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道家多术,山、医、命、相,卜为道家五术,历代修道之人皆通五术,修道之人以术载道,道以术显,以道统术,以术弘道。“五术”是道家修道的根本。修道者认为五术可以通天达地,役神驱鬼以达到祈福禳灾、祛病救人的目的。
道医,古代称“大医”。孙思邈祖师指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我们常听说“道医”,那么道医和普通中医(世医)究竟有何不同呢?普通中医(世医)治病,立足于经脉、血气、脏腑、神气等,是可以看得见,摸的着的物质存在。而道医治病,则会综合考量,在疾病的诊断上,普通医生一般考虑是否存在外感内伤、情志不畅、饮食起居等,而道医还需要多考虑三个因素,其一是命运;其二是鬼神;其三、风水。就是说看病人所以得病的原因,是否存在流年不利,注定有此一劫难?是否是冤家债主来讨债?或者是邪妖克害所致?抑或是家宅、阴宅风水不吉导致的?这些在具体判断过程中都是需要考虑。比如从风水角度来说,如卧床在横梁之下,造成横梁压顶的煞局,就会多梦、惊悸、精神压力大等。在具体的治疗方法上,道医除了中医的针灸、汤药、金石、推拿、按摩之外,还要考虑禳星延寿,驱邪治病、风水调理、符镇等。
道教医学,是一种融道教信仰(心理治疗)和药物方术(生理治疗)于一体的宗教医学。道家医学,既是中国道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晋代道医葛洪说:“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所以民间历来就有“十道九医”之说。仙道贵生,利物济人。救贫济病,历来就是道教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社会民间,祖国各地历朝历代都有神医和仙家出山济世利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和医学,她本来就是扎根于中华民族的。
道医传至今日仍体现着求道之士追求长生不死的思想,她除了囊括中医的内容外,还有许多不为外界所知的特殊理论和方法,这些方法甚至能达到逆天改命的神奇效果。所以在广大百姓的心目中,身怀绝技的道人往往随手就能让一些垂死之人立时病除。
为了使神秘的道家医学能服务于当今社会,广度有缘,流布妙法
,邀请道医祝由传人刘道长任教,普渡有缘,指明法径,入希夷门,同证无上大道。
为方便诸位道友学习,本次学习班采用网络授课模式,兹定于2017年09月20日—2017年09月26日,举办道医祝由术网络学习班。
本期网络学习班学制7天,每天晚上7点上课,每次3个小时,授课采用语音视频教学,QQ群和微信群交流模式,主要由刘道长言传身教,悉心相授玄门秘法、道学真机。本期学习班愿以道门秘传之学接引善根,以助所学之法普惠众生,人身难得,真师难遇,望有缘人得之,勤力修习,行善积德,广结善缘。
道医,形成于上古时期,约八千多年。它是上至道家,下至宫观大德道士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累积,道医是以《道德经》中的“道”和《黄帝内经》为基本理论及阴阳五行学说为辨证施治手段,以形神兼治为手段的医学及发展出来的“道医学”流派。
道医是道教在以医传教的宗教活动和追求长生成仙的修炼过程中,通过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和体悟,形成的一套具有宗教色彩或民俗文化性质的心身医学体系。
道教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其对生命和宇宙的本质认识为基础的。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源于气。注重对“上药三品,神与气精”的把握。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要求为医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为工”和“审查病机,勿失气宜”。并把修练内丹的成就用于诊治疾病,从而形成了庞大复杂的道教医学体系。
道医理论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医学理论,包括“精、气、神理论”、“经络理论”和“脏腑理论”,其中以“精、气、神理论”最为突出。二是丹道理论,包括“丹道”理论派生出来的“性命双修”理论、“后天返先天”理论、外丹制药技术理论等。共同构成道医祛病养生的理论基础。
道医的诊治始终不离“一阴一阳谓之道”范畴,一方面,在“气”位上,把阴阳之气的“开”、“合”、“枢”的调节与和谐作为入手处。尊重人体自身的自治机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审其阴阳,以别刚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擎引之”。不时地调整机体气机,帮助其恢复自治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在“神”位上,从阴阳未分处下手,直接进行灵性的调整,解除“因果链”对健康状态的影响,使生命层次得到提升。这才是道医无为而治的精妙之处。
在入手处,道医始终把疾病与健康放在天地的大系统中整体考虑,遵循“审查病机,勿失气宜”的原则。运用道医技术使人体的气机的“生、长、收、藏”循行无滞,与时偕进,疾病自然不复存在。在气机调节的“开、合、枢”方面,更强调“枢”的作用,枢不灵则开合不利;在“生、长、收、藏”的四种状态中更注重“藏”的功用,藏不强则生长不壮。
在“究竟”位,道医注重的则是心灵的洗涤。通过忏悔,通过守一、内视、存思、存神、行气、胎息、导引、按摩、辟谷、服食、房中术、调摄、外丹术、内丹术等措施。借助身体“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从而达到康者健,健者寿,寿者仙的境界。
清朝名医徐大椿在其著作《医学源流论》中说到:“人之受邪也,必有受之之处,有以召之,则应者斯至矣。夫人精神完固,则外邪不敢犯,惟其所以御之之具有亏,则侮之者斯集。凡疾病有为鬼神所凭者,其愚鲁者,以为鬼神实能祸人;其明理者,以为病情如此,必无鬼神,二者皆非也。夫鬼神,犹风寒暑湿之邪耳。卫气虚则受寒,荣气虚则受热,神气虚则受鬼。盖人之神属阳,阳衰则鬼凭之,《内经》有五脏之病,则现五色之鬼。《难经》云:脱阳者见鬼。故经穴中有鬼床、鬼室等穴。此诸穴者,皆赖神气以充塞之。若神气有亏,则鬼神得而凭之,犹之风寒之能伤人也。故治寒者壮其阳,治热者养其阴,治鬼者充其神而已。其或有因痰因思因惊者,则当求其本而治之。故明理之士,必事事穷其故,乃能无所惑而有据。否则执一端之见,而昧事理之实,均属愦愦矣。其外更有触犯鬼神之病,则祈祷可愈。至于冤谴之鬼,则有数端,有自作之孽,深仇不可解者;有祖宗贻累者;有过误害人者,其事皆凿凿可征。似儒者所不道,然见于经史,如公子彭生、伯有之类甚多,目睹者亦不少,此则非药石祈祷所能免矣。”
道教符咒治病,比较典型的是《祝由十三科》。《天医祝由科流传奥旨》云:“上古先贤流传法家十三科,内载此科,乃轩辕秘制符篆五十八字。并各祖秘典,治疗男女内外小儿诸般疾病,驱邪缚魅等患……其法以三字成一象,三才合一之妙。尚字为将字,食字为兵字,各字为疴字。以一将一兵而却沉疴也。”但是据此书所述,祝由法不仅有符咒,也用一些药物的,比如醋、姜汁、猪胆等。而这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也是发挥了一定功效的。唐朝太医署中就有“咒禁博士一人,从九品下。掌教咒禁祓除为厉者,斋戒以受焉。”在唐代著名道医孙思邈所著《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中也有提到符咒、禳解之法。
用符咒法与人治病的历史,最早可追朔到远古时代。据《黄帝内经·移精变气论》说:“黄帝问: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可见,上古治病,主要是用“祝由术”,其次才是针灸药石。《祝由十三科》记载:“轩辕氏象鸟兽之足印,制为符篆。又听兽之声音,造为咒语,专治精神各病。后人广其义,以梵语化为符篆,神而名之……有不可思议之神效焉。”《轩辕黄帝祝由科十二序》中曰,符箓“以治男女诸疫病,凡医药、针灸所不及者,以此佐治,无不投之立效。”而东汉时期的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以及后人也擅长此术,常用咒语与符水为百姓治病解厄。虽说用符箓法疗疾不能包治百病,但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效,里面包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最早的医生不是用针石药物来治病,而是用“祝由”的方式。“祝由”就是用向天祝告,以及利用符咒的方式来治疗疾病。
祝由是一种古老的实用医术,其历史可远溯上古,如《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载:“黄帝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圣济总录·卷四·治法》载:“周官疡医,掌众疡祝药劀杀之齐,必先之以祝,盖医之用祝尚矣”;《古今医统大全·卷一·历代圣贤名医姓氏》载:“上古神医,以菅为席,以刍为狗。人有疾求医,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时人治病用药,而古人只要对病人移易精神和改变气的运行即可。足见“祝由”治病的玄妙,数千年以来,祝由作为道医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广泛流传于民间,并为历朝官方所承认。但由于此术高深莫测,普通人难以窥见其真实面目,所以一直以来都笼罩着神秘的光环。
从道教方面看,巫祝乃是道教的远古渊源。《说文》中对“巫”的解释是,“巫,祝也,能齐肃事神明者,在男曰覡(xí),在女曰巫。”这在道教的仪式与道医的治疗手段方面可见一斑。另外,道教之“道”便来源于古代的“神道涉教”,道教中的符箓、禁咒等,也是来源于远古巫术。道教医学中运用的针灸、祝禁等医疗手段,显然也是由远古巫术流传发展而来。由于道医治疗手段的多样以及身份中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所以道医常常带有一定的巫医以及神仙医药等方面的神秘色彩。故此,道教医学和道教文化以及民间原始宗教文化是同源之水,都滋润了中国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成长,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
祝由,又称祝禁、禁咒、符禁、禁法、越方等。从字面上理解,祝由之“祝”,是祝告、祝祷之义,又通于“咒”字;祝由之“由”,即疾病之原由。所谓祝由,就是通过向神灵说明病情,并祈祷神灵加持,使患者得以痊愈。
符咒是道教法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用于治病的符图咒语,“祝由之法”需借助符咒,二者息息相关,这种“祝由之法”在医学中称作祝由医学,也称祝由科。
人食天地之气以生,内伤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外伤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以生病。然而,黄帝曰:“其无所遇邪气,又无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何致 ? ”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除了七情、六淫外,还有尚未被认识的治病因素,那就是“鬼神致病说”,所谓鬼神致病,其实是一种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古人云:“吾心无鬼,鬼何以侵之,吾心无邪,邪何以扰之,吾心无魔,魔何以袭之。”故鬼神致病皆由心生。祝由治疗疾病的病因大多是心理不健全,故七情、六淫相乘而袭之。有很多种病,是间接由心理因素所致,所以其源在于心。有很多器质性病变也是由心理因素所致。所以,这些器官或组织产生的病变祝由亦可治。从气功的角度讲,人体患病无非是心病和身病。心病是祝由治疗的范围,部分身病也属于祝由治疗的范围。
祝者咒也,咒语威力是相当大的,是最神秘的。祝由医师要用咒语诅咒病魔,将病魔赶出人体,咒语是具有攻击性,驱散性的,祝由术是以咒语产生的能量、次声波来限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抑制病灶,使病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祝由科的内容极为丰富,在古时候,在缺医少药的环境中,以图示意,以咒代药,以符接通信息是最简单的医疗保健方法。这是古人发现的一种人与宇宙相沟通的能量符号,掌握了这种神秘的能量符号,就可以定向调动宇宙场,为人类身心健康服务。
祝由治病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祝由十三科的治病方法。由于历史的原因,祝由治病一直只在道家及民间秘密流传,被极少数人掌握应用。
祝由有一种信息物质的存在,有穿透性。祝由各有门派,一般都是咒语,古言符号,真言同用,符是符号语言,咒是语言符号,互依互存,相得益彰。
祝由的特性和功效是多方面的,利用祝由可传递、接收、凝集、储存宇宙信息为自身和他人治病。治病简单,方便,快速,不消耗自身精气,以发挥宇宙信息应有的能量,对治疗疑难怪病有不可思议的功效。
祝由治病现在还无法用现代科学理论加以解释,但疗效却不可思议,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看似神秘,实则科学。
祝由医学治病须遵守五条戒律:不诚不敬者不治,毁谤天医者不治,疑信不决者不治,重财轻命者不治,符咒不合不全者不治。
早期道医除用“祝由”之术外,还善用“符咒”。“符咒”,是符法和咒语的合称。即书符疗疾时需要配合咒语来进行的一种方术。此外,他们在进行书符和祝咒时还必须遵循行法前的基本仪规,诸如斋戒沐浴、设坛摆供、焚香请愿、祈祷等仪式。可谓科式繁多,威仪殊胜,如《祝由医学十三科》这样说:“凡书符先念祝水咒,次念祝墨咒,三念祝纸咒,四念祝笔咒”等。
以此说明,道医书符的程序是非常复杂的、严谨的,用水、用墨、用纸、用笔都要诚心持咒,将病者病情写明后,虔诚祈禳,使其灾消祸散,解除疾厄之苦。关于用“符” 治病,据《太上祝由科》记载的多种治病疗疾之法,如:治疗头风伤人用符的方法为“用乳香汤调下,日三服或久服更妙”,治眼科多泪且视物昏花用符的方法为“用熟地煎汤送下”,治疮疡肿毒用符的方法为“用轻粉和灰调涂”……。可见,早期道医已把“祝由、符、咒、药”有机的统一起来加以运用于行医济世之中。
在传统文化的古籍记载中,咒语的功能大致可分为:息灾灭祸、祈福保安、增益开慧、强身治病等作用。由于咒语凝集了自然界中的特殊信息,施术者本身的嗔气加上隐态能量的帮助,其作用和威力是巨大的,它可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可振动相应的目标、脏腑和其它物质。用咒语治病可使施术者节省大量真气,减少自身损耗获得事半功倍之效。咒语具有方向性、思维性、目标性等几大特点,它不但可治病,同时也可制人,甚至可给隐态物质传达信息,具有特异的调动自然界能量的功能和作用。
祝由治病基本不用药物,主用祝由师的意念、符咒产生的场来治疗各类疾病,在这个过程中祝由师需要遵守多条戒律。其一,需要清净斋戒百日,以使内心平静,心无杂念,意念专一,排除干扰,提高疗效。其二,状态要佳,咒出病愈,符进病出。其三,练功法提高自己的人体场,以借助咒语、符图,使得病邪排出体外,使得元气得以补充,经络得以疏通。练气功,寻合适之法,为人消除疑难病症,济世度人。
第一天
课程时间
|
课程内容
|
19:00
—19:45
|
黄帝祝由术初探
|
20:00
—20:45
|
祝由十三科的原理破译
|
21:00
—21:45
|
浅谈各个时代、各个门派的祝由术
|
第二天
课程时间
|
课程内容
|
19:00
—19:45
|
黄帝祝由术内修筑基功法
|
20:00
—20:45
|
黄帝祝由术内修筑基功法
|
21:00
—21:45
|
黄帝祝由术内修筑基功法
|
第三天
课程时间
|
课程内容
|
19:00
—19:45
|
祝由术咒法修持秘法
|
20:00
—20:45
|
祝由术禁法修持
|
21:00
—21:45
|
祝由术禁法修持
|
第四天
课程时间
|
课程内容
|
19:00
—19:45
|
祝由术十三科内容
|
20:00
—20:45
|
祝由术十三科内容
|
21:00
—21:45
|
祝由术十三科内容
|
第五天
课程时间
|
课程内容
|
19:00
—19:45
|
祝由术符法内秘
|
20:00
—20:45
|
祝由术符法内秘
|
21:00
—21:45
|
祝由术符法内秘
|
第六天
课程时间
|
课程内容
|
19:00
—19:45
|
祝由术阵法驱邪扶正法
|
20:00
—20:45
|
祝由术药物阵法运用讲解
|
21:00
—21:45
|
祝由术水火阵法固正治病法
|
第七天
课程时间
|
课程内容
|
19:00
—19:45
|
祝由术吐纳导引调理心法
|
20:00
—20:45
|
祝由术家庭自修调理局法
|
21:00
—21:45
|
祝有术治病之水法
|
道法传承讲究真传一句话,并且大道至简。能否掌握道医学就在于是否得到师傅的口传心授。只要学者认真听师傅教授,心领神会,可以掌握这门神奇的方法,道医学最适合以下几类人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