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美国F-35战斗机不仅是各界一直热议的话题,而且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评论:誉之者称其比F-22还要先进,毁之者则认为它还不如现在的三代机。在F-35已开始装备美军的今天,它是否已度过危机?面对F-35时,各个利益攸关方又有怎么样一番滋味在心头?
未来用户:可以预见的悲剧
在立项之初,F-35画了一张美妙无比的大饼,吸引了全世界和美军自己。早在验证机阶段,就已经有包括英国、意大利、荷兰、丹麦等八个国家愿意为这个项目掏出43亿美元参与研制,只为能优先采购这种“梦幻飞机”。
是的,在项目开始的时候,F-35真的可谓一款理想中的战斗机:隐身性能与F-22不相上下、机动能力“完爆”所有三代和三代半战斗机、电子设备甚至还优于F-22。更重要的是,2001年估计,F-35A的平均单机采购成本为5020万美元,F-35B和F-35C为6000万美元。“物美价廉”这四个字,看起来简直就是为F-35量身打造的。
然而,时至今日,这些美好的光环一一破裂。首先是价格大幅上涨,日本2013年订购的F-35A空军型单价已高达1.6亿美元,是2001年预估价格的三倍还多。近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供给美军的最新一批F-35价格虽有所下降——给美国空军的F-35A“仅售”9460万美元,但问题是,一来这种降价幅度是否适用于美国以外的其他用户还是未知之数,二来即使是9460万美元,也大大超出了许多国家的承受能力。
价格涨了这么多,如果好用,各国也能勉强接受,但让各国最不能容忍的是性能上的缩水。F-35虽然使用了“史上最强”的F-135发动机,推力惊人,但由于只安装了一台发动机,加上飞机严重超重,推重比和翼载荷都相当让人无语。F-35家族中最轻巧的F-35A 的翼载高达 526 千克/平方米,远远高于F-15 的 357 千克/平方米和苏-27 的 377 千克/平方米,甚至高于以“人操火箭”著称的 F-104 的 514 千克/平方米。其推重比也只有 0.87,远远低于 F-15C 的1.12 和苏-27 的 1.07。尽管洛-马公司一再声称可以通过飞机外型的设计、飞行软件的改进等措施提升F-35的机动性能,但这些措施都不可能改变最基本的物理定律。
2017年初的“红旗”演习中,美国军方宣布,F-35以15∶1的交换率横扫F-15、F-16等老一代战斗机,意在为一直被诟病的空战能力正名。然而,更多细节被披露后,人们却发现,演习中F-35的战果都是凭借隐身和超视距作战能力,依托作战体系优势,在对方还没发现自己的情况下取得的。换言之,“红旗”军演的结果似乎反而从侧面印证了F-35格斗能力不足的说法。事实上,目前号称已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的F-35A和F-35B,还无法使用格斗空战的“大杀器”——AIM-9X格斗导弹,而包括F-15、F-18、F-22在内的美军其他飞机都已装备了这种导弹。也许对美军来说,有强大的作战体系支撑、有诸多其他飞机支援,F-35完全可以在最有利于自己的作战样式下完成任务,但其他各国呢?恐怕很难做到这一点。
国际买家:买还是不买,这是个问题
正因为F-35从“物美价廉”的美好愿景变成了“质次价高”的残酷现实,很多合作伙伴都纷纷选择了减少订购数量,甚至直接取消订单。例如,美国在欧洲最忠实的伙伴英国,就把138架的采购计划降至不足50架;意大利从131架减至90架;土耳其将采购量削减了50%;澳大利亚已将第一个中队初步形成作战能力的时间推迟到2019年之后,近年只计划采购两架;丹麦已决定推迟首批采购,并正在考虑或将计划采购的48架减到25至35架;荷兰采购85架的计划也有所动摇,打算再次评估是否用F-35替换其F-16;加拿大也决定停止其最初采购65架F-35的计划,转而购买18架F/A-18E/F战斗机作为过渡。到目前为止,第一批订购F-35的国家中,只有以色列没有改变自己的计划。而F-35立项之初确定的700架以上的外销数量,已减至不足500架。韩国2016年表示可能会购买F-35,这也许是洛-马公司近年来听到的唯一利好消息,但是指望F-35重现F-16那样外销2500架以上的辉煌,恐怕很难如愿了。
尽管负面评价层出不穷,但世界各国对于F-35的态度更多的是观望。即使是改变采购计划的F-35项目参与国家,比较标准的措辞也是“推迟”或“重新考虑”,并没有直接否定或取消采购计划。究其原因无非有二:其一,当然是军火贸易的特殊性。众所周知,军火贸易从来不是单纯的商业事物,更多的是政治交易。这也是为什么沙特要花200多亿美元买86架F-15SA的原因,无非是买美国的军事保护。其二,也是在F-35项目上最重要和最特殊的,那就是这些国家没有别的选择。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开发出了第四代战斗机,其中,美国的F-22和F-35已经开始服役,中国的歼-20也服役在即,俄罗斯的T-50虽然还在试飞,但至少有了实机。相比之下,一度在航空工业上自成一家且风光无限的欧洲却已没落。举全欧洲之力研发的“台风”战斗机只能算“三代半”战斗机,法国的“阵风”战斗机也差不多水平,而瑞典的JAS-39系列由于机体较小,还不如上述两种型号。至于缺乏技术积累及研发队伍的印度、韩国等国更不用说,他们的下一代战斗机要么只能指望别国,要么干脆就是图片和文字的游戏。
正是由于第四代战斗机这种“后继乏人”的状态,加上在项目之初就相信了F-35“物美价廉”的宣传。因此, F-35虽然有诸多毛病,但西方各国却无从选择。毕竟,F-35在隐身性能、电子设备和超视距作战能力方面,还是要超越第三代和各种“三代半”战斗机的,如果在美国主导的作战体系内作战,将能充分发挥其优势。虽然价格贵了点,但有总比没有好。从某种意义上说,F-35项目最成功之处,在于用这个项目一举取代了欧洲所有下一代战斗机项目,把西方各国更紧密地绑到了自己的作战体系内。而欧洲各国则因一念之差,把自己摆到了任人宰割的位置上。
美国三军:“联合研制”梦已醒
对国外用户来说,F-35是别无选择的“苦果”,那么美军自己又感受如何呢?应该说,由于对F-35的用途定位不同,三种不同型号F-35的用户心态也有着微妙的差别。
纵观整个F-35项目,问题最多的是海军陆战队的F-35B,但接收最早的也是F-35B。早在2015年7月31日,陆战队的F-35B就宣布达到初始作战能力,要知道,第一架F-35B是2012年才交付给陆战队。此后几年间,F-35多次出现发动机失火、推进系统管路脱落、隔热材料“剥落和破碎”等一系列问题,更不用说陆战队的F-35B宣布达到初始作战能力状态时,火控系统软件只有Block2B版。在这个版本的系统中,F-35装备的GAU-22/A将无法正常使用,也无法使用格斗导弹,只能发射AIM-120C空空导弹,对地攻击武器使用受限、大过载机动受限。
美国海军陆战队如此急于让F-35B服役,原因有二:首先,仍在使用的AV-8B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陆战队,已经等不起了。该机从1983年开始服役,已有超过33年历史,最新的一架AV-8B也是2003年生产的,距今也有14年了。加上该机目前已经停产,维护和保养都成问题,陆战队甚至不得不把英国退役的“鹞”和“海鹞”都弄回来,作为AV-8B的备件来源。另一方面,鉴于陆战队对F-35B的定位与AV-8B类似,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因此对于空战性能并不看重。而且,再怎么说,F-35B从空战到对地的各项性能都远超AV-8B,对陆战队来说是绝对够用,甚至算得上“好用”。所以,尽管F-35B问题重重,但仍然难挡陆战队的热情。
对F-35接受程度仅次于陆战队的是空军。美国空军的F-35A在2016年8月2日宣布达到初始作战能力,比F-35B晚了一年多,其作战系统软件也升级到了Block3I。与陆战队不同,空军现有的机队中,F-15、F-16的保有量还相当大,其性能在世界各国现役战机中也比较领先,并不是“等米下锅”的状态。之所以也赶在各项测试和调整更新最终完成之前宣布达到初始作战状态,一方面是为了支持这一项目的推进,毕竟空军的1763架订单是整个F-35项目中最大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空军希望通过装备及使用F-35,探索未来空战以及对地打击的新模式。毕竟此前美军的实战大都是碾压实力远不如自己的对手,如果是“势均力敌”的对手,该如何行动是需要认真考虑的。此外,由于此前美军总共只有183架F-22,对于隐形战斗机作战模式的研究限制较多,如今有了性能与F-22有较大差异的F-35,美军将能更好地演练新的作战模式,比如说近两年提出的“穿透型制空”概念。再则,F-15、F-16虽然还能用,但毕竟也趋于老化,早点让F-35顶上来,也可以让空军能逐步实现飞机的更新换代。
相对而言,美国海军对F-35项目的热情最低。这一点从其订购数量就能看出来:F-35C仅仅拿到了海军的260架订单,连空军F-35A的零头都不到。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海军也表现得兴味索然。尽管F-35C遇到的问题比F-35B要少得多,但每当该项目出现波折,首先传出“撂挑子”风声的往往都是海军。海军对F-35C的挑剔,在各军种中也是最厉害的,他们要求其作战系统软件必须达到最终版的Block3F才算是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因此,到目前为止,F-35C仍未拿到美国海军的“准生证”。
不过,从整体来看,F-35C也是F-35“三兄弟”里最与众不同的那一个。单从外形上看,F-35C就比另两种型号大了一圈,其翼展增加了22%,机翼面积增加了45%。这就使得该机型的翼载荷降低到393千克/平方米,与机动性能出色的第三代战斗机F-15和苏-27相差无几,从而具备了F-35家族中最好的亚声速稳定盘旋性能。然而,飞机块头增大,也意味着重量增加,而发动机还是那一台F-135,这也让F-35C的推重比下降到0.75,这又会导致瞬间盘旋能力不足。同时,F-35C的机翼在机翼外翼段后缘增加了副翼,后缘襟翼的弦长也增加很多,而且全翼展前缘襟翼也被机翼折叠机构分为两段,这些改动导致F-35C机翼上表面的流场和F-35A/B有很大区别。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看,F-35C可以说是另一种新飞机。
之所以变化如此之大,是因为海军格外强调该机的空战机动性,毕竟美国海军并没有F-22来提供掩护。航母战斗群在执行任务时,也不像空军那样随时能得到完整的体系支援,只能依靠一两艘航母上搭载的飞机来完成绝大多数任务。具体来说,海军对F-35C的要求是一种类似F/A-18E/F的“全能战斗机”:上可赤膊上阵与敌机“单练”,下可挂载各种炸弹对地攻击。从某种程度上说,F-35C的定位更符合海外客户对F-35的期待,毕竟这些国家是指望着F-35回去当“镇宅之宝”的。
事实上,正是由于对美军三方要求不同造成的妥协,使得F-35成为“价格超标、性能缩水”的典范,原本希望能通过联合研制降低成本,最终却使整个项目变成了有史以来研发费用最多、拖延程度最高的战斗机研发项目。尽管美军各方都表示将保证采购,但继F-111项目之后,跨军种联合研制战斗机的又一次尝试最终显然不能算是成功。2016年2月,美国空军高层透露,美军未来的第六代战斗机将由海军和空军各自研制,不再联合研制,因为美国海军和空军对未来数十年的战机性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这正是从F-35项目中汲取的重要教训。
洛克希德-马丁:危机尚未解除
对洛-马公司来说,F-35项目是其未来20年最大的项目。即使仅计算美军订购的2443架,合同总金额也将超过3000亿美元,同样因价格昂贵而备受诟病的濒海战斗舰项目合同金额也不过200多亿美元而已。而海军此前取消20艘以上的濒海战斗舰订单的消息,对洛-马公司造成影响还是相当大的,毕竟F-35对洛-马公司来说可谓事关生死。
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多次质疑F-35价格,甚至威胁要撤销部分订单,代之以F/A-18,希望以此迫使洛-马降价。而特朗普对F-35项目的抨击,也多次导致洛-马的股票价格下跌,洛-马公司于2017年2月3日紧急公布第10批次F-35造价,就是为了回应特朗普,表明自己已采取了降价措施。众所周知,战斗机的生产成本往往是最初几批最高,此后会逐渐降低,最新一批F-35价格的降低本是意料之中的事,但9460万至1.23亿的价格仍算不上低。
那么,洛-马公司真的是开出了一个“黑心价”吗?其实,也不尽然。如前文所述,近年来,随着通货膨胀、各种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升,加上越来越多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战斗机的价格几乎是直线上升。例如,1992年,“阵风”战斗机的预计采购价约为5000万美元,但到2007年 “阵风”空军型装备完毕时,包括相关后勤维护设备及机载武器,单价已高达9500万欧元(约合1.01亿美元)。美国海军F/A-18E/F,2001年预计采购价格约为5300万美元(不含研发费用),但十几年后同样上涨到超过7000万美元。欧洲联合研发的“台风”战斗机,在1996年时预估的不含研发费用采购价格约为7000万美元,但到2011年项目完成时,采购价已超过一亿美元。这样比较起来,F-35的价格并不算高,毕竟很多部件和关键子系统洛-马公司也要从别的公司采购,价格同样不菲。例如F-135发动机,F-35的A型和C型使用的F-135报价,据估计约为1400万美元,而F-35B使用的发动机由于结构复杂,报价更是高达3000万美元以上;AN/APG-81雷达的价格虽然尚未公开,但参考F-22上AN/APG-77雷达十年前500万美元的报价,AN/APG-81也不会相差太多。再考虑到前期550亿美元的研发投入,尽管其中有不少是军方的投入,但洛-马自己也为该项目花了不少钱。按照目前的价格走势,也许只有等到美军的2443架全部交付完,洛-马才能把前期投入的钱赚回来,至于盈利,只能指望海外销售了。
然而,美国军方似乎并不认可洛-马的苦衷,主管F-35计划的联合项目办公室,在2016年与洛-马公司谈判第10批飞机生产合同时,甚至使出了“单方面定价”的“大杀器”,也就是说不管洛-马公司是否同意,联合项目办公室都将按照自己确定的一个价格确定并公布合同,除非洛-马提出上诉,否则将必须按该合同规定的价格供货。显然,和头号大主顾打官司,那是打算以后日子不过了的节奏,不到狗急跳墙,洛-马公司不会走这条路。但现在的大环境对洛-马很不利,不做点姿态,以后日子更加难过。尤其是按照F-35项目的规定,联合项目办公室将每年与洛-马公司确定一批F-35的合同,也就是说需要每年就价格问题谈判一次,这就让洛-马公司的财务部门非常纠结。联合项目办公室甚至宣布,要在2019年把F-35的价格控制到8500万美元以下,这无疑是在给洛-马公司下最后通牒。
因此,现在的洛-马公司面临一个两难的局面:如果不降价,美军很有可能取消部分订单,这必将导致剩下的F-35成本进一步上升,给价格带来更大压力。如果降价,则将对洛-马公司的经营和盈利情况带来极大影响,甚至进一步影响到股票价格和公司的整体稳定性。
当然,洛-马公司也并不是全无利好因素。考虑到目前除了波音公司还在生产F-15和F/A-18系列战斗机以外,美国就只有洛-马公司具备研发和生产先进战斗机的能力,尤其是第四代战斗机,洛-马公司几乎是美军唯一的选择。这必将迫使美军方考虑,万一洛-马公司真的“撂挑子”不干了,几乎意味着美军第四代战斗机能力将迅速崩塌,这一后果是谁也承受不起的。此外,最近另一个对于洛-马公司利好的消息则是,美国政府在新的财政预算中增加了540亿美元的军费,这将让军方在谈判新一批F-35采购合同时更加“大方”一点,甚至有可能在特朗普“加强军力”的旗号下,一次性签订多批次F-35生产合同的“大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洛-马公司的后顾之忧。
15年前,F-35项目花落洛-马公司时,曾被认为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机遇,似乎洛-马公司将一举甩开所有竞争对手,成为美国军工界独一无二的“老大”。但十几年过去了,“天堂”并未出现,反倒是一路荆棘坎坷。现在, F-35项目如何保证顺利完成都成了难题,一着不慎,洛-马公司陷入绝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强行推进,前方或许是光明的未来,也很可能是不见底的深渊。“天堂”与“地狱”,何去何从,皆在洛-马公司的一念之间。
本文经《世界军事》授权转载 2017年5月刊 编辑:张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