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说
身处这个时代,有些事你一定要了解,因为你逃不掉
每周从全球海量资讯中选取最重要的10条
文茜为你解读背后的逻辑以及深层含义
作者:吉莲·邰蒂
来源:《金融时报》,原标题《自动化与便宜能源,美国企业迎接本土化时代》
美国制造业巨头 3M 这样的公司似乎在不那么久以前还是全球化的灯塔,该公司在世界各地销售便利贴和其他知名产品。的确,该公司 300 亿美元收入中有 60% 来自美国境外,40% 的员工也在美国境外。
但离奇的是,如果你让瑞典出生的 3M 首席执行官英格·图林
(Inge Thulin)
描述当下的企业战略——
他不会提到全球化,相反,他更倾向谈论的是「本土化」,
以及在强大的美国开展经营的效益。
他上月在纽约的对外关系委员会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告诉我:「我们现在在美国有 2 万名制造业雇员,在过去 5 年扩大了 10%。我们的战略已经改变。
如果回到数年前,战略是在世界上某些地方的巨大工厂生产,然后运至其他国家。
但现在我们的战略是本土化和区域化。我们认为你应该尽可能多地投资于本土市场。」
3M:美国
道琼工业平均指数
的组成股之一
图林的话令人深思,尤其是因为我在私下场合听到另外几位首席执行官也这么说。在过去 30 年里,西方跨国公司一直在将生产外包给中国等低成本地区,从而创建全球供应链。
但如今,美国高管们不再欢呼「自由」贸易,而是呼吁「公平」贸易,以及贸易协定的「互惠」和「平等」。
这
是为美国企业争取更有利条款的委婉表述。
这只是反映出白宫新的「背景音乐」吗?没错,在某些方面是这样。企业领导人试图通过赞同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的言辞来讨好白宫
(至少是避免在 Twitter 上受到攻击)
。
许多人还真诚欢迎特朗普的经济改革承诺。的确,在特朗普就职 5 个月后,高管们对这位总统的支持似乎仍处于高水准,尽管白宫不断爆出丑闻,最近还因为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而招致各界批评。图林辩称:
「特朗普总统支持增长,而且非常投入——从在美国做生意的视角看,这很不错。」
这再次让我想起另外几位首席执行官吐露的情绪。
特朗普执政头 100 天内发起的贸易案
使部分进口货物的关税比例几乎翻倍
要明白这一点,看看波士顿咨询公司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对美国公司展开的调查吧。该调查在不那么久之前还显示,美国公司忙着打造跨境供应链:
在 2012 年,30% 的受访公司表示,中国是美国公司最可能的投资目的地。
但在 2015 年,波士顿咨询公司发现情况发生了变化:31% 的受访公司计划在美国扩大产能,但只有 20% 的公司表示计划在中国这么做。
1. 这种转变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的相对薪资成本上涨。
2. 另一个原因是,美国的生产成本由于自动化和能源便宜而下降。
3. 然而,第三个因素是,首席执行官们认识到,长供应链带来政治和物流风险。
通用电气
(GE)
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
(Jeff Immelt)
去年晚些时候评论称:
「外包时代已经没落,追逐最低的劳动成本已是昨日的模式。」
特朗普上台标志着
美国防守性贸易保护主义时代来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图林、利伟诚或伊梅尔特等人抛弃了全球运作;在一个「本土化」的世界里,企业仍有动力保留海外生产能力以服务海外市场。而且任何人都不应夸大这种转变的速度:这是一个微妙而缓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