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现在的行情还是一个短期来看值得积极参与,但对于任何普通投资者而言,都一定要注意坚持理性投资、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思路。
王德伦:A股今年是牛市中继,长牛未央,第二波行情进行中
来源
丨
腾讯证券
策划
丨
冯立启
近期A股市场火爆,成交量持续放大,连续多日成交量超过万亿,北上资金也纷纷涌入,乐观情绪蔓延。腾讯财经对话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解读本轮行情启动的原因、持续性、后续的投资主线等热点问题。
王德伦对A股的判断整体比较乐观,他认为今年是A股长牛的一个中继,长牛未央。当前时点,可能是今年第二波行情正在进行中,5-8月份可能有不错的行情,他称之为百周年行情。他认为下次的风险点可能在三四季度。
对于后市,他认为成长性的方向机会更大。他最看好三个板块,包括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包括医药板块,以及电子里的半导体行业。
而对于近期外资的大规模流入,他认为汇率的影响只是暂时的,更核心的是中国竞争力的强大会不断吸引外资涌入A股,未来还有很大买入空间。
最后他还提到了下半年需要注意的五个风险点,包括美债利率上行、美股波动、中美大国博弈、信用债市场风险、美联储taper讲话的预期管理等风险。
【对话实录】
腾讯财经:
能否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您对当前A股的看法?
王德伦:
目前整体上对A股是积极向上的判断,今年是A股长牛的一个中继,长牛未央。当前时点,可能是今年第二波行情正在进行中,我们把它称为百周年行情。从四月底开始启动,现在处在震荡向上的过程中,建议大家积极把握这一波机会。当然,从全年来看,今年波动比较多,要注意防范市场波动的风险。
腾讯财经:
您认为A股这一轮行情能持续多久?上涨空间还有多大?
王德伦:
这轮行情是由流动性环境改善、基本面持续向上、风险偏好提升所共同推动的。我比较倾向于认为5-8月份可能有不错的行情。下次的风险点可能在三四季度。
7月的中旬和7月底有两个比较重要的观察点。7月中旬二季度很多经济数据就出来了。整体判断,基本面会比较好,对市场是一个支撑的力量。另外, 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包括货币政策的执行会议的报告可能会出来。到时候会对下半年货币政策的基调,货币流动性的基调做一个大的判断。这两个结合,估计行情还是不错的。
腾讯财经:
您认为接下来A股的主线是什么?如果让您推荐三个最看好的板块,您推荐什么?
王德伦:
我认为后面的主线其实就是跟着全球复苏这条主线往上走。去年遭受疫情冲击以后,中国是全球第一个恢复的,所以去年是复苏的上半场。今年中国进入到复苏的中场。而美国则进入复苏的上半场,它们疫苗接种很快,经济恢复也很快。欧洲可能今年下半年进入上半场。这样大家都能够连续起来,梯队式发展,是一个很健康的格局。
在这种格局下,整个经济,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企业盈利是逐步往上走的。这是推动股市的重要力量。在选板块的时候,也是选业绩成长性最好的板块。
首先,成长性行业整体上都不错,包括电新,电力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等。
第二个是医药板块,可能大家也都感受到了,医药的行业确实业绩是真的好。
第三个是TMT板块,可能最看好的是电子,尤其是电子里面的半导体行业非常看好。现在中国自己的半导体技术越来越强,市场又很大,渗透率越来越高,未来它进入两三年的景气向上周期。
腾讯财经:
周期板块的行情结束了吗?更看好哪类周期股?
王德伦:
关于周期股大家分歧非常大,有很多声音觉得周期已结束,但我认为现在做这个判断略早一些,周期很有可能出现第二波行情。
第一点大逻辑,全球的基本面向好,全球经济在复苏。周期行业的库存周期是向上的,库存周期判断经济最容易,也最方便的一个周期,三四年一次。由于疫情影响,各行业的库存都是历史低位。在补库存周期经济是扩张的。
来自于美国房地产的大周期,这一点必须重视。美国的房地产,无论是从销售还是开工,或者是价格来看,都处在一个非常好的状态。上一次这么好还是在2005年,但上一轮因为有一个次贷,最后酿成了次贷危机。这一轮由于没有次贷,都是好贷,所以斜率不会这么陡峭,会更加平稳。既然平稳,它的时间可能就更长,房地产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好。
来自于美国强力的政策刺激,去年9000亿,今年4月份开始1.9万亿美金,年底会启动2.3万亿的基建刺激。同时,又把财政预算从之前的5万亿提高到了6万亿。这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政策刺激,效果非常强。
这几点共同叠加起来,就会导致美国经济超预期。
除了美国之外,欧洲发达国家的疫苗接种也很快,而且政策刺激也很强。这就带来外围的经济好转,全球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涨。
除了油之外,其他的大宗都上去了。这种情况下,后面就算是略微往下走一点,只要不是大幅度的跌回去,只要盘桓在高位。工业企业盈利,周期业绩就是好的。
第二点就是来自于流动性,全球的流动性总闸门,美联储并没有收缩。没有加息,也没有缩表。从海外来看,流动性只要不收,资产价格就不会出现短期的暴跌。第三点,对于中国的周期股而言,特别需要关注的就是PPI(工业品的价格指数)。PPI对A股上市公司企业盈利影响更大,而PPI的趋势还持续高涨,只要在高位运行,整体周期股的企业盈利就很好。
PMI的值在过去两轮,包括2009年、2016年、2017年的时候都不是一个尖顶下去的,都是一个M点,两个头。而周期股的表现往往在M头的第二个头的左段向上的时候表现更好,所以这轮我估计周期股还是有机会的。
腾讯财经:
券商为代表的大金融板块近期大涨,是昙花一现还是刚刚起步?
王德伦:
我认为券商板块分化会越来越大。不像以前,牛市来了,就一窝蜂地去抢券商,我觉得未来大家会更理性,首先不一定是指数级机会,第二个不一定是所有券商,第三一定是选最有阿尔法的券商,选业绩非常好的。
同时,由于前面很久大家没怎么关注这个板块,导致它估值不高。这里面就有一个估值抬升的基础。尤其是其它像科技、医药、消费可能估值都上去了,大家整体估值水平提升了,连银行也涨了,券商板块相对大盘而言,估值的性价比就体现出来了。
腾讯财经:
北上资金为何近期大规模流入?后续还会继续买买买吗?
王德伦: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值得再详细讨论一下。因为最近北上资金第一个特点是流入在加快,上一周大概净流入超过了450亿,非常快。今年以来,外资已经净流入超过了2000亿,超过了去年全年。也就是说这个预期是超过了绝大多数市场分析师的。
第二,从大家判断这个问题的原因来看,很多分析师认为是因为人民币升值,外资赌人民币升值流入了,所以一旦汇率的升值停止了,外资可能就不流入了。对于节奏超预期的逻辑可能是这个原因。
但这两点我认为都有值得探讨的地方。首先说一下流入的速度,不夸张地说是完全没有超出我们预期的,是比较符合我们兴业策略团队对外资的判断的。我们在2017年的时候就写了一系列的外资流入报告。我们当年推荐的很多的核心资产,尤其是深股通的龙头就是外资带来的变化。
站在全球范围看,现在整个外资持有A股的市值超过2万亿,今年进入2千亿,超过2万亿看起来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颠覆性的变化了,但从全球来看也只不过占全球全域资产配置比例的1%而已。而整个中国经济的体量从去年来看很有可能在全球占到17%左右,从1%到17%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另外,中国具备全球竞争优势,而金融制度又放开了,那这个时候,全球的钱都是聪明钱,大家都会在全球范围内找资产配置。我2020年的年度策略报告叫做“拥抱权益时代”,权益就是股票,股权类的资产。现在外资是源源不断地涌入,我们预测今年应该有3千亿左右。
除了股票之外,外资目前买入的中国债券的总额也超过了2万亿人民币。
对于短期的汇率影响,我们不去判断汇率,我们大概率认为它是稳住的,短期它会影响资金的进出,但从长期来看方向应该是确定的。整个中国资本市场是长牛,它是有国别配置价值在的,疫情之后,很多新兴市场跟我们的差距已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