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了一个端午节,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韩国人也搞了一个江陵端午祭。
不出意外,网上又展开了一场韩国到底偷没偷端午节的论战。
不过今天猫哥讨论的,不是韩国偷没偷端午,而是韩国偷端午背后的这种心态。
在中国人眼中,韩国人其实挺奇葩的,总是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好胜心。
比如,中国人始终无法理解,韩国人为啥要把中医、端午、春节乃至孔子,都说是韩国的?
为啥韩国体育在国际上是出了名的“脏”,各种使绊子各种作弊也要拿到金牌?
为啥韩国企业的女白领,每天再忙再累也要化美美的妆,冬天也要穿裙子?哪怕老了要得风湿?
为啥韩剧中的财阀下属,都是跟狗一样卑躬屈膝?
也许这一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韩国人太想赢了。
为了赢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力和下限,连礼仪道德都不在乎了。
显然,这是疯狂内卷的后遗症。
那么,韩国是怎么成为内卷之王的?
1
卷王之王
提起卷,中国人可非常有发言权,什么大厂毕业季,什么考公潮,什么外卖大军等等。
但是说实话,这点卷,跟韩国比起来,差得远呢。
人家韩国人从生下来,就开始卷了。
去年以来,中国的抖音和小红书上,有了一个奇怪的热门标签:韩女。
这个韩女标签,并不是韩系妆容,而是“韩女学习vlog”,指的是一些韩国女孩会把自己学习的过程做成vlog上传网络分享,甚至直接在网上万千网友的围观下直播学习。
然后围观的中国网友惊讶地发现,韩国学生真的不是人!
这些韩国女孩,每天三四点就起床,每天要学习十几个小时!
他们难道不需要睡眠吗?!国内衡水中学也没达到这程度啊!
从B站一些UP主搬运的韩国年轻人的视频来看,韩国很多年轻人早起健身,高强度学习一天,凌晨还能去和朋友聚会,好像有用不完的能量一样!
所以中国网友纷纷调侃,“真学习还得看韩国学习博主”“韩国人已经进化掉了睡眠”……
那么为啥韩国年轻人不睡觉呢?
答案很简单,高考。
咱们都知道,中国人很看重高考,不过和韩国比起来,也算小巫见大巫了。
在韩国,名校光环,是不折不扣的硬通货。
90%的议员、一半的企业CEO,都是出自韩国前三名大学,即国立首尔大学、私立延世大学和私立高丽大学。
这三所学校的英文首字母合起来就是SKY,因此人们形象地称其为“天空大学”。
这仨学校,录取率只有2%。
所以韩国很多学生,哪怕没有落榜,只要没被“天空大学”录取,那就要复读重新考,这又急剧加剧了下一代的升学压力。
考试的人多咋办?
卷呗!学校学了了还不够,下课还要上补习班。
补习班在韩国已经形成了一种产业。
光首尔的江南区,补习班就有1057家,比麦当劳都要多!
所以很多韩国学生下课后不是在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
不过补习班非常贵,普通的高中生,一个月的补课支出就在100万韩元(5000人民币左右)以上。
甚至有的名师,一节课都要200万韩元(1万人民币左右)。
根据估测,韩国家庭消费的70%,都用在了私人教育上。
但能花那么多钱上补习班的家庭毕竟是少数,广大没钱家庭的孩子怎么办呢?
只能压榨睡觉时间了。
曾经有一部韩国纪录片叫《学习的背叛》。
里面的一个16岁女孩,一天只能睡3小时,她每天都要在课桌前不停做练习,最后疼到连笔都没力气握住了,她就用橡皮筋将笔和手绑起来,用手腕的力量来写字......
真的,中国孩子抱怨学习压力大,但起码睡眠是能保障的。
韩国孩子的世界里,永远都只有学习,连睡眠都无法保障。
甚至在韩国都有了这样一个说法“四上五下”,意思是每天睡4小时就能考上理想大学,要是每天睡5小时则会落榜。
还好,纪录片的最后,这个女孩考上了一个不错的私立高中,但迎接她的,是一个新的内卷赛道,而且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卷出来。
《学习的背叛》结束语说,“学生们所期盼的,就是一个努力会有回报的世界……”
但谁也不知道,努力会不会有回报。
有人可能会问了,为啥韩国孩子都必须卷名校呢?这就要从韩国的卷就业说起了。
在韩国,有一种奇怪的“阶级隔离”。
精英群体,生活在普罗大众的想象之外,二者虽然不像印度的种姓制度那样是世袭的,但同样差异巨大。
你看今年的医生罢工风波,不就是因为政府想扩招点医学生么?
结果医生们集体暴跳如雷,集体罢工让医院停摆,好像多培养几个医生,他们就会失业一样。
事实上,医生多了,原来的经验丰富的医生未必会少赚,他们在意的,其实是这种阶层隔离被打破了而已。
这种阶级隔离,在政客、律师、大企业等精英群体中普遍存在。
他们是这个国家高高在上的一群人,可以站在金字塔顶,享受着高薪工作,俯瞰普罗众生。
那么如何进入精英阶层呢?
对普通人只有一条路:名校。
如果我们梳理一下韩国的政商界高层就会发现,无论是金泳三、李明博,还是韩国综艺教父罗映锡,或是商界奇才李润雨都是毕业于“天空大学”。
这些大学的学生通过内部联合、联姻,毕业后自然也形成了属于了“天空大学”的小圈子。
一方面增加了他们事业的成功率,但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与其他阶层的隔绝。
韩国经济新闻网和NICE评估公司曾一起进行一项调查,研究了韩国百强CEO的教育背景。
结果显示,培养CEO最多的大学是首尔大学(sky的s),有28位CEO毕业于这所学府;
其次是延世大学(sky的y),有15位CEO是该校校友;
高丽大学(sky的k)紧随其后,有13位CEO毕业于这所大学。
这三个大学,占据了百强CEO的56%,足以说明问题了。
你如果进不了这三个大学,那么大概率就只能当普通打工人,一辈子吃苦受累。
根据世界经合组织的数据,2021年韩国人的平均工作时间为1915小时,远超世界平均的1700小时。
注意,这还是“官方统计”的数据,实际的情况,是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所以在韩国,打工人可以说是每天都行走在猝死的刀尖上,哪年不猝死百十个打工人,都能成为新闻!
虽然文在寅政府时期,就推出了“52小时工作制”,也就是40个小时的工作加上12个小时的带薪加班,希望能缓解韩国的加班现象,让韩国打工人松了口气。
但代表财阀利益的尹锡悦上台后,马上就把这个工作时长改了。
每周工作时间上限从目前的52小时上调至69小时,平均每天13.8小时。
你以为这就很多了?
不,尹锡悦在竞选的时候
,提出的口号是120小时呢!
所以,
韩国打工人实在是太苦了,而且一点也看不到希望。
你如果是韩国家长,在凌晨一两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后,看着早早睡觉的孩子,你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搏一把,卷进精英阶层,彻底改变自己的底层命运?
说实话,底层民众的卷,受影响最大的,并不是精英阶层。
因为他们有钱、有势力、有人脉,底层人就是卷,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但是中产受的影响就大了。
他们要拼命给孩子补习避免阶级滑落,最终导致韩国整个社会越来越卷。
有人说,如果熬到退休,就可以休息了吧?
想啥呢,中国老人退休了,都是在公园跳广场舞。
韩国老人退休后,一转身又投入了劳动力市场,继续工作了!
根据韩国《中央日报》和SBS的报道,韩国有50%的六旬老人还需要继续工作,甚至在超过70岁的人中还有超过30%需要继续工作,这个比例居经合组织国家的第一位。
在韩国,有大批的老人在当快递员、保安、服务员、出租车司机等等,这反而又加剧了就业市场的卷。
为啥韩国老人退而不休呢?
因为退休金太少了!养活不了自己!
韩国的养老金制度启动较晚,池子积累不够,而且现在退休的人,很少有人满足最低缴费年限。
所以退休后,收入往往会断崖式下跌。
我们可以看一组数字,2022年韩国有664万人领取养老金,占60岁以上人口的50%,平均每人每月426788韩元,折合2217元人民币。
你是是不是觉得还可以?
但是看看中国,你就觉得韩国不行了。
中国2021年领取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1.316亿人,总支出56481亿,人均3578元人民币!
你韩国可是发达国家啊!
怎么比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养老金还少?
有人可能说,中国农村人还没养老金呢,你咋不说?
但事实上,中国农村户口的老人,平均养老金是200块钱,这钱不多,但中国农村老人往往由法定分配给自己的耕地和宅基地。
韩国呢?
韩国农村老人0元的养老金就不说了,而且已经高度城市化,想种地谋生都很难了。
除了养老金太少,韩国养老金还有个奇葩的规定。
韩国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实行强制退休制,员工55岁就要结束工作退休。
但是问题来了,韩国的国民养老金,要到60多岁才能领!
中间这空档期咋办?
韩国的养老金由国民养老金、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组成,其中大头是国民养老金,现在缺了这一块,剩下的钱根本不够维持生活的。
这个岁数,韩国人的子女也往往是处于爬坡时期,没法给与经济帮助。
所以很多老人都必须重返劳动力市场,但是因为年龄已经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从事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
但问题在于,这又抢了很多学历不高的年轻人的饭碗,代际矛盾难以调和。
下
图是近10年韩国65岁以上老人的雇用率。
我们看看,韩国的电影《寄生虫》,还有韩剧《鱿鱼游戏》《黑暗荣耀》等,都反映了底层人的挣扎、无止境的内卷。
这种卷的心态不仅在人身上有,在产业和文化上也有,我们可以从两个例子看出来。
第一个例子,造船。
今年4月,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百船计划”的第二阶段造船合同尘埃落定。
中国获得了18艘的建造合同,而韩国就厉害了,一口气拿下了44艘的建造合同!
很多人看到估计又要骂了,说中国LNG船不是崛起了吗?怎么合同都被韩国人拿了?
别着急,我们看看合同价格就知道了。
中国拿的订单,是3.1亿美元一艘,而韩国的订单呢?是2.29亿每艘!
根据克拉克森航运指数显示,每艘同类规模的LNG船的国际行情价为2.65亿美元。
也就是说,中国每艘船能赚5000万美元左右,而韩国要赔3000万!
当然,韩国也知道这个价亏本,所以搞了很多降成本措施。
比如使用外籍劳工、从中国订购船舶分段和主机,以及韩国政府的补贴和税收减免等。
但饶是如此,根据测算,44艘船,至少仍要亏损4.84亿美元。
很多人奇怪,韩国船企这是傻了吗?赔本赚吆喝也要卷?
这其实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韩国知道中国造船业这些年膨胀特别快,但市场订单总量是有限的。
韩国多拿一些,中国就少拿一些,这样就会有大量中国船企接不到订单,进而资金链断裂淘汰出局。
所以,韩国船企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内卷拿订单,想把中国排挤出造船市场。
只要中国船厂饿死,那么以后的订单就都是韩国的,现在亏,以后就能赚的更多。
另一方面,造船业是韩国的重要支柱之一,维系着上下游百万人口的就业。
赔本接订单,起码还能维持造船业的运转,如果不赔本接不到单,那船厂就要彻底黄了,韩国造船业也会一蹶不振。
所以,哪怕韩国造船业赔钱,也要低价接单,卷死中国,市场就是韩国的。
第二个例子,韩国偷文化。
韩国偷中国文化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这并不奇怪,但奇怪的是,这种偷窃行为,居然是有计划有组织的!
比如在外网,韩国人会把饺子贴上Koren dinner(韩国午餐)、Koren food(韩国食品)等标签,还会把让外网把Chinese New Year改为Lunar New Year,故意去中国化,最终实现Korea Lunar New Year的目的。
甚至不仅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也难逃韩国人的毒手。
比如一些韩国学者说希腊文明是古代朝鲜的延伸,是英语是韩国方言等等。
为啥韩国要这么偷文化呢?
这就是内卷的后遗症。
一方面,韩国过于内卷,造成了韩国人心态扭曲,为什么我这么苦?为什么我这么累?
时间长了,如果没有心理调适的话,很容易崩溃。
于是韩国就开始用先进文化来包装自己,让韩国人维持一种虚幻的大国自豪感,借此来给内卷提供动力。
但问题在于,韩国有啥先进文化?泡菜吗?
所以韩国就有组织地区偷窃他国文化来包装自己。
通过混淆公众和浑水摸鱼的方式来宣传自己,这样才能激发一种虚假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
既然韩国历史如此辉煌,我们也要努力啊,不能辱没了祖宗啊!
所以,韩国人就开始心安理得地内卷,只要能卷赢,仁义道德和人类良知,韩国人就都放在一旁了。
2
习惯的养成
有人可能奇怪,东亚民族勤奋,这一点不假,但卷成韩国人这样的,还真没第二个。
韩国人到底是咋养成卷的习惯呢?
这恐怕要从韩国特殊的情况说起了。
第一,从历史上看,韩国自带内卷基因
自古以来,朝鲜半岛地域狭小,环境恶劣,人口稀少、资源不足。
在古代的农耕社会,多山的朝鲜既不适合发展大规模农业,也不可能发展大规模畜牧业。
发展海外贸易的话,朝鲜半岛又处于被中国、日本包围着的内海环境下,被两国所阻挡,很难进行远航。
所以,朝鲜一直处于一种贫困和饥荒的状态。
不信我们可以看看,在《大长今》里,朝鲜王都在要吃发了霉的大米,偶尔吃个饺子都是大件事。
说实话,哪怕中国的地主,大约也看不起这种朝鲜王吧。
最后朝鲜贫困到,连抗日援朝的明军将领李如松看到朝鲜人的穷困程度之后,都觉得太惨了。
不得不拿出银子100两、米100石,去赈济朝鲜灾民了。
这种长期处于饥饿的状态,很容易扭曲一个民族的性格。
刘慈欣在《三体》中曾经描述过这种扭曲心态。
在三体文明中,有一次的乱纪元中,监听站的巡回供给车把1379号监听员所在的监听站漏掉了,差点把1379号监听员给饿死。
然后1379号监听员就心态扭曲了。
回去的车上一直被一个强烈的欲望控制着,那就是占有车上所有的食物。他不停地偷车上的食品,甚至超出了自己体重。
三体文明也是一个处于生存危机中的群体,它对生存空间的占有欲与1379号监听员当时对食物的欲望一样强烈而无止境。
但古代朝鲜的问题在于,身边的中国和日本,都是他惹不起的强敌,也就没法通过扩张来攫取资源。
那怎么办呢?
只能内卷。
我要拼命奋斗,奋斗成了地主,哪怕地主的生活也一般,但起码不会饿死。
我要拼命读书,当贵族和高官,哪怕贵族和高官只能吃陈米,但那好歹也是米啊!
我要拼命造反,造反当了王,我彻底摆脱穷困的境地,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过上好日子。
所以,自古生活在地大物博的中国的中国人,是很难理解这种好胜的心态的。
第二,从韩国的崛起历程看,韩国也有内卷的路径依赖。
我们都知道,朝鲜战争结束时,韩国基本上是一穷二白,一片瓦砾。
但是就是在这片瓦砾堆上,韩国居然创造了汉江奇迹,一举把自己干成了发达国家!完成了欧洲国家几百年的积累!
说实话,这虽然很牛,但反过来说,却是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点呢?
就是要做出一些“不客观”的努力来。
比如,朴正熙上台后,要搞工业化,工业化需要外汇,外汇从哪来?
韩国一没资源可卖,二没技术可卖,只能靠卖人了。
于是朴正熙找到西德,和西德达成了输出护士和矿工的协议。
问题来了,为啥德国人不干,要韩国人来干?
因为当时矿工和护士又辛苦又危险,德国人不愿意干,就把活扔给了韩国。
根据合同,规定韩国护士工作时间为每周46小时,但实际上,她们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
休息时间通常得不到保证,而且还要承担清洗尸体的工作,导致有42名韩国护士心里无法承受而自杀。
矿工更惨,韩国矿工一周工作5天,每天8小时,每天20马克,地下为30-39马克。
但韩国组织者为了挣更多的外汇,要求韩国矿工在60年代就实现了996。
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才能休息,而且脏活累活危险活都安排韩国人去干,有不少人在用炸药炸矿时送了命。
好不容易靠着外汇买来了机器,引进了技术,但韩国发现,生产效率始终比不上日本。
那咋办呢?
加班吧!
加班不是强迫性的,但当时的韩国企业刻意降低了上班内的工作薪水。
这样工人为了拿到能养家糊口的钱,只能“自愿”加班拿加班费,而且竞相领取加班任务,比拼谁加班多!
这种繁重的劳作,被韩国第一代劳工斗争偶像全泰壹揭露了,他向媒体曝光了成衣厂两万多工人的工作条件:
低矮的房间,没有阳光也无通风设备,每天工作14小时,劳动队伍90%为妇女,三分一为平均年龄15岁的、工资甚至不够养活自己的徒工。
他称这些工人“成为肮脏贪婪的富人的肥料”。
他将这些情况提供给政府劳工部门,但一切努力都是白费。
“主流社会”根本听不到工人的呻吟,朴正熙为出口行业的繁荣、国民生产总值和生活水准的提高洋洋自得,一点也不关心工人的死活。
最终,全泰壹手拿《劳动标准法》的小册子自焚,不过并没什么用,引发的抗议活动被血腥镇压了。
可以说,韩国的崛起,也是建立在无数打工人的血泪之上的,也是一代人吃了几代人的苦,才换来了韩国如今的发达国家地位。
但问题在于,国家发达了,下一代人该松口气了吧?该享受生活了吧?
并没有!继续卷!
这就是陷入了路径依赖。
站在民众的角度,卷,才能过上好生活,自己的好生活就是靠卷挣回来的,自然也会要求子女们卷,更进一步。
站在韩国政府的角度,卷,才能让国家更进一步,赶上日本,称为东亚王者,让韩国真正成为一个符合其野心的大国强国。
在政府和民众共同的路径依赖之下,韩国的社会文化,就是卷,永远不可能像印度人那样随遇而安。
第三,从韩国的社会产业结构来看,韩国人除了卷别无生路。
我们都知道,当年朴正熙为了发展,搞了财阀经济,不仅搞了经济企划院直接对接财阀,甚至每天早上吃早饭,都要轮流和财阀一起吃。
这种模式,好处是可以集中资源办大事,但坏处就是加深了财阀和国家的绑定。
比如,财阀为了发展国家经济做出了很多贡献,那么国家是不是也应该给财阀一些优惠政策呢?比如一些专营权什么的?
结果就是,韩国的财阀企业,靠着国家的支持,业务往往非常多元化。
说好听点,叫经营范围横跨无数领域。
说不好听点,就是什么钱都赚,与民争利。
德国就不一样,猫哥前一篇文章说了,德国有很多隐形冠军企业,他们只专注于做某一个零部件,形成了德国经济的毛细血管。
中国也差不多,供应链涉及的企业同样很多。
举个例子,中国人造手机,摄像头用欧菲光,内存用长鑫存储,电池用东莞ATL,深圳欣旺达,惠州德赛,屏幕用京东方和华星光电。
但韩国人造手机呢?
摄像头用三星摄像头,内存用三星内存,电池用三星电池,屏幕用的还是三星屏幕。
其实三星的经营领域还远不止此,除了我们常见的手机和加点,三星还涉及化工、造船、建筑、机器人、医疗、酒店等几十个领域,赚钱的行业都覆盖了。
那么问题来了,当财阀把产业覆盖到所有产业,那么在这些行业里,势单力薄的新创业者,怎么能和财阀去竞争?
结果就是,韩国中小企业活跃度非常差,能提供的就业岗位非常少。
财阀企业虽然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一半以上,但提供的就业岗位,却非常少。
以三星为例,2021年,三星创造的GDP在韩国占比20%,三星在韩国员工数量只有10.949万人,而韩国人口呢?5000万!
也就是说,三星以20%的GDP总量,创造的就业岗位,只有全国人口的0.2%!
其他几家财阀也差不多。
韩国5大顶尖财阀经济总量占到了韩国GDP的60%以上,但就业岗位,不到韩国人口的2%。
这也就导致了,要想获得高薪职业,想在其他行业和领域基本不可能,必须考名校,进财阀公司工作!这样才有前途!
有人说,那我躺平不卷行不行呢?
不行,因为你前期已经在学习阶段投入了海量资金上补习班了,如果毕业没法进入财阀公司上班赚取高薪,那这个投资不就相当于赔了么?
所以,哪怕卷死,也要去财阀公司上班!
如果各行各业涌现了大量独角兽企业,那可能还能给年轻人们一份新的选择,但在“生老病死都离不开三星”的韩国,这一点是不可能的。
所以,韩国财阀“吸纳精英,却不创造平民岗位”的模式,才是韩国学习卷、工作卷的真正原因。
第四,从地域区域发展上看,发展不平衡,也是韩国卷的原因之一。
我们都知道,朝鲜前些年,动不动就扬言,要把首尔变成一片火海。
为啥朝鲜总是拿首尔拿捏韩国?
因为朝鲜边境距离首尔只有几十公里,而韩国50%的人口集中在首尔都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