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微网
集微网,半导体、手机行业专业信息服务平台,使用帮助请发送help。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集微网

电视面板涨势5月告终;OLED版iPhone鸿海传独吃组装单;川普:是夏普粉丝;华星光电与华显光电重组:疑为旗下公司上市铺路

集微网  · 公众号  · 硬件  · 2017-05-09 07:1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电视面板涨势 5月告终;

2.OLED版iPhone鸿海传独吃组装单;

3.TCL华星光电与华显光电重组:疑为旗下公司上市铺路;

4.郭董上月访白宫 川普透露爱好夏普;

5.鸿海美国设厂非关电视 6代面板厂可能性更高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 阅读原文 ”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电视面板涨势 5月告终;


连续上涨15个月的电视面板报价,涨势终于在5月告终! 根据WitsView最新面板报价,包括50吋、65吋大尺寸电视面板价格全面持平,至于IT面板方面,监视器面板小跌0.3美元,而NB面板价格持平。 WitsView预期5月、6月面板报价持平,电视面板后续走势要观察近期大陆市场库存调整的状况。


WitsView研究部协理邱宇彬指出,4月份因为有五一黄金周备货需求拉抬,是电视面板上涨最后一个月份。 电视面板从去年农历年后起涨以来,连续上涨超过15个月,像是32吋、40吋/43吋等中小尺寸电视面板累计涨幅高达30%~40%。


对于品牌厂商来说,面板采购成本高涨,中小尺寸电视机几乎是卖一台赔一台,也无力促销,所以五一黄金周销售相比去年同期衰退幅度可能有10%以上。 5月开始看到大陆品牌厂商采购缩手,调整手上的面板库存,因此5月份。


从不同尺寸别来看,65吋等大尺寸电视面板供给少,需求又成长,供需平稳、报价持平。 32吋电视虽然大陆内销表现不佳,但是在一些新兴市场的表现还不错,因为外销表现优于内销,有助于支撑面板报价。 目前市场上杂音最大的就是40吋/43吋面板,因为先前涨幅过大、成本太高,需求又不好,让品牌厂商大喊吃不消。 另一方面,华星光电新产能逐渐放量,主攻55吋面板,由于供给量增加,也让55吋面板供需反转。


监视器面板方面,21.5吋以下的TN监视器面板因前一波涨幅最大,现在降价压力也最大,包括18.5吋、19.5吋、21.5吋在5月上旬都有0.2~0.3美元的跌幅,预估全月跌幅大约在0.5~1美元的水平。


NB面板方面,在3月、4月份平均每月跌价幅度约0.3~0.5美元,不过5月、6月品牌厂因应接下来的返校潮推出新机,因此面板采购回温,5月份NB面板价格反而止跌回稳,5月份报价全面持平。


邱宇彬表示,5月份电视面板报价全面持平,预期6月也是维持持平的走势。 下半年电视面板价格走势观察重点在于大陆电视市场的修正状况,如果库存逐渐去化,接下来旺季拉货回温,面板价格可望持稳。 如果库存调整时间拉长,第3季面板价格也将松动向下。 工商时报



2.OLED版iPhone鸿海传独吃组装单;


苹果高端 OLED 版 iPhone 8 各界高度关注。外媒引述分析师报导,鸿海将是 OLED 版 iPhone 8 独家唯一的组装供应商。


南华早报国际版引述摩根大通科技产业分析师哈戈谷(Gokul Hariharan)表示,苹果过去几年积极分散供应链,不过鸿海集团仍主要承担苹果最新款高端机型的组装任务,鸿海在相关业务具有长期累积的经验,并且量产爬升的能力比其他电子代工服务厂商要好。


报导指出,多位分析师预期,苹果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高端 5.8 吋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版 iPhone 8,鸿海将是独家唯一的组装供应商。


彭博(Bloomberg)先前报导,今年 iPhone 8 适逢 iPhone 推出十周年,市场高度期待 iPhone 8 设计大变革,苹果主要合作伙伴鸿海集团将可搭上浪头、乘浪前行。


投顾分析师先前预估,今年 OLED 版 iPhone 的平均销售价格(ASP)将显著提高,预期鸿海在 OLED 版 iPhone 至少有 90% 到 95% 的订单比重,鸿海将是今年 iPhone 电子专业制造服务的赢家。


市场一般预期,今年 3 款 iPhone 将有 4.7 吋和 5.5 吋的 LCD 面板机型、以及 5.8 吋搭配 OLED 面板的机型。OLED 版 iPhone 占今年下半年 3 款新机型出货比重,将提升到 60%。


今年适逢苹果推出 iPhone 十周年,市场预期今年新款 iPhone 搭配 OLED 面板与全平面荧幕、玻璃机壳、处理效能更高的 A11 处理器、取消实体主按键、3D 感测以及无线充电等 6 大功能。


新款 iPhone 也传出不排除指纹识别功能放在屏幕下方、具备触控感测全新体验、防水功能升级到 IP68、强化散热、可能采用指纹识别搭配脸部识别等设计。 中央社



3.TCL华星光电与华显光电重组:疑为旗下公司上市铺路;


本报记者 贾丽


近日,TCL集团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华星光电通过其全资子公司HIGH VALUE于2017年4月27日以每股0.9港元协议收购港股上市公司华显光电约11亿股股份,约占华显光电目前已发行股本的53.81%,对价约为9.84亿港元。本次重组完成后,华星光电将成为华显光电的控股股东,TCL集团仍是华显光电的最终控股股东。


TCL董秘办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华星光电和华显光电此前主营是不同品类,为上下游关系。之前双方在小屏领域有一些合作,未来双方将实现资源互通。TCL通过此次重组,将行了切换,双方变为母子关系。”


谈及TCL集团的停牌,他透露:“公司及华星光电并没有将华显光电实行私有化的意图,停牌与此次股权收购没有直接关系,公司将很快发布停牌进展。”


业内人士认为,本次股权收购将有效使华星光电的面板技术和华显光电显示模组技术一体化,而两家公司此前在业务上就有相似之处,TCL通过此次重组有意将双方进行整合,从而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不过,TCL内部的这一变动,或还是与华星光电的独立上市有关。


此前,TCL集团突发公告称,拟筹划重大事项,公司股票停牌。眼看着TCL集团承诺的期限将至,其停牌原因也逐渐浮出水面。


TCL集团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廖骞表示,此次TCL集团通过这一收购将华显光电约37%的股份直接转让给华星光电,双方原本是合作关系,在收购完成后将变为母子关系。


此前,华星光电与华显光电为兄弟公司,同被TCL集团所控股。据了解,华星光电主营为液晶面板,而华显光电的强项则是TFT-LCD/CTP显示模组的研发和制造。


TCL方面表示,连续三年营收突破千亿大关,主要产业的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改善和增强。在2017年一季度,业绩上涨主因是华星光电、多媒体和家电集团业务的快速发展。而其中,曾被视为是TCL“现金奶牛”的华星光电的贡献不可忽视。


业内人士认为,若TCL集团有意在内部重整,在其业绩构成中占至关重要地位的华星光电的重组和上市将是第一步。而随着华显光电的并入,在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快速整合的同时,华星光电资产规模也得到扩张。



据了解,华星光电四年前开始积极布局显示模组业务,此次内部重组是华星光电在显示模组领域的再一次布局。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的股权收购显然是华星光电在显示模组全生产链的完善,将整合集团内部从大屏到小屏、面板到模组的各方资源进行重组和统一调配。


亦有分析人士认为,本次股权收购将有效使华星光电的面板技术和华显光电显示模组技术一体化,将促成双方在生产制造、供应链等方面的合作。不过,这一动作,或还是在为华星光电的独立上市做准备。


TCL集团年报显示,华星光电t1与t2工厂累计投片80万片,同比增长33%。武汉t3工厂一期已量产,并开始对外部客户供货;二期设备已陆续搬入并进行调试,预计可在2017年下半年投产。公司管理层预计,华星光电2017年净利润有望比2016年增长50%以上。


11代线总投资需要达到465亿元,这对于TCL和华星光电来说都会产生不可回避的压力,而独立上市则将成为华星光电融资的有利渠道。 证券日报



4.郭董上月访白宫 川普透露爱好夏普;


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四月底偕同夏普(sharp)社长戴正吴二访白宫,与美国总统川普见面。 日媒报导,戴正吴给员工的内部讯息透露,川普在会面时说,自己就是夏普的爱好者。 报导并称,会谈过程未触及东芝(Toshiba)半导体子公司股权出售相关议题。


日本时事通信社报导,郭台铭和戴正吴于四月廿七日和白宫工作人员针对在美国投资相关事宜进行协商,隔日、四月廿八日和川普进行会谈。 戴正吴在给夏普员工的内部讯息中透露,川普在会谈中表示,「我是夏普的爱好者(fan),对夏普产品有很大的期待」。


郭台铭访问白宫,外界认为郭台铭目的很可能透过扩大在美投资,换取美国总统川普支持,化解日本政府对鸿海收购东芝半导体股权的疑虑,以顺利入主东芝半导体。 该报导引述未具名的夏普高层发言,在与川普的对谈中,双方并未谈及鸿海集团参与日本东芝内存股权竞标相关内容。 鸿海与夏普规划在美国投资面板工厂。


郭台铭二访白宫,白宫四月底证实郭台铭曾短暂会晤川普,「感谢他的成长及创造就业政策」。 鸿海集团随后表示,集团正与美国联邦及州政府官员讨论进行中的投资计划,期盼大幅增加集团在美投资金额,感谢白宫美国创新办公室引领推动相关进程所做的贡献。 经济日报



5.鸿海美国设厂非关电视 6代面板厂可能性更高


鸿海“美国制造”动见观瞻,外界多将鸿海的投资动作锁定在电视应用上,认为鸿海为冲刺夏普(Sharp)电视出货量,可能在美国投资10.5代面板厂或相关电视组装、模组厂,但根据可靠消息指出,鸿海“美国制造”其实是瞄准与物联网关系密切的车载、医疗特用、移动装置等中小尺寸应用面板,投资设立6代厂的可能性较高。另外,若是鸿海有机会拿下东芝(Toshiba)半导体事业,也不排除在美国加码投资兴建IC厂。

供应链厂商透露,鸿海并未规划在美国设立8.5代或10.5代面板厂,主要系因鸿海在入主夏普之前,夏普已将美国的电视品牌授权卖给海信,鸿海入主夏普之后,虽多次与海信协商,但海信并不打算将授权卖还给夏普。

在此情况下,夏普以自有品牌在美国销售电视将受到阻碍,在当地盖8.5代或10.5代等大尺寸电视面板厂需求降低,加上供应链及成本等考量,鸿海在美国设厂初期并不打算兴建大尺寸电视面板厂,但若是该品牌使用权在2020年底到期之后,海信不能再使用夏普美国商标授权时,届时鸿海可能会再视整体环境变化,重新评估在美国设立10.5代面板厂的可能性。

此外,鸿海与大客户苹果(Apple)关系密切,目前苹果主力产品多集中在IT与移动装置上,电视并非苹果主力,加上美国政府希望能发展电脑芯片,以及与汽车等有关的高科技制造业,因此,鸿海在美国设厂主要将瞄准车载、移动装置、IT、医疗特用面板等,兴建6代面板厂的可能性较高。

现阶段鸿海在a-Si、LTPS与IGZO等面板技术上,尚未决定美国厂要采用何种技术,不过这三种技术,鸿海、群创、夏普均有囊括,IGZO是夏普的强项,鸿海的LTPS厂已在台湾高雄量产,群创则拥有庞大的a-Si产能,不管鸿海未来在美国6代厂采用哪一种技术,所需投资金额一定远较兴建10.5代厂低。

此外,东芝存储器芯片业务出售,鸿海已通过首轮竞投,5月将举行第二轮招标,以决定收购案买家,目前出价暂以鸿海约270亿美元领先,若是鸿海拿下东芝,不排除在美国加码投资兴建IC厂,但此仍为未定之数。

事实上,6代面板厂与物联网关系密切,而鸿海在屏网云规划起步甚早,甚至在物联网一词还没有被市场熟悉之前,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就提出屏网云的概念,在取得夏普之前,郭台铭更在内部会议中,直接表明将面板视为是今后重要的战略物资。

郭台铭考量的出发点,除了大尺寸电视之外,看中的就是在物联网环境中,无所不在的联网、显示与控制需求,不论是在家庭、产业应用、甚至公众环境中,都会产生对显示面板的需求,甚至当物联网发展至成熟阶段,各式终端的需求总量将超越目前PC市场规模,并对面板有相当大的需求规模。

此外,在车联网市场,亦将随着协同驾驶、自主驾驶、甚至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对于显示面板需求呈现倍数成长,在这些应用场域所需要的显示或控制面板,尺寸不需要太大,可能与目前一般手机或平板产品相似,这也是鸿海计划在美国投资设立6代面板厂的主因。

鸿海则表示,有关在美投资计划,目前正与美国联邦及州政府官员进行讨论,鸿海长期以来持续努力寻找潜在的投资机会,目前正积极评估在美国建立制造设施的各项条件与可能的地点,而正式投资计划将在所有协商讨论完成后,经董事会及所有相关政府机关批准后,再行正式公告。DIGITIMES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 阅读原文 ”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点击⬇️ 阅读原文 关注“ 天天IC” 个人微信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