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公告,裁定宣告首都医疗骨科医院有限公司破产。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医院
注册资本高达1亿元,
是首都医疗集团下属医院,而首都医疗集团则是最早一批投资社会办医的“国字军”。
截至宣告破产,首都医疗骨科医院累积欠债1.53亿元,而剩余资产总额仅14.23万元。
同样在近日,西安雁塔天佑儿童医院有限公司发布了“破产重整案·投资人招募公告”。该医院已经被裁定进入破产重整,并同时向社会公开招募投资人。
据悉该医院成立于2006年,
是一所现代化的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二级儿童专科医院。
医院所属陕西天佑儿童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旗下,还经营着西安天佑儿童医院、蒲城天佑儿童医院、莲湖天佑儿童医院等多家医院。
2022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陕西天佑儿童医疗管理集团拖欠员工工资7个月,长期未予解决。
医院经营不善导致大规模欠债,成为很多民营医院走向倒闭破产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因为过高的负债率走向倒闭的民营医院不在少数。
开年以来已经有超20家医院破产倒闭,
其中不乏规模较大、定位高端的医院,饶是有顶级资本的加持,民营医院如果无法实现良性运营,自身造血,也难以长期运营。
而通过全国破产案件重整信息网检索数据发现,民营医院倒闭破产的数量还在大幅增加!
也就是说,
2024年全国破产信息同比增长了72.5%,更是2019年同期的24倍。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中国民营医疗投资经历了黄金的十年,十年之后的今天迎来经济下行周期,
这些过度依赖医保、跨界投资不专业、盲目扩大规模、过度融资、资金链断裂及股东内斗等民营医院,难以实现自我造血和良性增长,势必会迎来大规模的倒闭潮。
业内知名专家李定纲院长就坦言:“第一个泡沫是房地产,第二个泡沫可能是民营医院,
中国现有2万5千家民营医院业内人士分析,有5千家都嫌多了,那2万家就成了一个一个大泡泡。”
除了破产清算,大批民营医院也开始进行整体拍卖,而大多数医院几乎都进行了多轮拍卖甚至数次降价拍卖。
今年2月,京东拍卖平台上,宿迁市妇产医院有限公司持有的南京华世佳宝妇产医院有限公司100%股权以6541.25万元起拍,
经历了9次流拍后,该资产的起拍价已经降到了3862.54万元,但第10次拍卖依旧以流拍告终。
据悉,宿迁市妇产医院有限公司,也曾于2022年12月参与过拍卖,最终成交价3.8亿,是低于当时的评估价4.26亿元的。
今年5月,贵阳荟康医院第四次拍卖,
起拍价由最初的4215万元锐减至2158万元
;阜宁新区医院的拍卖价格更是经历了直线跳水,
从1.21亿元大幅缩减至7485万元
......
屡见不鲜的拍卖案例,或许也在揭露一个残酷的现实:医疗机构的交易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低价挂牌的医院资产易求,愿意掏钱的买家难寻。
对于当前的国内民营医疗市场而言,行业洗牌仍将持续,未来五年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传统以营销为主的民营医院或将逐步退出市场,“新民医院”发展格局——以患者治疗为核心,精准定位,长远布局,多爆品精专科的多轮驱动模式开始建立。
当民营医院迎来新的增长赛道,势必会推动诊疗量的全面提升,从而释放出大量的医疗设备、耗材采购需求,
民营医院本是医疗器械行业重要的终端市场,当下一批医院破产倒闭,一批”新民营医院“崛起,似乎也意味民营医疗器械营销的变革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