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最敢说真话的经济原创干货
伪砖家简介
某基金合伙人,混过名校,厮杀于股市和宏观对冲市场数年。如今专家甚多,高谈阔论,自觉不如遂取“伪砖”名号,经济本该理性,奈何阴谋论四起,骂娘声不绝,甚觉无聊说点实话以道“中国经济真相”。伪砖家胡乱之言,以贻志同道合者。
2014年,
房价持续下跌,库存创历史新高。
房屋大甩卖,市场无人问津。
2015年至今,
房价暴涨,屡创新高。
曾经的“空头部队”早已销声匿迹。
180度的趋势大逆转,
底裤之下到底藏着怎样真相?
这一轮的房价暴涨又到底为了谁?
沉浸于疯狂之中,曾经房地产的低迷早已被人遗忘。
2014年,中国百城房价在连月下跌中收尾,接近九成的城市房价跌回了一年前。
201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1亿平方米,比2013年下降了7.6%,商品房待售面积达到6.22亿平方米,创历史新高。那一年,房价的持续下跌与库存的持续上升形成鲜明的对比。
房地产市场的疲弱大大地抑制了拿地需求。2014年的1-4月份,土地出让收入9016亿元,同比减少5572亿元,下降38.2%。如果地再卖不出去,地方政府就要完了。
我们要知道,政府由于本身并不从事直接的生产,开展大量的公共事务,很大程度上要靠税收。可自从朱老板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政府截胡了税收中的大头,各级地方政府于是断了奶,面临收不抵支的难题。而地方政府手上最值钱的资源就是土地了,一块土地就能卖出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哪个市长能抵挡得住它的诱惑?
自此地方政府开始患上土地依赖症,从1995年到2014年,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从420亿元,暴增到4.29万亿元,而地方政府的一年的税收收入也就7万亿左右,卖地皮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柱。地卖不出去,这不等于要了地方政府的命吗?
(2013年6月)
不仅如此,土地收入这笔巨款还事关咱们领导干部的前程。首先,巨资可以投入城市建设,让城市的面貌立马焕然一新,地铁、机场、大广场,以及其他数不清的大工程,这可都是直接关系到政府形象的政绩工程。放眼全国,哪届地方政府任内没有在城市建设方面下功夫?此外,同样重要的是,城市建设可以直接拉动GDP,国家要靠这来保增长,而这更是考核地方官员的成绩单,其中意义可想而知。
我们可以看到,当城市面貌和GDP左右着市长们的升迁的时候,想要让房地产歇火,这不开是玩笑吗?
所以房地产不能死,而且必须涨。
政府要让房价涨,其势不可挡。
政策山呼海啸而来。2015年3月30日,中央发布三大房地产政策,二套房首付比例调整、门槛降低、公积金首付降至两成。3月27日国土部住建部发文救市。8月27日取消“限外令”。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目的简单而明确,都是为了推动购房需求。
央妈也打出连环拳,2015年5次降息4次降准。连续5次降息,直接利好购房者月供下降、利息直减,房贷少了,买的意愿更高了。而降准则增加了资金流动性,助推房价上涨。
媒体同样功不可没,用地王刺激群众的神经。当土地拍卖价越来越高,购房者越来越担心未来房价疯涨,越容易去疯狂抢房。这实际上强化了公众对房价要涨的预期,这种预期又产生出恐惧心理,促使人们买房保值。当人人都开始谈房的时候,房价该如何下跌?当全国人民都齐心协力贷款买房去库存的时候,房价又如何不飞涨?
但另一方面,众人买房也确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今卖房创业最败家,实体经济空前萎靡,干啥都不赚钱,这就是现状。2016年1月人民币贷款规模较“四万亿”刺激政策期的2009年1月新增信贷1.62万亿元还超8900亿,创下单月纪录新高,大大超出市场预期以及历史同期均值水平,这几个月房产更火热了,新增贷款依然很高,但与此同时,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
4636亿 - 4575亿 = 61亿。这个数字,这个占比贷款总数不到2%的资金,就是实体经济的贷款量。没有人愿意干实业,吃力不讨好,而买房一年就暴涨百分之几十,许多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润还买不上一套房,于是大家都买房兴邦去了。
就这样房地产在合力中膨胀,房价节节攀升,那到底谁是元凶?
车开太快容易翻。
房价暴涨,政府也受不了。毕竟房市不是股市,一旦崩盘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从2004年初开始,房地产调控登上历史舞台。
当时为了抑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中央政府采取了“管严土地、看紧信贷”的宏观调控政策。一方面,加大了对房地产用地的治理整顿力度,严格审批管理,从源头控制了土地供给。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紧银根,减少房地产开发的资金支持。
而我们之所以看到房地产十年九调,越调越涨,房价调控了12年,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限购等政策只是为了维护房价的“情绪稳定”,并没有打压房价想法。就像这次戏剧性的国庆节二十城大调控,政府连夜出台调控措施,看似是要打压房地产,实则明打暗保,为了防止房地产市场疯狂后继续暴跌。通过政策的调控,让市场回归理性,防止出现快速下跌,这就是本轮政策的主要目的。
历史一再证明,限购限贷政策解决不了中国房地产的根本问题,只能在短期内打压投资和投机需求,治标不治本。试想,现如今地王频出,地方政府是唯一卖家,人为控制土地供应量、待价而沽,当面粉比面包贵,那房价怎么可能下降?不放开土地供应,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前,所有的调控都是耍流氓。
当然调控短期内可以让市场降温,而刹车能够降速,政府就已经达到目的。同时,当政府出台调控政策的时候,也能传递一种“我努力了”的感觉,或许可以稳定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的情绪,但问题是,这招已经越来越不好使了。
如今政府没有魄力,没人敢承担后果,所有人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靠小修小补苟且度日,靠牺牲大部分底层群众的幸福维持增长目标。可事实上,实体经济半死不活,创新技术被美日等国远远甩在身后。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现在的大环境下,没有人有心思创业,都去买房兴邦了,这样又哪来创新动力?
不思改革,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终日啃房地产老本来过日子。那当底裤被揭开,真相大白于天下。到时候,什么可以遮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