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韩国的制造PMI从12 月份的49.0 升至1 月份的 50.3,重新回到乐观的扩张区;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从上个月的 50.5 下滑至 1 月份的 50.1,低于路透社调查中分析师预测的 50.5,并降至四个月低点;1月份日本制造业PMI终值跌至 48.7%,低于初值 48.8 和 12 月的终值49.6。已连续七个月低于 50.0 的荣枯分界线。产业结构对东亚三国的制造业景气有较大影响。
一、PMI显示,随着海外需求产量增加,1月份韩国工厂景气提升。
2 月3 日标准普尔全球(S&P Global)发布的1月份亚洲第四大经济体韩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韩国新年第一个月的工厂活动明显扩张,由于海外需求强劲,产量五个月来首次上升。
虽然商业情绪受到国内政治动荡的打击,但韩国的制造PMI从 2024年12 月份的49.0% 升至2025年1 月份的 50.3%,重新回到乐观的扩张区。
韩国经济在2024 年第四季度几乎没有增长,因为韩国总统尹锡悦在12 月3 日短暂的戒严令引发的政治危机伤害了本已脆弱的消费。
分项指数显示,尽管国内需求疲软,但由于新出口订单加速增长,上个月产出自2024年8 月以来首次增长。
海外需求改善,尤其是北美、欧洲和亚洲的主要市场,积压的产品以2022 年6 月以来的最快速度增加,而投入品采购量则以五个月来最快的速度增长。
调查结果与周六公布的月度贸易数据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显示,在美国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后,出口16 个月来首次下降。
在通胀方面,由于韩元疲软,投入价格以2022 年7 月以来最快的速度上涨,韩元去年下跌超过12%,成为亚洲主要货币中表现最差的货币。这导致产出价格的通胀速度也加快至14 个月来最快的速度。
韩国制造商对未来一年的前景变得更加乐观,尽管一些公司仍然担心国内经济状况。
二、财新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1 月份中国工厂活动增长放缓。
2 月3 日,财新发布了2025年1月的财新/标准普尔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数据显示,新年第一个月中国工厂活动增长速度放缓,从上个月的 50.5 下滑至 1 月份的 50.1,低于路透社调查中分析师预测的 50.5,并降至四个月低点。但它刚刚超过了区分增长和收缩的50 大关。
而随着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制造业员工人数以近五年来最快的速度下降。
根据财新调查,1 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总额以11 月以来最快的速度增长。工厂主报告需求改善,可能因为面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有一些客户为了囤货而增加了订单,出口商在为期八天的农历新年假期之前和任何新关税之前,也急于在港口装载货物。
特朗普周六下令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这有可能引发一场新的贸易战。这在财新的制造业PMI中,表现为1 月份来自国外的新订单连续第二个月下降。
值得警惕的是,PMI中的工厂销售价格以2023 年7 月以来最快的速度下降,反映出在竞争加剧和全球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支撑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压力。
由于工厂往往会在农历新年长假期间暂时关闭,就业通常会有所缓解。但财新PMI中1 月份的裁员速度加快至2020 年2 月以来的最快水平。据制造商称,就业水平的下降反映了由于成本问题对企业的压力增大。
春节后财新发布的制造业PMI与春节前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制造业PMI趋势相同,但景气水平差异较大,财新的PMI数据仍优于上周的官方调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月份制造业PMI为49.1%,比上月大幅下滑1.0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在去年四季度暂回扩张区边缘之后,又重新跌入收缩区。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9%、49.5%和46.5%,分别比上月下滑了0.6、1.2和2.0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特别是大型企业PMI,是自2023年5月以来,第一次从持续的扩张区间跌入收缩区。
尽管如此,财新和国家统计局的制造业PMI数据都显示制造业活动在2025 年初意外收缩,使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求采取更多刺激措施的呼声继续存在。一般而言,与国家统计局较为全面的样本相比,规模较小的财新调查更侧重于出口导向型公司和中小型制造业。
三、日本1月份的制造业PMI显示工厂活动继续下降,乐观情绪减弱。
标普与au Jibun Bank编制的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由于需求低迷,2025年1月份日本的工厂活动以10 个月来最快的速度下降,商业信心创下两年多来的最低点,这表明日本制造业面临沉重压力。
1月份日本制造业PMI终值跌至 48.7%,低于初值 48.8 %和 12 月的终值49.6%。
日本的制造业PMI 已连续七个月低于 50.0 的荣枯分界线,这表明日本的制造业表现出持续性疲软。
编制该调查的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的 Usamah Bhatti 表示,从2024年下半年到2025 年初,整个日本制造业一直保持低迷的趋势。
由于减产,尤其是投资和中间产品部门的减产,产出的关键分项指数连续第五个月处于收缩状态。新订单连续第20 个月继续下降,其中汽车和半导体行业的情绪尤其疲软。
尽管企业对未来一年保持乐观,但乐观情绪降至2022 年12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1 月份日本制造业来自海外的新订单有所下降,但与上月相比降幅放缓。虽然对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销售低迷,但中国台湾的需求强劲。
1 月份,通货膨胀继续给日本制造商带来压力,投入和产出价格仍然很高。
乐观的是,雇用经验丰富的员工和填补空缺使日本制造业就业人数保持扩张。就业人数增加有利于增强日本家庭购买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海外订单下降造成的制造业供给过剩。
四、产业结构对东亚三国的制造业景气有较大影响。
东亚三国都属于外向型经济,制造业高度依赖出口。1月份制造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韩国回暖,中日趋冷,应该与这三个国家不同的制造业结构相关。
韩国的制造业中,半导体产业和电子消费品产业占比相对较高,其制造业回暖,可能与全球对半导体需求的增长有关。
比如半导体占比更大的中国台湾地区,2025年1月的制造业PMI为51.1,继续高于50持平线,虽然扩张速度降至去年11月以来最慢,但其制造业PMI水平明显高于韩国的50.3%、中国的49.1%(国家统计局数据),日本的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