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焦DeepFocus
一份以巴黎为据点的迷影手册,提供欧洲院线与艺术电影的最新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欧洲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豆瓣电影  ·  无关收入,这瓶老国货眼霜,真的很好用 ·  5 天前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  荣耀时刻|金鸡奖璀璨星光,照亮讲堂舞台 ·  6 天前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  荣耀时刻|金鸡奖璀璨星光,照亮讲堂舞台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焦DeepFocus

这一次诺兰在敦刻尔克走下了神坛?| 深焦圆桌谈

深焦DeepFocus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9-20 07:02

正文


 前言

这次举办圆桌谈的原因,无疑是因为诺兰这次新作《敦克尔克》所引发的差别讨论。如我们回望目前分数比较,MetaScore评分高达94分,虽然反观豆瓣依然也有8.6 ,但相较起我自身的友邻仅止获得了6.8的评分。这也感觉诺兰这部新作在美国与亚洲地区的评价造成了不小的差异,是虚高?还是实至名归?甚至当诺兰挑战了一部他曾未拍摄过的战争题材,这次《敦克尔克》的展现又与他过往作品有何差别?我们都将藉由本次圆桌来进行深度探讨



策划│深焦编辑部

编辑│尼侬叁


主持人

Pony:台北人,目前为非电影本科、非影视相关的资管系研究生。


嘉宾介绍

胤祥:电影学者


Louis:旅居荷兰的电影/影像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艺术批评家。

 

Cora:巴黎政治学院-加州伯克利电影学学生


兰天星(Vincent)哈佛视觉研究系学生,主修电影制作。




主持人:


1

由于《敦克尔克》的评价在美国和亚洲间造成歧异,身边友人也有挺不同的评价。对于过去诺兰因《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片被评为「科幻神」。反观这次聚焦在历史史实上的《敦克尔克》是否让诺兰走下神坛?想请问各位嘉宾对于此片的看法和喜好;


盗梦空间 (Inception,2010)


星际穿越 (Interstellar,2014)


2

此次《敦克尔克》与诺兰过往叙事并不相同,不再在玩科幻空间的题材,例如平行时空、潜意识多层空间。这次反而打造成类章回(一周、一天、一小时)的形式,将三条线穿插做主轴。对于此次诺兰在叙事上的改变,不知道各位嘉宾们有什么看法?


3

由于诺兰在影坛是出了名要利用「实物」去拍摄(加上坚持菲林拍摄),这次《敦克尔克》相对于需要耗费更大制作,这样的坚持会锐减他电影上的浩大性吗?从《敦克尔克》,谈谈对诺兰本身影响,或与其他同类型电影的比较。




Louis:


在我看来,他还不会走下神坛,一般来说,观众会给自己喜欢的导演三次失败的机会。就算这次诺兰让一部分观众失望了,他还有两次机会,毕竟《盗梦空间》和蝙蝠侠系列的粉丝的品牌忠诚度是很高的!何况,《敦刻尔克》也没有被看成烂片,拥簇者还是很多的!


克里斯托弗·诺兰 Christopher Nolan


电影的优缺点非常明显,优点就是电影工艺的提升,画面和声音都干净单纯;用图像叙事,这本来是影像艺术的专长,剧情电影通常是剧作主导的;而诺兰在这两个领域做的都不错,所以长期以来,诺兰也被艺术界所关注,甚至被称为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结合最成功的又能保持实验性的在世导演;从图像主导电影叙事来看,《敦刻尔克》这部电影是成功的;尤其是在海滩上,仅仅几个镜头,电影的氛围就出来了,创造了一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可是,为了让图像主导叙事,在人物塑造和故事的层次的铺垫上,都被扁平化地处理了;107分钟的电影,我看完了还觉得自己的情绪始终停留在开始的15分钟里,整部电影的节奏几乎就是这15分钟的不断重复。



而且人物太概念化了!不断地重复,回家是军方行动的行为动机,可是电影没有任何关于对家的渴望,甚至都没有一点关于家的信息的提示;所以“回家”就显得很空泛,完全进入不到这种情绪中,反过来看《拯救大兵瑞恩》中,一个母亲站在家门口的画面,提示出一个遥远的空间层次和感情层次,“回家”便很具体和实际了,人物的行为动机也更容易获得观众的支持,《敦刻尔克》太缺少这种层次和人物前世的交代了。


《敦刻尔克》是10部电影中,叙事结构最容易理解的,一般诺兰总设置很多和观众进行智力互动的情节,尤其是意外的结局,让人不得不把情节重新整理一遍。这部《敦刻尔克》不需要太多智力的参与,身体体验就够了;这也是诺兰一再强调的。三条时间线,在电影叙事结构上,也并不上复杂,开门见山地交代了,没有可以制造悬疑的设置。不过能够提示出“和时间赛跑”的紧迫感,这倒是有效的。有意思的是,诺兰一再强调这不是一部战争片,而是一部关于求生的电影。


蝙蝠侠:黑暗骑士  (The Dark Knight,2008)


纵观诺兰的电影生涯,封闭空间中求生,一直都是他最大的兴趣之一,《黑暗骑士的崛起》和《致命魔术》尤为明显。40万人被围困在海滩上,就是一个开阔的封闭空间;如何突破隔离而求生,这是一个巨大的悬疑。诺兰说:“这是人类史上最好的电影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具备了最吸引观众的两个因素。而未知感和焦虑感,又是悬疑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可惜《敦刻尔克》的未知感没做好,大的解决方案(英国军民来救援)人尽皆知,而小鲜肉主人公的获救过程中,关于他的焦虑感和未知感的刻画,只能说是点到为止,所以整个电影的悬疑情节设计可以说做的有点儿糙。




兰天星(Vincent)


《敦刻尔克》绝对不算诺兰的失手之作,但它也没有带来任何惊喜。打个比方,在Youtube上经常看到“如果某某导演来拍某某题材会是怎样”的饭制视频,而《敦刻尔克》给我的印象就像是一部饭制版的“如果诺兰拍二战会是怎样”。正因为这个题材和诺兰以往拍的故事很不一样,所以那些风格上一样的东西就特别明显,比如多线叙事,比如配乐风格,比如重复出现的关键台词,甚至平行蒙太奇+深沉画外音这种结尾方法,都是《致命魔术》《黑暗骑士》《星际穿越》一路用过来的。


星际穿越 (Interstellar,2014)


《敦刻尔克》叙事方式不一样是把一个本来时间线很平,结构很简单的非典型诺兰故事生生掰成了不同时间维度多线叙事的典型诺兰电影,这就让故事本身的“新”丧失了很多意义。所以,整个电影的感觉就是把诺兰的电影模板生搬硬套在了历史教材上——你可以就着剧情简介脑补下它大概长什么样,去电影院看了发现居然还真就是那样。那就叫没有惊喜。



诺兰会不会因此跌下神坛呢?从北美观众和媒体的反应来看大家还很吃诺神的几板斧,国内观众虽然不全买单,但像Louis所说,粉丝都会给喜欢的导演留几次机会的。只是诺兰如果再沉迷自己的那些老路数,审美疲劳怕是早晚的事。




Cora:


诺兰这部片子最令我不悦的是叙事的单薄,恢弘的大场面不足以撑起一部大片,有趣的是,三条叙事的时间线是不同的,分别是一周、一天、一小时,诺兰试图将多个时间融为一体,这本身是复杂叙事的一个亮点,但在呈现效果上稍逊一筹,以至于会觉得片子不过是“海陆空多方位突突突”合辑。影片在配乐和摄影方面令人惊喜,但越是大场面,越体现出叙事的不足。



就我而言,《敦刻尔克》是一部视觉听觉效果上佳、主题正面的合格作品,但如果放在诺兰的作品里进行排序,就得不到什么好评价了。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周围的评论多是指向诺兰本人,而非电影本身,例如,“不知道诺兰这次在想什么拍这么无聊的东西?”或许大家在看诺兰之前就有了烧脑的准备,结果发现不用动脑子就可以get剧情,对此有所怨言。


我认为走下神坛的说法未必太过,诺兰在这部片子的场面调控各方面体现一位优秀导演的水准,不得不说一句,这部片子精华镜头剪的预告片更有震撼力,上映前多次在看别的片子的时候看到预告片,分分钟秒杀同期上映的电影。影片并非让人大失所望,但确实是不大适合多刷,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可能能给个四星,觉得除了故事简单之外没有大毛病,但二刷,即便是70mm,则无法坚持看完全场,对剧情无所期待同时对场面感到疲倦,然而不能多刷实在太不符合诺兰粉的期待值了。




胤祥:


首先,诺兰封神当然不是因为《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而是因为《黑暗骑士》,而这次做完全不同的类型跟他科幻(包括作为泛科幻的漫改)领域八竿子打不着,就像星战粉从来不管卢卡斯拍过《美国风情画》一样。不管诺兰再拍什么鬼只要TKD在imdb上还排在前5名那他就是神。况且希斯莱杰还死了。《敦刻尔克》直接上短评吧:无聊是真无聊,主旋律是真主旋律;但是这个牛逼至极的结构足够诺兰及其粉丝吹上十年的,也够电影学院学上十年的。仍然是在时间切分上面做文章,但是竟然还能玩出新花样真是不得不服。就凭诺兰对时间的理解足以牢牢霸住一个当代大师的位置。


工作照


其二,叙事跟《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的逻辑是一样的,都是在对时间进行切分,对时间的处理与《盗梦空间》如出一辙,盗梦空间是用空间换时间,被切分的时间和相关的空间之间形成的交叉蒙太奇带来的几重动作高潮的叠加;《星际穿越》的主要处理是高维度的空间,在这个意义上也是用空间来处理时间(比如那个五维空间的拍法)。《敦刻尔克》还是用空间换时间,在空间尺度相匹配的范围上把陆海空的一周一天一小时形成——严格来说既平行又交叉的蒙太奇。逻辑是一样的.非要说叙事改编了的话,唯一的变化就是诺兰在之前所有作品中贯穿的一个特点“用第一幕做set up”改掉了,这次迅速地用开头三行字幕把set up做完了。反正这个故事没有悬念,无剧可透,无非就是看过程怎么玩出花儿来,应该是远超预期地完成了。


星际穿越中的「五维空间」


再来,用不用实物跟拍成什么样本来也没有什么关系。要是在制片的意义上谈影响,无非就是看票房和口碑以决定他下一部的片酬和任性程度。跟其他战争片比,叙事性太弱了,甚至诺兰都懒得费心去编故事。但这个时间观念足够强大,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用这种时间观念破了历史片的全景式写法陈套,翻出了新花样。


赎罪 (Atonement,2007)


必须再提一次的是《赎罪》里面那个敦刻尔克长镜头。当然那个镜头完成度是很好啦,可以名垂影史,但是搁在《赎罪》里面就是罗丹要砍掉的巴尔扎克雕像的那双手,跟全片完全不搭。同是拍敦刻尔克,诺兰的基调、手法不同自不必说,主要是观念上的不同。当然往下我们可以聊意识形态批评嘛,不逢五逢十拍这部片,究竟是何种文化政治经济逻辑决定的。读出一个英国脱欧显然太表面了,敦刻尔克后面是大反攻啊?再说,(几乎不可见的)敌人是谁?




主持人:


各位嘉宾好,收到了四位嘉宾的回复。总结第一轮问答,对于走下神坛,如Cora所言,影片并非是让人大失所望,只是对于过往诺兰「烧脑」的既定印象上有些落差,而产生怨言。而反观叙事上,大家几乎一致认同诺兰在此部叙事上的匮乏的单薄,纵使玩转三条时间线,像胤祥说的以空间换取时间,利用蒙太奇交错,但似乎在故事上,或本身电影所选取的段落区块,让电影有些局限。同时,如Louis说到「家」的意象,虽然有意此为,但最后都无法将观众带入情绪。



但有趣的是,就我自己来看,虽然《敦克尔克》与过往诺兰作品题材相比有些甚远,但其中仍离不开对于「恐惧」「抉择」的主轴,如《盗梦空间》中对于最后现实与虚构的选择,或《黑暗骑士》里在两艘大船中对于生死按钮的掌握与选择,到《敦克尔克》亦相同。如其中许多幕小兵们群聚在船舱里,面对外来海水倒入、水中的鱼雷炸裂、或面对子弹的迎击,到军官如何「挑中」小兵存活,都隐藏着人性对于生死的拿捏,相反在大场面史实下,或许又见得许多人性间的残忍与拔河。



1

《敦克尔克》或许如上述嘉宾们所言,跟同类型电影相比的叙事稍嫌不足,但这样的内里核心是否能挽救此片在外表上的不足?而在第二轮问答中,第一个问题,想先请嘉宾们能就《敦克尔克》的核心来谈论,也同时比较诺兰过往作品中(如上述所例)对于人与人之间抉择的着墨,即通过生死选择的场面,来透视人性最深层的自私,当为求保全自己而牺牲他人,诺兰是否一如既往成功将他想述的中心思想―「恐惧」「抉择」呈现于《敦克尔克》中?



2

而在第二个问题中,延续Louis所说对于「家」的意象建立,在我自己看来,《敦克尔克》在前期的优点可能也在于这种对于「家」的模糊性,因为见不得或已知时命不多,才愈发对就在前方的「家」,产生所谓求生的意志,不论是越过阶层的活命、或誓死捍卫国家的尊严。


但当然这样家的形象,最后被诺兰呈现的稍嫌不感动,一可能是观众自身对于英国情感的连结,家的形象于电影后期仍然模糊,二是总觉得对于回到家的高潮,也就是第二幕眼见众多渔船驶入敦克尔克,这样的高潮是否太过提前,而后进行第三幕子弹船舱的困兽斗,或再次驶着飞机击落敌方。


直到才真正「回家」的结尾,再也提不起第一次的感动,只显得疲惫无力(或是这才是诺兰想带出的「感同身受」?)。藉此想请嘉宾们谈谈,如何看待《敦克尔克》对于家的形象建立,当阅读起邱吉尔于报上的宣言,或可以谈论上述所提及的剧作结构。当这样「家」的形象,本就是《敦克尔克》的主轴,诺兰在其中的处理又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3

最后,如兰天星(Vincent)提到《敦克尔克》用到如平行蒙太奇、深沉画外音等诺兰的作者印记,而第三个问题,想请各位嘉宾谈谈,属于诺兰的作者印记在这次《敦克尔克》里发挥了多少的效用,又或者因为此作题材的原因,而削弱它过往作者印记应该达到的效果功用?我们甚至再次对比与它合作无数的配乐汉斯季默(Hans Zimmer),于《敦克尔克》中利用紧密音符串联起的紧张氛围,究竟成为《敦克尔克》的助力?抑或是成为此片的败笔之一?





胤祥:


我并不认为诺兰有什么一如既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要是找作者性的话其实真的不是从这儿找啊。


家……怎么会是主轴呢?跟家有什么关系?《敦刻尔克》要完成的叙事任务就是怎么把一次丢人的大撤退吹成战略转移,要把失败吹成胜利(而且后见之明地看,确实是胜利)。就片中两类人物的运动轨迹而言,一来(从英国到法国)一去(从法国回英国),来的人基本都是有尊严要面子,鸡血自给自足;去的人要把自己从耻辱中用不同的方法洗脱出来。说到底这片子是在讲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话语如何建立的过程(其实有种微妙的嘲讽感,这个尺度把握得蛮有趣的)。至于回家不回家(只有游船主父子算是回家了吧),这个真的不是堪称作者性的叙事动作啊,回到普罗普那儿回家也是叙事必备桥段之一啊。



作者印记我说过多次了,就是对时间的切分。这是这部《敦刻尔克》唯一能看的地方。汉斯季默的配乐非常有效果,这次我注意到很多段落的音乐是被音效化的(或者音效音乐化?),不是常规路数。若说《盗梦空间》里他发明的“音墙”还是走情绪心理这一路的话,《敦刻尔克》里面音乐的用法(基本不是音墙那种低频路子的了)部分已经进入到结构层面了,玩得还是蛮开的。



Louis:


“恐惧”确实是这个电影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电影的气氛就是围绕着恐惧的气氛来制作的。为此,诺兰还向经典电影“恐惧的代价”取经,在和团队观摩“恐惧的代价”之后,诺兰深信不疑的是恐惧的本质是源于焦虑。因为未知,所以恐惧;因为难以抉择,所以焦虑不安。这个不仅仅是危机关头的困境,也是都市人的生活的常态。这也是为什么电影能够和观众的产生共情效应的原因,电影强化了我们生活中细微的情绪,将它放大了。所以观众会由角色的困境关照到自我的身上,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



躲在船舱里,鱼雷会突如其来;在陆地上,追击的部队也会消无声息地追击到背后——这些,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出紧张的焦虑感,和对未知的恐惧,让观众的心一直悬着。所以从电影心理上将,诺兰的水准还是不错的。只是在107分钟的时间里,这个套路需要更丰富的层次;而在电影中,“遇袭––逃亡––男主目睹同伴阵亡––男主暂时获救––逃往下一站––再次遇袭”的模式在不断重复中,直到结束。听上去就像打了一次战争游戏。我的观影情绪一直停留在前15分钟,整部电影的节奏就是前15分钟的重复。所以“恐惧”的气氛也有点单一,同理“抉择”的元素也是。



“让40万人回家”,这句话在诺兰的采访中反复被他重复,这即是他的这部电影最想强调的东西,处于商业效果上考虑吧!毕竟“回家”是人类最跨文化的情感之一。要想在全球范围获得成功,符合各种文化的价值观,回家是最好用的母题之一,深谙商业之道的诺兰对次再清楚不过了。


于是,借将军之口,在开篇点出电影的主调——“让40万人回家”。观众自然会跟着这个调子走。可是走着走着,就发现,“家”的意象越来越淡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任何形象上,视觉上的补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败。概念化的“家”引不起人的共鸣。



可以看看《拯救大兵瑞恩中,家的笔墨不多,但是给出强烈的支持。老母亲站在家门口,看到身穿军装的来访者神色严峻,一下子就预料到了什么,于是跌倒在地——还有“细细的红线”中,一个美国大兵在向山头冲锋的,现实中是枪林弹雨,导演给的不断闪回的画面是他和爱人在家中的私密的温柔的回忆,其实大兵冲锋时候不一定会这样想,是作者型的导演在和观众做交流——通过形象引导观众思考的角度,作者的悲悯情怀就在这里了。有珠玉在前,不能不说诺兰在这一点上是失败的。我上一个问题提到的“需要更丰富的层次”,也是出于这个思考。


拯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1998)


没什么画外音的成分吧,不记得了。平行蒙太奇,画外音,都是技巧性东西,不能从这里寻找作者痕迹。诺兰的作者性,在他一贯喜欢研究的主题,如“极度沮丧的大众,废墟般的心理”,倒是在这部电影中有很多的体现和延续。配乐再好也无法挽救单薄的概念化的剧情。




Cora:


恐惧确实是这部电影的关键元素,但我觉得更多是剧情导致的,影片呈现的人性纠葛并非常见剧情片设定,而是受限于历史事实的必然结果。这份恐惧被放置在更大的背景下,不单单是个人抉择的命题。近乎每部主流制作的二战题材电影或多或少都会添加恐惧的成分,或许因为这是人性在面对这种场景是必然的情绪流露,因此我不觉得诺兰在《敦刻尔克》里强化这份恐惧。至于具体的视觉效果,我倒没有很强烈的感觉,或许是因为知道结局,而且剧情相对单薄,看的时候脑子里满是“这次突不出去还有下次,反正最后会撤离的。”唯一的意料之外是船上那个男孩的死亡,但与其说是恐惧,不如说是慨叹。



至于【家】的概念,我觉得大多数时候挺生硬的,尤其是最后一幕,画外音反倒显得cliche,不自觉间创造出一种说教的意味,战争片还是很怕最后会变得情绪尴尬。小船只们靠岸那一幕我着实有被感动到,许许多多英国家庭自发开船到敦刻尔克接战士回家,确实拍得非常感人,有种绝望中丛生了希望之感,那一刻没有过多情感流露,却触及人心。这或许是对【家】的概念一个很棒的诠释,但这种瞬间在全片中屈指可数,大多数人还是被激烈的行动和尖锐的言语充斥。



我个人挺喜欢配乐,虽然确实有too much的嫌疑但不失为增加感染力的一大招数。我对音乐具体细节知之甚少,就不妄加评论了,之于我的观影体验是有利无害的。




兰天星(Vincent)


诺兰对于恐惧感的营造还是挺不错的,在海滩这个最大的封闭空间中圈出一个个小的封闭空间,比如船舱,比如飞机,比如小艇里的一个小房间。在每个小空间里的人无法探知外面的情况,不知道敌军会不会出现,什么时候出现,自己是不是下一秒就会丧生。与此同时自己除了干等又没有任何办法,所以只能心里随时紧绷一根弦。这种焦虑感是最难熬的了。



除了已经提到的沉船戏之外,另一个对“密闭空间下的未知”用的比较好的是几场空战戏。诺兰对上帝视角的大场面使用的很克制,反而有很多很长的以飞行员视角望出去的镜头。观众就像飞行员一样,只能看到被窗子框住的一小块天空,也许十几二十秒都看不到敌机,甚至不知道有没有敌机,但一旦敌机出现可能就是一秒之内定生死了。

 

这可能也是诺兰拍《敦克尔克的整体思路:把战争片拍成密室逃生片。从效果来看这个选择还是不错的,尤其在剧情单薄发挥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创造了很多小高潮,只是小高潮后常有难以避免的冷场感。


盗梦空间 Inception (2010)


诺兰几乎每部电影的主角都有一个执念,在《记忆碎片》,《盗梦空间》里是死去的妻子,在《致命魔术》里是声名,在蝙蝠侠系列里是父母死去的阴影,而在《敦刻尔克》里无疑就是家。只是和前作相比,《敦刻尔克》把这个概念虚化了很多。《记忆碎片》里多次有关于亡妻的闪回,《敦刻尔克》却并没有英国士兵聚在一起怀念家乡威士忌的情节。


工作照


这样设置的出发点大概是为了更“普世”,让任何人都能带入到电影里,把士兵们拼命想回的家想象成自己家的样子。这种普世还体现在对士兵身份的模糊,战争大背景的模糊,甚至全片没有出现一个德国兵,似乎在说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古往今来任何一场战争中的任何一次撤退,而导演关注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一个个个体置身于这种情境下的心理状态。这种把历史事件抽离于意识形态和其它环境因素来看待的观点是否是正确是属于学术界的话题,单从电影观感来说,我是没觉得有多好。虽然虚化背景确实留出了很多挖掘角色内心状态的空间,但诺兰也并没能挖多深,最后甚至还要靠叙事上的花活来掩盖故事本身的空洞。这样的话还不如不虚化了。


真实的敦刻尔克


最后,我觉得诺兰的几大板斧成功地把一个本来可能很“不好看”(极简,反戏剧性)的故事拍的比较好看了。但如果目的是拍得好看,为什么不直接挑个更戏剧化的故事呢?敦刻尔克的故事可能反而更适合布列松甚至阿伯特·塞拉这种专拍“不好看”电影的导演。

 



尾声


综合嘉宾们上述的反馈,诺兰确实于《敦克尔克》中将恐惧的母题凸显而出,虽然在家的部分呈现虚化,甚至如Cora所言有点过于说教、生硬,但就像兰天星所说,这样的出发点或许是要求得更普世的想法,而也同Louis所述「家」不能说是诺兰在这一点上是失败的,反是需要「更丰富的层次」。各位嘉宾也针对《敦克尔克》再次提出该片所拥有的不足。


确实,《敦克尔克》不论在剧情或是在其他层面皆存在着缺陷,但它并非一部劣等之作,或许能说这次诺兰针对这样的史实题材,使用与过往不同的手笔,也拍出他对于家乡土地的情怀,更拉出虚化背后国族的威扬性,专注于聚焦在小人物奋斗牺牲上,最终藉《敦克尔克》以此来纪念缅怀这群曾为敦克尔克大撤退的士兵们。而在这之上,诺兰也达到目的,将他的情感换为叙事,寄讬于这部别于过往题材的历史电影中。



【延伸阅读】深焦圆桌谈系列:

《独自在夜晚海边》:每一个女人都能提升他的道德

这次阿萨亚斯在鬼片和文艺片之间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错乱的一代 错乱的电影

为什么《托尼·厄德曼》不好笑?

《生吃》:食人一定就是错的吗?

《大护法》:你们太会玩还是我们想多了?

《绣春刀II:修罗战场》:是流水线商业片,还是后武侠典范? │深焦圆桌谈

为什么观众要为《战狼2》站队?——“失效”的主旋律│深焦圆桌谈



-FIN-


点击查看往期经典

石井裕也赛吉·洛赛克·提尔杜可风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阿彼察邦弗朗索瓦·欧容

戛纳导演双周主席阿莫多瓦坂本龙一

约翰·卡梅隆·米切尔松本俊夫阿诺·德斯普利钦

菲利普·加瑞尔沃纳·赫尔佐格克莱尔·德尼

妮可·基德曼伊莎贝尔·于


欢迎为深焦口碑榜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