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PI全线超市场预期,但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此前的预测已经处于市场预期光谱的“高端”,但实际数据依然更高。
1)CPI:环比0.18%,我们预期0.13%,一致预期0.09%;
同比2.44%,我们预期2.36%,一致预期2.3%。
2)核心CPI:环比0.31%,我们预期0.32%,一致预期0.26%;
同比3.31%,我们预期3.26%,一致预期3.2%。
核心CPI中反弹主要来自商品,尤其是二手车(环比上升至0.31%,与我们此前提示的一致)。核心服务下行,尤其是作为权重最大粘性也最大的房租本月大幅回落,部分抵消了通胀超预期的担忧,可能解释了为何数据超预期但利率美元走势变化不大。其他的服务价格如医疗与交通运输本月大幅走高,但过往经验显示其各月之间的摆动很大,所以没有成为资产价格的主导矛盾。
✍此次数据还不至于产生实质性的通胀担忧,但却进一步打压了此前极端的衰退叙事和降息预期。数据公布后,CME利率期货计入的11月降息25bp的预期升至接近90%。往后展望,还需密切关注油价上涨和港口罢工对下月通胀和就业数据的影响。
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转好一方面意味着数据本就没有8月显示的那么差,另一方面也是融资成本回落的效果在逐渐显现。短期看大幅二次通胀风险不大,因为按领先指标大权重分项房租可以持续回落至明年初。但后续地产需求修复和劳动力市场重新回暖后,通胀继续下行的动能可能减弱。市场过去对美联储降息交易过多,前期金融条件宽松导致反而可能不需要降那么多。
✍我们此前一直提示,交易降息要【反着想、反着做】。回头看,今年以来在任何一个时间点线性外推当时的降息预期都是错的,因为“非常规”降息反而增加了“软着陆”的可能性
美联储“非常规”降息开局
。
我们此前建议长端美债在降息兑现后反而可能回升,所以应该“且战且退”、至少不应加仓,否则就做反了。接下来,后续降息前和真实数据改善前,长端美债可能还有阶段的交易性机会,但是跌破前期新低的可能性不大。这与 2019年降息周期【如出一辙】,黄金也是类似逻辑
降息交易的新思路
。
对中国的影响:外部提供的【宽松空间最大的时候反而可能逐步过去】。目前中美周期最明确的交叉点是美国短债、地产链、中国出口链和港股互联网成长;铜、美国投资周期、中国顺周期都需要美国更大力度修复和中国财政发力
中美周期“拐点”的交易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