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补两刀
在你看到的新闻背后补两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关于具身智能,王兴兴发声 ·  昨天  
中国证券报  ·  沪市首份年报,出炉 ·  昨天  
中国证券报  ·  002750,或被终止上市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雨水润春,生生不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补两刀

不要透支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补两刀  · 公众号  ·  · 2019-10-19 09:59

正文



Part 1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正美滋滋吃着火锅,忽然手机叮咚一声,收到一条消息。 你拿起来一看,是个不怎么熟的朋友发来的图片,图片红红火火一片,大意是说,某某商城正在庆祝多少周年,只要扫码,就能领取一辆电动车。


这当然是假的。


你想也没想,就把手机放到一边。 没想到,过了不到半分钟,手机又叮咚一声,来了一条消息。 还是那个不怎么熟的朋友,补充一句: “快领取,是真的!


你有点不耐烦了: “为什么世界上会有这样的人,连这么低劣的骗局都会上当?


是的,我最开始也只是单纯的这样想。


直到有一天,我跟朋友一起吃饭。 期间,我又收到两条这样的消息,忍不住吐槽: “这样的人是弱智吗?


朋友接过来看了看,巧了,发消息的人是我们的共同好友。 我说: “等着瞧吧,你一会儿也会收到。


可是我们吃了一大把烤串,喝完两瓶啤酒后,他也没收到。


我这才意识到,哦,原来人家连虚假消息,都不是全体群发,而是看人下菜。


这样的心理过程大概是: “哎,我也不知道这条消息是不是真的,很有可能是假的吧,但万一是真的呢? 送一辆电动车哎。 那我就发给某某试试吧,反正她上当生气都不要紧。


于是她把假消息发给我,然后按照商家的要求,再骗我一句: “快领取,是真的!


Part 2

人们有时会在潜意识里衡量自己和另一个人的关系。 比如有人在提到某个朋友时会说: “如果我现在开口向他借两万块钱,他一定会借给我。 ”在提到另一个朋友时会说: “如果我不小心骗了他一两次,被他拉黑了,也没什么损失。


你这样衡量的时候,其实已经在试探对方的底线了。


一个女士买朋友家的一套房子,朋友给的价格很实惠,比市场价低了不少。 女士的老公出主意: “你们是朋友,关系那么好,旧家具什么的可以一并送了吧? ”女士去找朋友讨要,朋友答应了,买房送家具,全套。


老公又出主意: “你们关系那么好,没必要走贷款吧,白白付那么多利息,尾款我们慢慢给她就是了。 ”朋友想了想,也答应了。


老公还不满意,继续出主意: “你们交情那么好,再给便宜一点不行吗? 至少再抹个零头吧? ”于是两人买了点水果上门,支支吾吾说出这点要求。


对方当场翻脸: “房子不卖了!


不止房子不卖了,其实朋友也做不了了。 被透支的朋友关系,就像被过度捕捞的鱼塘,只剩下一潭死水。



Part 3

一个女孩交了男朋友,半年后分手了。


原因是她陪男孩去逛街,男孩买衣服,只买二十几块的衬衫。


女孩好奇,因为她知道男孩收入还可以,于是问: “你干嘛不买件好点的? ”男孩笑了,说: “买那么好的干嘛? 这种衣服,穿一两次就丢,连洗都不用洗,多省事儿。


女孩惊呆了。


她这才想起来,几乎每次见面,男孩都穿着不同的衣服和鞋子,几乎没有重样,原来都是买便宜的穿,穿脏了就扔掉。


男孩身边的朋友,也是来来往往,走马观花,几乎从不重样。


女孩第一次感到,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这世上,有的人长情,有的人薄幸。 长情的人,基本都恋旧,无论是对老物件,还是老朋友,都会精心呵护,格外珍惜。 而薄幸的人,无论对人还是对物,都只想一次性榨取价值。 他们很容易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贱卖一段关系。


他们今天能为了偷懒,丢掉一双鞋子,明天就能为了新鲜,丢掉陪伴在身边的爱人。 这样的人,没有长久的朋友,没有可以托付的亲人,无法在社会上建立牢固的根基。 他们将永远成为别人眼中不成气候,无法信赖的家伙。


因为他在 透支别人的同时,也在透支自己。


来源: 人民网

往期热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