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李:
我们在两年多以前已经开始做一个叫科技企业学者的项目,这个项目其实是我们商学院创院院长黄伟,当时就发起初心,然后第二任的院长周皓再开始具体落地,我是第三任院长,来了以后这个项目基本成熟,我们就开始落地开始做。
前面两任院长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我们做的目的就是刚才说的,要把这些科学家企业家和金融家放在一起,做一个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交朋友,建立信任感的这么一个社区。
所以这个项目我们主要是面向湾区的,大部分是来自湾区,少量是来自北京、上海、福建、四川等地的企业家...大概80%左右,还有一部分20%左右是来自各个金融机构,特别是投资机构,像松和资本、同创伟业,基石资本等等都有合伙人以上级别的这些资深的人到这边来给他们讲课的。
除了有不多的商学院的教授以外,我们大量的邀请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实践过程中间,正在发挥巨大引领作用的一批以南科大的科学家为代表的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我们的很多的科学家在讲完课以后会带着这些同学们,这些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的资深的企业家和投资家们去自己的实验室里,看他们正在做的最前沿的东西。
往往这个过程非常有意思,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很有典型性的场景是科学家眉飞色舞地介绍自己最先进的某项研究,企业家听了以后点点头不作声,然后科学家....
出门之前顺便说说我还有一个什么项目正在做一个什么东西,企业家眼睛亮了,某某老师你把这个项目跟我好好的介绍,咱们有没有可能一起做个联合实验室,我希望能够在你这个项目做一些投资。就是科学家认为他最感兴趣的那些在学术上可能有巨大的价值的那些项目,往往不是企业家认为在市场上有最强的商业应用场景。
董超:
它是两个视角的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他可能说他的敏感是不一样的。
金李:
所以这个过程看上去是单方向的教育,好像是我们的科学家正在把自己的先进的科技理念能够传输给那些企业家和金融家,但何尝不是一个反方向的教育,也是我们的企业家和金融家再把他们对市场对于需求的深刻的理解,也反过来传导给那些科学家,引导他们从事一些真正未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的那些科技的发现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