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韩庆祥
,中央党校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
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抗疫形势发生了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这得益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得益于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切实反思教训。
武汉疫情是一面镜子,它把整个中国社会的本真状况、真实状态在一定意义上呈现出来。
一个善于反思的民族,是具有高度理性自觉从而能不断获得进步动力的民族,因为它能使我们增强对灾难的历史记忆,不再重犯历史性错误。
我们要把这种反思转化为“革命”、“改革”、“重构”,转化为治理效能建设、制度建设。
这种反思,可聚焦“
真与假”“管制与治理”、“苛求他人与反省自身”、“事前思维与事后思维”、“人民中心与官僚主义
”等方方面面。
其中较为重要的——
是要反思官僚主义所导致的“新冠疫情”这场灾难!
一、官僚主义的本质
官僚主义是我们党坚决反对的一种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
毛泽东同志就列举官僚主义的二十种表现。
1980年,邓小平同志指出:
“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
”
习近平主席更是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
至少有十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力戒官僚主义,要下大力气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
官僚主义,是人们较为熟知的一个问题。
因此关键是要三言两语抓本质,对官僚主义给出一个精准“画像”。
官僚主义是一种原体规定、关系规定和过程规定。
一是作为原体规定,它在实质上就是颠覆权力的本质,造成权力异化,导致主客关系扭曲。
本来,权为民所赋,而现实中,一些人掌握的权力却伤及人民。
二是作为关系规定,官僚主义对权力的颠覆和异化与主客关系扭曲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在与党的关系上,官僚主义是一种伪忠诚,名义上积极表态喊口号拥护,实际上却对党离心离德;
2、在与本职工作的关系上,官僚主义既敷衍塞责,又敷衍了事,走形式、打官腔;
3、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官僚主义者脱离群众,不关心群众疾苦;
4、在与客观实际的关系上,不深入调查研究,满嘴大话空话套话;
5、在与社会的关系上,官僚主义崇拜当官做老爷,享受人间荣华富贵,不为百姓当家作主;
6、在与个人的关系上,官僚主义者主观主义、利己主义膨胀,把权力当私有,没有把权力看作公共权力、国家的权力、人民的权力。
三是作为过程规定,在不同时代和时期,官僚主义有不同表现形式。
这些表现形式,与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生态、社会心理、社会风尚有关。
由此,所谓官僚主义,就是指在设“官”而治、权力为上的社会结构中,以官本位思想为基础,以人们愿意做官的社会心理为支撑,以行政权力运作方式为庇护,以颠覆权力的本质、造成权力异化、导致主客关系扭曲为核心的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
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数不胜数、时常变化,但有其共同表现,那就是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各种表现形式,最终都可归结为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是官僚主义最基本、最根本的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
二、为什么屡禁不止
官僚主义会滋生许多有毒的副产品。
官僚主义必然会产生伪忠诚、形式主义、缺乏担当、治理效能低下、违背实事求是、脱离群众、败坏社会风气和丧失底线。
官僚主义是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的大敌。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党与官僚主义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
直至十八大以后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都把反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
然而,官僚主义仍是屡禁不止。
武汉疫情的蔓延,一定程度上就与官僚主义有关。
正像列宁说的,
我们把官僚主义从大门赶出去,它马上又从窗口溜进来。
为什么官僚主义屡禁不止且不断变换形式?
根本原因,就是官僚主义具有体制庇护、社会价值观支撑、社会心理基础和穿上了行政权力运作方式合理的外衣。
1、在体制上,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权力至上、自上而下、逐级管制、缺乏制约,它造成的一种社会景象,就是权力至上有余而能力建设不足,自上而下有余自下而上不足,逐级管制有余而公共服务不足,迎合上级有余尊重下级不足;
2、在社会价值观上,一些人崇尚做官不崇拜知识、能力、学问、科技的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
3、在社会心理上,愿意做官的大有人在;
4、在行政权力运作方式上,我说你听、我命你行、我管你从具有合法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