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时常见到“社交礼仪”相关主题的讨论:已读不回、文字讨好症、讨厌长语音、表情包代沟...这些零散的讨论之所以引起共鸣,其背后隐约说明,在年轻人中,已然形成一套渐趋统一的“线上社交礼仪”。
然而目前网络上能搜集到的“线上社交礼仪”相关内容,更多是“注意文明用语”式的宽泛或陈旧,实操性较弱——或许新时代的年轻人,需要一份更当代的社交礼仪准则。
基于Soul App,Just So Soul研究院面向年轻人发布“线上社交礼仪”调研,回收3064份有效问卷,其中Z世代(95后)占比84.5%,00后占比43.2%,结合Soul平台的内容数据,正式发布
《Z世代线上社交礼仪报告》
。
报告详细考察年轻人在私聊过程中,涉及到“社交礼仪”的每一个环节与要素,包括长语音、称呼、表情、话题与行为等8个部分,生成共33条“社交礼仪观察”。
报告提供了24条社交礼仪指南,涵盖语音消息、文字讨好症、称呼、小作文、已读不回、负面情绪和表情包的使用等,旨在帮助年轻人更好地进行线上社交。例如:
语音篇
年轻人更喜欢文字消息,其次是语音通话和语音消息。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发送和接收长语音消息。
文字讨好症篇
超过80%的年轻人有过“文字讨好症”行为,即通过调整聊天词汇、使用语气词、表情等来减少交流中的隔阂感。
称呼与年龄篇
年轻人对称呼的偏好和反感程度不同,25-29岁群体对“大哥大姐”称呼最为反感。
小作文篇
近半数年轻人认为超过100字(1/4屏)就算小作文,7成以上的年轻人有过发送小作文的经历。
已读不回篇
超过9成受访者有过已读不回的经历,主要原因是“不值得回复”和“不知道如何回复”。
负面情绪篇
65.1%的受访者愿意在聊天中表达负面情绪,但大多数人希望适量。
表情包篇
年轻人最不喜欢的表情是微笑表情,因为感觉阴阳怪气。
话题与行为篇
超过半数的年轻人会因分享的内容没被查看而感到失落,年轻人最讨厌的社交话题包括长篇大论的“说教”、低俗话题和私人问题。
以下是部分报告原文节选,
点击报告封面
可以查看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