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德伦策略与投资
兴业证券策略王德伦团队对资本市场投资策略的研究成果,包括大势研判、板块配置(国别配置、大类资产配置、风格配置、行业配置)、主题与政策等专题研究。王德伦团队曾多次获得新财富、水晶球、金牛奖、第一财经、上证报等最佳分析师策略方向前三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王德伦策略与投资

【他山之石】医药、汽车等多元工业老司机--全球产业链巡礼之德国

王德伦策略与投资  · 公众号  ·  · 2022-09-21 19:30

正文


核心观点


德国总GDP呈波动上行趋势,股市权重行业为工业和非必须消费品。宏观经济方面,近十年德国经济规模波动增长,但人均GDP同美国差距不断拉大。德国以服务业为主、工业为辅的经济结构较为稳定,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介于中美之间。资本市场方面,工业和非必须消费品行业共占德国股市总市值的31%,市值前十大个股主要为医疗和汽车行业,科技股头部效应显著。


德国出口结构来看多元工业出口国属性凸显,同时医药类产品出口居前,出口金额超千亿的核心商品机械设备、汽车和医药产品分别主要对应行业为机械设备/电子、汽车、医药。


· 对出口国而言:机械设备方面,德国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包括西门子等;汽车方面,德国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包括大众公司、奔驰集团;医药方面,德国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包括德国默克集团、拜耳公司等。

· 对进口国而言机械设备主要出口至美国、中国、法国,三者份额分别为11.0%、9.3%、7.1%,中国在该类商品上占据全球最高的出口份额;汽车主要出口至中国和美国,份额分别为13%和11.5%,日美中及墨西哥能够替代部分供给。医药产品主要出口至美国,出口份额达17.4%,瑞士、比利时和美国能替代部分供给。

德国出口的需求端主要为美国、中国和法国。其中,美国和德国无绑定度较高的大类商品;中国对德国汽车、飞行器依赖程度相对较高,两项商品占中国进口份额超30%;法国对德国飞行器依赖程度较高,德国飞行器占法国进口份额39%。


德国资源品和制造原材料依赖进口,细分来看是电气机械、机械设备、汽车的全球主要进口市场,进口金额超过千亿美元,但对应供应国集中度不高。


· 对出口国而言:电气机械主要从中国进口,其份额为28.6%;机械设备主要从中国和美国进口,两者份额分别为23.6%、8.2%;汽车主要从欧美进口,出口国分散,所占份额较低。

· 对进口国而言:电子方面,机械设备分类下主要商品为智能手机,电气机械分类下主要商品为电脑,同属我国电子消费电子代工产业链;汽车方面,分项主要产品包括整车和汽车零部件,整车下游对应Toyota Deutschland GmbH、Ford-Werke GmbH等经销商,零部件对应下游整车公司如大众汽车、梅德赛斯-奔驰集团或Schäferbarthold GmbH等。


德国进口供给主要来自中国、荷兰和美国。中国是玩具游戏运动用品、其他纺织制成品的主要进口来源,两项商品自中国进口的比重超40%;荷兰是活树和其他植物的主要进口来源,自荷兰进口的比重高达84%;美国与德国无绑定较深的大类商品。


中德贸易核心产品:中国进口方面,高纯度硅、冷杉/云杉两项商品中德联系紧密。中国出口方面,17项商品均呈现为德对华需求较大,但并不是主要市场,各项商品占中国出口份额均在25%以下,对国内上市公司业绩影响较小。


中德贸易上我国进口部分更为关键,具体公司链条展开如下


· 硅(纯度≥99.99%):该商品占德出口72%、占华进口46%。出口端:由Wacker Chemie、siltronic AG等高纯度硅制造商进行出口。进口端:一方面通过上海浦原对外经济贸易公司等贸易公司进口和销售至下游公司,另一方面下游光伏/半导体制造公司也可以直接和德国出口商对接采购。相关下游A股上市公司有晶科能源、晶澳科技、拓日新能等。美国为世界第二大高纯度硅出口国,潜在替代比率约为3/4。

· 冷杉、云杉(横截面>15cm):该商品占德出口72%、占华进口46%。出口端:由Franz Obermeier、Holz Espermüller和Bernd Jorkisch等木材商进行出口。进口端:一方面通过东方艺博工艺品进出口(北京)有限公司等贸易公司进口和销售至下游公司,另一方面下游家具制造公司也可以直接和德国出口商对接采购。相关下游A股上市公司有德尔未来、欧派家居、亚振家居等。捷克为世界第一大冷杉、云杉(横截面>15cm)出口国,替代率约为1.13。

在物镜(不用于照相机、投影仪)核心商品上,德国对中国的替代效应加强,相对竞争优势凸显。


· 贸易金额维度绝对值来看,中国在该商品上仍具优势,但近两年德国与中国差距逐渐减小。

· 贸易金额边际增速来看,德国的替代趋势加强。

· RCA竞争指数来看,德国出口竞争力凸显,横向与中国对比已领先。


风险提示:

各国海关、统计局数据口径存在偏差;进出口贸易额存在使用FOB和CIF两种价格的偏差;进出口贸易相关公司并不一定直接存在贸易往来关系


 目录


 正文



1.总GDP呈波动上行趋势,股市权重行业为工业和非必须消费品


近十年德国经济规模波动增长,但人均GDP同美国差距不断拉大。2010年以来德国GDP总体呈波动上行趋势,分别在2014年、2018年达到阶段性高点后滑落,在2020年至2021年区间大幅上行,由3.84万亿美元升至4.23万亿美元。总量GDP方面,2010年约为中国的56%,2021年下降至24%;2010年约为美国的23%,2021年上升至近18%。人均GDP方面,德国略低于美国,但自2011年以来,同美国差距不断拉大。



德国以服务业为主、工业为辅的经济结构较为稳定,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介于中美之间。2019~2021的三年间,德国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分别稳定在27%及43%左右。我们对中、德、美经济结构进行横向比较,德国经济结构类似于中美“混合体”,农业增加值占比同美国接近,工业增加值占比高于美国但低于中国,服务业增加值低于美国但高于中国。



工业和非必须消费品行业共占德国股市总市值的31%。具体来看,两者总市值分别约为3497和3298亿欧元。从行业平均市值来看,公用事业和医疗保健行业是唯二平均市值超过50亿欧元的行业,其中公用事业平均市值以57亿欧元位列全行业第一,医疗保健行业以54亿欧元排名第二。



市值前十大个股主要为医疗和汽车行业,科技股头部效应显著。汽车和医药行业在前十大个股中分别占据两席和三席,汽车行业个股包括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和梅德赛斯—奔驰集团,医药行业的个股包括德国默克集团、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拜耳股份公司。SAP公司分属应用软件行业,以1092亿欧元市值位列第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



2.出口超千亿美元的机械设备、汽车、医药产品主要销往中美


我们分别从主要贸易商品、往来国家地区两个维度对德国出口进行拆解,梳理德国的核心出口往来国家地区&商品链条。


2.1.机械设备、汽车、医药产品等多项商品全球出口份额位于前列


德国出口结构来看多元工业出口国属性凸显,同时医药类产品出口居前。2021年德国出口产品金额CR20约为83%,机械设备和汽车出口金额超过两千亿美元,两项商品CR2达31%,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但对应进口国集中度较低。


多项商品出口份额上榜全球前五,但对应进口国集中度较低。出口份额第一的商品:HS87汽车和HS30医药产品出口份额分别为16%和14%,进口国集中度分别为0.05和0.06。出口金额前二十商品的进口国集中度皆低于0.2。


核心商品机械设备、汽车和医药产品出口金额超过千亿美元且出口份额排名位居前三。机械设备方面,德国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包括西门子等;汽车方面,德国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包括大众公司、奔驰集团;医药方面,德国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包括德国默克集团、拜耳公司等。



HS84机械设备主要出口至美国、中国、法国,三者份额分别为11.0%、9.3%、7.1%。其余HS52出口份额在5%以上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及日本,且中国在该类商品上占据全球最高的出口份额,整体能够实现自给自足。



HS87汽车主要出口至中国和美国,份额分别为13.0%和11.5%。其余HS87出口份额在5%以上的国家有日本、美国、中国及墨西哥,市场较为分散。



HS30医药产品主要出口至美国,出口份额达17.4%。其余HS30出口份额在10%以上的国家有瑞士、比利时和美国,能替代部分供给,但由于部分医药类产品存在较高壁垒,需要视具体产品进一步分析。



我们从HS2位下沉至HS6位,设置两项条件筛选德国出口的核心细分商品(见下表):1)出口金额10亿美元以上;2)进口国集中度大于0.5。


全球出口份额排名前五的商品根据属性分类


石油类1项:石油和沥青矿物制成油(含量≥70%)。

仪器仪表1项:物镜(不用于照相机、投影仪)。

化合物2项:硅(纯度≥99.99%)、仅含氧杂原子的杂环化合物。

船舶1项:机动游艇(用作休闲娱乐)。



通过筛选同时满足出口份额前五以及进口国集中度大于0.8的商品,能够得到德国议价权较强的链条,最终得到900219物镜(不用于照相机、投影仪)。


900219物镜(不用于照相机、投影仪)主要出口至荷兰(份额89.45%)。其余出口份额在5%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和日本,能够较好地替代德国出口。



2.2.需求端主要靠美国、中国、法国消化


德国出口目的地根据份额可分为四个梯队:

第一梯队7%~10%:美国(8.9%)、中国(7.5%)、法国(7.4%);

第二梯队5%~7%:荷兰(6.7%)、波兰(5.7%)、意大利(5.5%)、奥地利(5%);

第三梯队1%~5%:英国(4.8%)、瑞士(4.5%)等;

第四梯队0%~1%:印度(0.9%)、芬兰(0.9%)等。



我们对份额占比在7%以上的美中法三国同德国贸易结构分别做进一步拆分,从而把握年贸易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重点大类商品。


美国:无绑定度较高的大类商品。贸易额来看,17项核心商品占总贸易额比重约89%,机械设备、汽车和医药产品是绝对核心。份额来看,无占比较高商品。



中国:对德国汽车、飞行器存在依赖。贸易额来看,13项核心商品占总贸易额比重约90%,其中汽车、机械设备、电气机械是绝对核心。份额来看,汽车和飞行器出口中国份额都为30%,该两项商品上,中国对德国存在依赖。


汽车主要出口中国经销商进行销售,飞行器下游主要对应航空行业。汽车方面,德国以出口整车为主,出口至中国下游经销商。飞行器方面,对应下游上市公司有中国南方航空、中国国航等。



法国:对德国飞行器依赖程度较高。贸易额来看,25项核心商品占总贸易额比重约85%,其中机械设备、汽车、电气机械是绝对核心。份额来看,从德国进口飞行器占法国进口份额的39%,法国在该项商品上对德国依赖度较高。



3.电气机械、机械设备对中国有依赖度,进口来源地主要为中荷美


我们分别从主要贸易商品、往来国家地区两个维度对德国进口进行拆解,梳理德国的核心出口往来国家地区&商品链条。


3.1.电气机械、机械设备主要从中国进口,汽车主要从欧美国家进口,需求高但供应国集中度低


德国资源品和制造原材料依赖进口。2021年进口金额CR20约为80%,矿物燃料是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


细分来看动电气机械、机械设备、汽车为全球主要进口市场,进口金额超过千亿美元,但对应供应国集中度不高。HS85电气机械、HS84机械设备、HS87汽车进口金额超千亿美元,进口份额排名分别为第四、第三和第二,但供应国较为分散;此外德国也是医药产品、塑料、仪器仪表设备等商品的全球主要进口市场。


核心商品电气机械、机械设备和汽车主要对应行业分别为电子与汽车。电子方面,机械设备分类下主要商品为智能手机,电气机械分类下主要商品为电脑,同属我国电子消费电子代工产业链;汽车方面,分项主要产品包括整车和汽车零部件,整车下游对应Toyota Deutschland GmbH、Ford-Werke GmbH等经销商,零部件对应下游整车公司如大众汽车、梅德赛斯-奔驰集团或Schäferbarthold GmbH等。



HS85电气机械主要从中国进口,其份额为28.6%;HS84机械设备主要从中国和美国进口,两者份额分别为23.6%、8.2%。电气设备分项下主要商品为智能手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机械设备分项下主要商品为电脑,同属于我国电子代工产业链。



HS87汽车主要从欧美进口,出口国分散,所占份额较低。汽车分项主要产品包括整车和汽车零部件,对应美国通用公司,法国标志汽车等上市公司。



我们从HS2位下沉至HS6位,设置两项条件筛选德国进口的核心细分商品(见下表):1)进口金额10亿美元以上;2)供应国集中度大于0.5。


全球进口份额排名前五的商品根据属性分类


机械设备2项:电脑、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25kN)。

医药类产品2项:人类医学疫苗、内酰胺类。

贵金属1项:非货币用半成品黄金。

植物及其制品2项:香烟(含烟草)、活植。

汽车类1项:车辆(载人<10人)。



通过筛选同时满足进口份额前五以及供应国集中度大于0.8的商品,能够得到德国对外依赖度较强的链条,最终得到293379内酰胺类、870370车辆(载人<10人)。


293379内酰胺类主要自爱尔兰进口(份额97.45%)。其余进口份额在5%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爱尔兰、英国和美国。



870370车辆(载人<10人)主要自美国进口(份额94.30%)。其余进口份额在5%以上的国家包括比利时、意大利、瑞典、奥地利和英国。该项商品上,德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进口市场,全球进口份额占比达44%。



3.2.进口供给主要来自中国、荷兰和美国


德国进口来源地根据份额可分为四个梯队:

第一梯队10%~20%:中国(11.8%);

第二梯队5%~10%:荷兰(7.6%)、美国(6.0%)、波兰(5.7%)等;

第三梯队1%~5%:捷克(4.2%)、瑞士(4.1%)等;

第四梯队0%~1%:印度(0.9%)、越南(0.9%)、马来西亚(0.8%)等;



我们对份额占比在5%以上的中荷美三国同德国贸易结构分别做进一步拆分,从而把握年贸易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重点大类商品。


中国:玩具游戏运动用品、其他纺织制成品的主要进口来源。贸易额来看,20项核心商品占总贸易额比重约91%,其中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是主体,两项商品占总贸易额比重约53%。份额来看,玩具游戏运动用品、其他纺织制成品自中国进口的比重超40%,对该来源有相对较高的依赖度。


玩具游戏运动用品对应轻工制造,其他纺织制成品主要对应纺织服饰。玩具游戏运动用品分项下主要商品为轮式玩具,对应轻工制造一级行业下的文娱用品,市值靠前的出口型公司有高乐股份;其他纺织制成品对应市值靠前的出口型公司有嘉欣丝绸、聚杰微纤等。



荷兰:活树和其他植物的主要进口来源。贸易额来看,22项核心商品占总贸易额比重约85%,其中矿物燃料是主体。份额来看,活树和其他植物自荷兰进口的比重高达84%,对该来源依赖程度较高。



美国:无绑定程度较深的大类商品。贸易额来看12项核心商品占总贸易额比重约86%,其中机械设备和医药产品是主体。份额来看,无占比较高商品。



4.中国进口高纯度硅、冷杉/云杉两国联系紧密,出口链影响甚微


首先下沉至六位代码层面,筛选贸易额5亿美元以上,中国在德国进/出口中份额在50%以上的商品,整理出中国进出口商所处行业位置。

中国进口方面,在硅(纯度≥99.99%)、冷杉云杉(横截面>15cm)两项商品上,中德联系较为紧密。



· 硅(纯度≥99.99%)占德出口72%、占华进口46%。

出口端:由Wacker Chemie、siltronic AG等高纯度硅制造商进行出口。进口端:一方面通过上海浦原对外经济贸易公司等贸易公司进口和销售至下游公司,另一方面下游光伏/半导体制造公司也可以直接和德国出口商对接采购。相关下游A股上市公司有晶科能源、晶澳科技、拓日新能等。



我们筛选出全球出口份额高于5%的国家,发现美国为世界第二大高纯度硅出口国,在德国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可补充部分缺口,替代率约为3/4。



· 冷杉、云杉(横截面>15cm)占德出口58%、占华进口66%。


出口端:由Franz Obermeier、Holz Espermüller和Bernd Jorkisch等木材商进行出口。进口端:一方面通过东方艺博工艺品进出口(北京)有限公司等贸易公司进口销售,另一方面下游家具制造公司也可以直接和德国出口商对接采购。相关下游A股上市公司有德尔未来、欧派家居、亚振家居等。



我们筛选出全球出口份额高于5%的国家,发现捷克为世界第一大冷杉、云杉(横截面>15cm)出口国,在德国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可补充部分缺口,替代率约为1.13。



中国出口方面,17项商品均呈现为德对华需求较大,但并不是主要市场,17项商品占中国出口份额均在25%以下,对国内上市公司业绩影响较小。



5.德国对中国核心商品的替代效应加强,相对竞争优势凸显


根据德国六位代码出口的核心细分商品的筛选结果,从中选出核心商品物镜(不用于照相机、投影仪)进行分析,其余核心商品中国出口金额较低,同德国无可比性。


贸易金额维度来看,中国在该商品上仍具优势,但近两年德国与中国差距逐渐减小。以德国出口贸易额与中国出口贸易额之差衡量两国出口实力,物镜(不用于照相机、投影仪)差值自2019年逐步缩小,表现为德国出口优势显著。


贸易金额边际增速来看,德国的替代趋势加强。中德两国近两年核心商品增速皆有所放缓,但德国表现出更强的抗压能力,出口增速降幅小于中国。相对德国,中国相关商品被替代进程加快。


进一步引入RCA竞争指数作进一步判断,德国出口竞争力凸显。对于中德两国,德国RCA为3.3,在全球具有极高竞争力。横向比较,德国方面RCA高于中国,相对优势凸显。



风险提示:各国海关、统计局数据口径存在偏差;进出口贸易额存在使用FOB和CIF两种价格的偏差;进出口贸易相关公司并不一定直接存在贸易往来关系


本报告联系人

李美岑      [email protected]

徐陈翼      [email protected] 

    近期重点报告   


7月08日左手铁锂矿,右手绵羊毛--全球产业链巡礼之澳大利亚
7月27日《松木、乳制品的天然基地--全球产业链巡礼之新西兰
8月10日《“鞋”“家”带口,制造新势力--全球产业链巡礼之越南
8月15日棉花谷物的世界仓库--全球产业链巡礼之印度》
8月30日《矿石宝藏国--全球产业链巡礼之巴西》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财通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医药、汽车等多元工业老司机--全球产业链巡礼之德国》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3日

报告发布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李美岑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60521120002

                       

信息披露

分析师承诺

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本报告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作者也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资质声明

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或深圳成指为基准。

行业评级:看好-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看淡-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0%,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0%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

本公司通过信息隔离墙对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的业务部门或关联机构之间的信息流动进行控制。因此,客户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的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

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仅作为客户作出投资决策和公司投资顾问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的参考。客户应当独立作出投资决策,而基于本报告作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应咨询所在证券机构投资顾问和服务人员的意见;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


法律声明

本文节选自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财通证券” )已公开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内容, 请具体参见财通证券发布的完整版报告。 本微信号推送的内容仅面向财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若您并非该类客户, 请勿订阅、 转载或使用本微信号的信息。 本微信号建设受限于难以设置访问权限, 财通证券不会因您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受收到本微信号推送消息而视为我们的当然客户。

本微信号旨在及时分享研究成果, 并不是我们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 所载资料与我们正式发布的报告相较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 并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 且本微信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 后续更新信息请以财通证券研究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我们推送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 必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 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为避免投资者不当使用所载资料, 提示应关注以下事项: (1) 本微信号所载资料涉及的盈利预测、 投资评级、 目标价等, 均是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 特定的评级标准、 相对的市场基准指数而得出的中长期价值判断, 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时点的判断。 (2) 本微信号所载资料涉及的数据或信息均来源皆被财通证券认为可靠, 但财通证券不对前述数据或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 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3) 不同时期, 财通证券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 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投资观点。

为控制投资风险,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本资料所附的各项声明、 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 由于上述所列风险提醒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的全部风险, 投资者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指导。

本微信号版权仅为财通证券股份公司所有, 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事先书面许可, 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 转载和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