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院副院长曾某主动为我鞍前马后,我要散步,他陪着;要游泳,他陪着;误餐没饭,他安排;胃病不舒服,他煮好鱼肚等营养汤送来……当曾某跟我说李华想插手附院CT设备采购时,我犹豫了好几天,最后还是鼓足勇气跟院长说了这事,结果院长照办了。”前段时间,《广东党风》披露了广东医学院原党委书记江文富的忏悔书。文中道出了江文富是如何在人情“围猎”下,从一名处处戒备、带着“盾牌”的干部,逐步走向贪腐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正风反腐深入推进,党员领导干部不断绷紧纪律之弦,对小恩小惠、吃请送礼等一般“套路”、有形“陷阱”,多数人都能识别并自觉抵制。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有一些“围猎”者为借公权谋私利,不断炮制出新“套路”,运用种种迂回手段“围猎”领导干部。
试想,如果一个人平日里嘘寒问暖,需要时随叫随到,大大小小家事热心张罗,既不送礼也不给钱,还表现得毫无所图,是不是容易让人以为是真情谊,从而放下心中防备,如此“真挚的情谊”,还可能随着时间不断“升华”。
其实,这些“不走钱”“热心肠”“烧冷灶”“做长线”的套路,都是“围猎”者常打的“感情牌”。他们放出“长线”,先以处感情作铺垫,先和领导干部往“铁”里处,逐渐解除其戒备之心。等感情融洽到一定地步,一起吃饭就是“情理之中”,收个礼物便是“正常交往”。等关系发展到“铁哥们”“真兄弟”后,帮忙撑场,那就是“小事一桩”;出手相助,那更得尽己所能,才能显示“仗义”,情坚金石。而当利益与义气熔于一炉,掉入“陷阱”也就指日可待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有形、直接的“围猎”,往往容易识破;而一些无形的、迂回的“暗箭”,则让人防不胜防。
人都是有感情的,党员领导干部也要交朋友,也食人间烟火。但党员领导干部在交友时心中应多一份警觉,多一些思考,提升识人辨人眼力,构建一个清清爽爽的朋友圈。前一段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就有一情节,省公安厅长祁同伟为了和新来的省委书记沙瑞金套近乎,跑到沙瑞金的恩人陈岩石家中,帮老人锄地,看似“有情有义”,可沙瑞金一眼就识破了祁同伟的手腕:一个公安厅长,不干正事,明摆着就是冲着他这个省委书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