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万科周刊
万科周刊是万科集团自媒体,纸刊于1992年创刊,是国内业界第一本企业内刊。企业视角,人文情怀,理性观察,万科周刊,不止是内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牛叔科技  ·  13199元的安卓机皇来了!2K屏+2亿像素 ... ·  昨天  
牛叔科技  ·  13199元的安卓机皇来了!2K屏+2亿像素 ... ·  昨天  
机智猫  ·  春季手机市场格局或将出现逆转 ·  2 天前  
机智猫  ·  春季手机市场格局或将出现逆转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万科周刊

守望,是最长情的告白

万科周刊  · 公众号  ·  · 2020-02-14 22:16

正文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
注定是许多人难以忘怀的一个冬天

当执子之手已成为奢侈
当加油鼓劲,都只能是隔空呼喊
才更加明白彼此的重要

在暂时无法相伴的日子
仍有许多人在幕后辛劳
我们知道,
守望,便是他们最长情的告白


"12栋加油 !"



在贵阳市万科大都会,12栋的某户业主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在有关部门指挥下,万科物业立即配合隔离楼栋。

自此,12栋楼下每天由辖区民警、居委会工作人员、医务团队以及物业工作人员轮流驻守,只为确保业主平安健康。

同时,万科物业团队除了做好日常的排查、消杀工作,还将采买物品、取快递、收垃圾等生活小事都纳入了服务范围,确保相关业主生活不受影响。

一位业主在朋友圈写道:“万科物业真心不错,菜都买上门了”,并迅速配上了物业团队忙碌工作的画面。


更令人感动的是,面对突发的疫情,热心业主们不仅没有彼此责备,而是在业主群里相互鼓励、加油祝福,并自发给12栋的邻居们录制了加油视频。


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在一次采访之后,还偶然拍下了业主们隔空喊话互相加油的画面。在灯火明亮的万科大都会里,所有人都为了同一个希望守望。


“劲儿上来就不冷了”



在万纬成都新津冷链物流园,当许多人准备进入梦乡的时候,一辆辆装满生鲜果蔬的冷运车划破夜色,鱼贯驶入园区闸道。

十余个装卸道口一一打开,2万余箱冷藏、冷冻食品被迅速搬运进冷库内,经过仓管员通宵分拣,等天色一亮,即可运往四川、重庆的50余家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商超。


这一忙碌的场景每天都在进行。

疫情期间,每天有大量的民生物资在这短暂存储和分拣。不论是0℃-4℃的冷藏库,还是-18℃以下的低温冷冻库,无数的食品密密麻麻陈列其中。

穿梭在不同低温库之间的,则是日以继夜的万纬物流工作人员。
在这异常冰冷的环境里,有的人待上一晚就冷得不行,但万纬团队从今年1月起至今都保持着高强度的连续作业。有的员工为了确保物资通畅运输,更是暂停了大部分休假连续作战至今。


“这不仅是工作,更是关键的民生工程,再苦再忙也是应该的。”负责项目工作的闫静说,分拣工作总在半夜进行,为了确保进度,大伙在公司留宿也成为了常态。

他说,家人很心疼他,但也对他的工作表示支持,“我们动作勤快一些,劲儿上来就不冷了。”


"我没忍住,哭了。"



在宁波庄市街道万科城,一位业主从湖北老家返回宁波后,在未有异常症状的时候,主动选择居家隔离。在他不能出门的时候,没想到却收到了物业的意外礼物。

“这位业主自己隔离了四五天了,我担心他们生活上会有困难,所以来问问情况。”出于对业主的关心,小区物业的屠敏慧主动带着社区里党员赠送的新鲜蔬菜,送来给隔离中的业主。

让她没想到的是,上午刚送完菜,下午再经过时,发现门缝处留了一封表扬信:"感谢万科物业屠经理的关心,在最需要的时候给我们这些不能出户的居家隔离点送来蔬菜,让我们生活有所保障,倍感温暖。"


同样作为万科物业团队一员,2019年入职的“万物生”曹浩鑫则是此次疫情中的“长江行动志愿者”。来自郑州巩义的他,因疫情封村,辗转多趟交通来到项目支援一线。

疫情期间,考虑到业主买菜不便,项目开启了“代购”行动。第一天,他们就收到135户业主的采购大单,曹浩鑫从菜市场一路把装满鸡蛋的箱子抱回到了项目。因为特殊时期,他和小伙伴们便迅速地将菜放置在门外并离开。


在给一户业主送菜时,曹浩鑫敲了敲业主家的门,听到门里有回应,他便拉着推车准备离开。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业主打开门后,隔着长过道,给曹浩鑫鞠了一躬。

这名90后的大男孩说:“那一刻,我没忍住,哭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