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非商业用途可无需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本微信公众号、微博 @唐僧_huangliang,以便更好地与读者互动。
在前几天发了《
SNIA SDC 19
分享:
NVMe
、
SMB
、存储架构
/
性能
/
管理
》之后,就有读者朋友问我要
SDC
的全部会议资料。现在官网已经基本上全了,我也整理下,同步更新到之前那个网盘链接。
百度网盘下载
(也可点击本文底部 “阅读原文”)
https://pan.baidu.com/s/1g1maNn3-Xa65aZUdqzPAvA
在共享目录里,我还放了一个压缩包集合,方便大家下载。
今天跟各位聊聊
vSphere ESXi
和
vSAN
对
NVMe-Fabric
的支持。
如上图,在下一代
ESXi
的
Kernel
里,
3
种
NVMe over Fabric
方式都有支持,包括无损
以太网
RDMA
(
RoCE
和
iWARP
)
、基于传统光纤通道的
FC-NVMe
和普通以太网就支持的
NVMe/TCP
。
vSphere
管理界面中,对
NVMe over RDMA
存储适配器、闪存盘的支持。
vSAN
使用
RoCE
连接
JBOF SSD
扩展柜
注意:上图中提示内容状态为
POC
,应该还在
概念验证
阶段。
我们知道,
传统的
vSAN
是
HCI
超融合的部署
,将计算和存储聚合在服务器节点上,组成对等集群。依靠分布式多副本或纠删码进行数据保护。
有了
NVMe-oF
支持后,
vSAN
可以考虑将
SSD
转移到
JBOF
专用存储机箱。如上图示例
2
个
JBOF
资源池
A
和
B
用的是
2
台
Intel RAF1000JSP
,里面装着
P4500
“
Ruler
”
SSD
。我引用
Intel
资料中的图片如下:
这个大家可能不太陌生了,
1U
机箱最多支持
36
个
Intel Ruler
长尺形状的
SSD
,我在《
EDSFF 3
英寸企业级
SSD
会成为下一代标准吗?
》一文中也提到过。
而在当前的资料中,
RAF1000JSP
还是通过
内部
2
个
PCIe Switch Node
提供主机连接。如果
vSAN
服务器节点用
RoCE
连接它的话,这
2
个
Node
模块应该要
更换成对应以太网接口的
。
在这里
NVMe-oF
对于
vSAN
的价值,在于
存储和计算可以单独扩展
,同时针对分配和解聚合的工作流保持简化的
HCI
管理
。
vSAN
使用
NVMe/TCP
连接
lightbits
闪存“阵列”
这里的“
Storage Virtualization
”又让我想起了多年前,存储阵列内“虚拟化”技术的说法,其实与严格意义上将多台阵列整合管理的“存储虚拟化”不是一回事。
如上图,将
lightbits
的设备称为阵列可能不完全准确,或者说具备部分功能的轻量级阵列更合适一些,稍后我会接着讨论。
Lightbits
的另一身份是
NVMe/TCP
技术的主导者
。
扩展阅读:《
NVMe over TCP
:
iSCSI
的接班人?
》
Lightbits
硬件上是一个全
SSD
服务器,除了运行
NVMe/TCP target
之外,还实现了
全局
FTL
。另外
可选一块
FPGA
加速卡
用于
SSD
管理和数据服务,比如
Thin Provisioning
、压缩和
EC
纠删码保护
等。
vSAN + lightbits
类存储组合的用户价值在于:
-
同样整合的
vSAN
管理和用户体验;
-
全功能企业级存储方案;
-
存储和计算可以单独扩展;
-
带有本地驱动器或无磁盘
vSAN
节点组成的异构集群
;
- NVMe
性能;
-
增强的
SSD
耐久度;
-
精简配置、压缩和
RAID
(
EC
)。
如果我们将
Global FTL
的
Lightbits
想象成一个“大的
SSD
”,它也可能有
单点故障
,
连接
lightbits
的
vSAN
服务器节点就像存储管理网关,仍然可以靠上层的多副本(镜像)来实现高可用
。这个看起来像不像以往的存储虚拟化技术?
小结
当前的块级软件定义存储产品技术,大多都是对等节点的集群,用于超融合场景较多一些。
Ceph
的情况可能特殊一些,主要是服务器
CPU
等资源开销较大,所以往往设计为专用存储集群。有了
NVMe oF
之后,我觉得
SDS
在与传统基于专用控制器的存储阵列竞争时又多了一点武器
。
如今
vSAN
已经颠覆了存储市场,
VMware
会不会还有更多的野心呢?
扩展阅读:
《
VMwarevSAN 6.7
发布:大量新特性
》
《
为什么
ScaleIO
和
VSAN
不要求三副本?
》
《
VSAN6.5
详解:传统存储特性附体,未来野心更大
》
《
全闪存专享:
VSAN 6.2
重复数据删除、纠删码浅析
》
《
vForum
随笔:全闪存
VSAN
和
Nimble CASL
的创新
》
注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任何组织机构无关,如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欢迎在留言中批评指正。
进一步交流
技术
,
可以
加我的
QQ/
微信:
490834312
。如果您想在这个公众号上分享自己的技术干货,也欢迎联系我:)
尊重知识,转载时请保留全文,并包括本行及如下二维码。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企业存储技术》微信公众号:
HL_Storage
长按二维码可直接识别关注
历史文章汇总
:
http://chuansong.me/account/huangliang_sto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