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回回九个马″之因多而复杂,但主要只有三种。
一、取于阿拉伯语音人名(经名)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发祥于阿拉伯半岛。阿拉伯语人名音节多,听起来不顺口,当译成汉字省写或称呼时,常取人名之某一字或一音节作为姓。马姓取于阿拉伯语音人名的情况复杂。《滇南丛话》说阿拉伯人之汉姓″则多为其首音″。如我们的穆圣曾被译为″马哈麻″、″马哈默″、″马哈木″或直呼为″马圣人″。又如《元史》把阿拉伯人″也黑迭木儿″之子译为″与合谋沙″。清代徐珂的《西域水道记》将伊斯兰教嫡传弟子″阿里的二十五代孙″译为″马额敏″。再有,在回族中,取至圣——穆罕默德之汉字马姓者尤多。如云南昭通、安徽怀宁、湖北怀远堂、江苏南京、河北青县、甘肃临夏之回族始祖皆为西域人,因敬仰穆圣而姓马,分别为″马哈敏″、″马依泽″、″马成″、″马镇″和″马哲利″。另外,取其″经名″中的″马″音为姓。如《元史》载″乌马儿″、″哲马鲁丁″、″亦思马因″, ″默里马合麻″和″哈合马″之后裔,分别译为″马乌儿″、″马鲁丁″、″马因″、″马合麻″和″马哈合″。即使名中没有″马″字,也因谐音而取″马″字。如《回教民族学》一书记,宋时″吉雅谟底音,字元德,谟音与马同……名马元德″。近代回族学者薛文波先生在《回回姓氏考》中说″回族马姓与汉族马姓之源,有根本的区别,回族马姓正宗源头,取于阿拉伯语音人名,特别是其首音″。这样马姓就成为回族最早的基本姓氏之一。
二、改姓
回族马姓源远流长,颇有深意,所以改姓者多选之。改姓之因有诸种。″有因世变逃避蛮夷间者……改姓马″(云南昭通《保氏谱系》)。也有因定居的,云南寻甸《马氏族谱》记:″始祖姓纳,至二世……寻甸而十居焉,改姓马″。又有因隐居的,《中国回族大辞典》记,明永乐时,在京为官的″赛哈智,后辞职隐居滇西,改姓马氏″。再有因读音相近的,《回教民族学》载,″清代内务府回回玛苏哈,便以'玛'而改姓马″。另有随母的。1949年前,有一位为中国朝觐者作向导工作的阿拉伯人,来青海经商,在西宁娶马姓回民女为妻,生一子二女,故给子女冠以马姓,彼之子女现仍居西宁″(《中国伊斯兰大辞典》)。再有其它民族改姓的。《元史》:″维吾尔人习礼吉思,改马庆祥″。《青海化隆县志》记″清末民初,甘肃省临夏阿訇马来迟到青海化隆县卡力岗地区藏民中传教,许多藏民改信伊斯兰教,并放弃原来与佛教有关的名字,随阿訇姓马″。据《一个特殊回族群体的人类学调查——以卡力岗两个回族村为个案》一文(载《回族研究》2004.4)说,″卡力岗人是学者们对卡力岗人中'回族'的专称″。卡力岗包括″德恒隆、沙连堡、阿什努3乡回族16565人(回族占了三乡总人口的73.8%)″。按《化隆县志》记,这3个乡的回族人″许多姓马″。卡力岗的德恒隆乡的″德一村村民自称祖上原为汉族,迁徙至此皈依伊斯兰后,成为回族,后来全部改姓马。一位村民说自己原来姓韩,入教后改姓马″。该文注释⑥还说,这位村民叫″马克功(他说这个村有汉族、藏族,全部改姓马″。
三、赐姓
由于在伊斯兰教中,马姓人多,故而皇帝以马姓赐之。《宋元以来中国穆斯林天文学家》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西域鲁密国(今伊斯坦布尔)人马路德丁受太祖之聘入中国,授回回司天监监正,两个儿,赐马姓为马沙亦黑和马哈木。″《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一书中,先后记有″定亦德回国,太祖(1368-1398)赐姓马,名信″和″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回回赤刺思之子,赐姓马中,名政,″以及″英刺回回皮儿马里麻,上赐马尧顺″。由于皇帝的赐姓,大大激发了回族人改姓的积极性,使回族马姓大增,故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十马九回″。
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回族860万人,马姓占66.92%。又据全国九个回族区(宁夏)州、(新疆昌吉、甘肃临夏)、县(河北大厂、孟村;青海化隆和门原;甘肃张家川;新疆焉耆)回族姓氏统计,马姓占71.8%。据前文介绍,德恒隆乡有两个纯回族村(该文注:纯回族村全村皆为回族或99%以上为回族):加纳村和德一村。加纳村现有60户人家,以马″姓为首,且人数占绝大多数;德一村全村239户,1235人,全部姓马。笔者家乡回族也有800多人,马姓占74.9%。十个回回九个马之说,虽有点夸张,但马姓列为回族姓氏之首,的确是事实。然而回族中却″十个马姓不同源,八个马姓不同宗″也是事实。这″一姓多源″之因构成了″十个回回九个马″这一特殊姓氏群体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