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鸣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于北大荒。出生赶上鸣放,故曰:鸣。著有《北洋裂变》《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底稿》《历史的坏脾气》等作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张鸣

学霸还是考霸?

张鸣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8-02 06:1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现在的人们,管学习好的学生叫学霸,学习不好的叫学渣。其实,以我个人的经历看,所谓的学霸,其实多数不过是考霸。不是会学习,而是会考试。在我任教期间,一茬又一茬,每届学生,都会有几个所谓的学霸,但是,他们中的多数,只要碰上我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老师,基本就歇菜了。反倒是某些在别的老师看来是学渣的人,在我这里反而能拿到高分。

现在的中学,是把所学的知识,基本上都变成应付考试的知识点,即标准答案。所有科目,都是一样的。连似乎需要思考能力的数学也可以演变成某些题型,你即使没弄懂解题的原理不要紧,只要把题型背下来,考试碰到类似的题目,就可以做出来。所谓的教学,就是教学生怎样应考,这里面有经验,有技巧,也有窍门。

显然,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多数的大学老师,也是标准答案的思维,判卷的时候,按照标准答案的采分点给分。有时候,你明明看见某些学生所答的题,连话都说不清,但在某些老师那里,一样可以得高分,因为人家踩到点上了。

所以,在中学是学霸的,除非你自暴自弃,把课都翘了,在宿舍打游戏,你就依然还可能还是学霸。当然,这样的学霸,都是考霸。每门课,只要老师讲的时候笔记做得好,整理重点比较清晰,考试的时候,就一定是高分。不仅这些人是高分,连复印这些人笔记的,分也不低。但是,上课一定提不出问题,连教科书可能会有错都想不到。如果老师要求看参考书,而且参照参考书讨论回答问题,自己通过查资料去寻求自己的答案,这样的学生,就不知所措了。

但是,迄今为止,这样的考霸,除了考试百无一能的考霸,却依旧还是能得到人们的赞誉。媒体上提到这样的人,所谓高考状元之类,一定是眉飞色舞,吹到天上。进了大学,很多老师一般也不会在意学生的综合能力,会不会归纳材料,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答案,只要考试考得好,就是好学生。就是学霸。即使在所谓的 985 大学,这样的学生,也一样会得到推崇。一批批只会做题,不会思维,不懂得怎么读书的人,就这样出炉了。难怪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社会,每每既不会做事(因为没有标准答案),也不懂得怎么跟人合作,连继续学习补充知识都不会。一切都得用人单位从头做起,慢慢培训。即使出了国,也好长时间难以适应国外大学的节奏,一百个人里,出不了一个出类拔萃的。难怪国家提倡培养创新性人才,却眼睁睁看着培养出来的人根本没有创新性,甚至于,连对自己从事的学科的兴趣都没有。

试问,这样的学霸,有什么用呢?除了在中学时代,拿几个奥林匹克竞赛的冠军,当做花瓶摆一摆,还能干什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