吸引了我,没有看镜头,在胶卷时代,这是个很严重的错误,因为这意味着要报废一张宝贵的底片。
父亲、母亲衣着干净整洁,表情宁静悠闲,看不出什么生活的压力——这也是当年工人家庭普遍的生活状况。
当时我们家的情况是:只有身为工人的父亲一个人有工作,哥哥姐姐们都在上学,我则还没有到上学的年龄。
父亲一个人的工资负担我们全家六口人的生活,好像也没有遇到什么了不起的障碍,我们兄弟姐妹就这么呼呼啦啦长大了,什么上学难啊、就医难啊,都没有印象。
就是住房有点小,不过后来在院子里自己动手搭间平房,也就解决了问题。
童年是快乐的,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是珍贵的。拿起这张多年前的照片,意识到人生真的如白驹过隙,格外短暂。
今天你和父母在一起吗?好好陪陪他们。
第三张,壮志凌云
照这张相的时候,正在航校学习,马上就要正式成为一名飞行员。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壮志凌云之类的形容词都可以用。
飞行是勇敢者的职业!当年支撑我们的,就是英雄主义文化。没有英雄主义,就没有军队。
没
有革命英雄主义,就没有人民军队。
这也是我对旧《炎黄春秋》系统解构英雄主义,丑化狼牙山五壮士感到深恶痛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只是当年的我们,从没有想到八十年代将经历“百万大裁军”,不少有光荣传统的航空兵部队将从此不复存在。
第四张,孜孜不倦
一边飞行,一边学习。墙上还挂着我的飞行图囊。
双卡录音机在当年属于贵重物品,不是我的,是飞行团的公共财物。
现在我爱听红歌,爱听进行曲。可是当年,不好意思,爱听舞曲:《蓝色的多瑙河》、《自新大陆》、《友谊地久天长》、《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山楂树》,等等……
至于跳舞嘛,老实说没有机会,航空兵部队都在山沟里,没有舞伴。我又最讨厌和同性跳舞,所以当时只能欣赏舞曲了。
第五张,目光炯炯
入伍的时候,还是配发六五式军装(见第四张照片)。回过头看,
六五式军装,红领章、红帽徽,是最能体现人民军队性质、官兵平等等一系列最先进理念的军装。
今天的国际媒体上,仍然以这样着装的形象代指人民解放军。
但在当年,怎么说呢?大家都觉得不够威武了,大檐帽、肩章才威武,警察都换发大檐帽了。
实际上,六五式军装虽然高度平民化,但由于它同时也是一套高度革命化的军装,所以在社会上受到格外尊重。“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的革命军人,走到哪里都显得卓尔不群。
今天的军装凸显的是职业化而非革命化,在警服、保安服、海关服等制服系列中并无特殊之处,“泯然众人矣”,再也没有六五式军装的特殊荣耀了。
回看旧照片,才知人生很短暂。
前两天,写了一篇关于
阳早、寒春老人的文章
。
革命者寒春有一句名言:“生活要有意思,有意思才行。”
这里的意思,我理解就是“意义”。
短暂的人生,让我们争分夺秒,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给所有的朋友拜年!
感谢你们的支持!有了你们,散兵坑的战斗才不孤独!
希望新的一年能继续得到你们的支持!
快速支持通道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