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东金融学会
广东金融学会公众平台,致力打造学术交流、信息共享、服务会员单位的平台和窗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雷诺就出售日产股份重启与富士康的谈判 ·  3 天前  
罗辑思维  ·  2025年,钱从哪里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东金融学会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解放初期广东禁止金银计价、流通和私相买卖

广东金融学会  · 公众号  ·  · 2024-10-03 09:00

正文

编者按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广东金融学会在本会微信公众号开设“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专栏,展示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创金融新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以期引导全省金融系统干部职工从峥嵘岁月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壮丽篇章!


解放初期广东禁止金银计价、流通和私相买卖

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发行的伪法币和金圆券急剧贬值,物价猛涨,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广东省不少地区,尤其是山区农村,黄金和银元均在市场流通中计价使用,有些地区还在市场流通中占主要地位。解放前后在靠近湘赣桂之东江、北江、西江、兴梅、南路等地区则银元、双毫的势力较大,普遍存在着金银买卖和进行金银投机现象,这对人民币占领市场,尤其是对人民币下乡影响极大,也对稳定金融物价不利。
为了管制银元、双毫,解放初期采取了禁止金银计价、流通和私相买卖,准许私人持有,适当进行收兑的措施,把金银排挤出流通领域,为人民币占领市场创造条件。但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步骤和措施。在广州解放初期,由于人民币缺乏,金融机构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及早建立,对银元、双毫还没有明确态度,广州市警备司令部于1949年10月19日发出经字第1号布告,规定银元1元等于人民币2000元,允许银元缴费,暂时还允许其计价使用。至同年12月2日,军管会金字第1号布告,公布了华南区金融管理暂行办法,华南区外汇管理办法,宣布禁止银元、双毫计价、流通、行使与私相买卖。这一时期,人民银行对银元、双毫采取了低价冻结的政策,即在禁止银元、双毫自由流通和私相买卖的同时,又有意识地把金银的牌价定得很低,使金银持有者宁愿暂时保存金银也不愿以金银兑换人民币。这是因为当时的金银持有者主要是地主和资产阶级,当然侨眷手上亦持有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民银行要把他们持有的金银全部按市价收兑起来,就会增加他们从事投机倒把的资金力量,对市场稳定不利,同时这时如果大量增发人民币收兑金银,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就会更加刺激物价上涨。采取这种政策,把金银低价冻结起来,金银既不能携运到国外,又不能干扰市场,作为财富的金银仍然保存在国内,对国家亦没有损失。

后来随着广东省广大农村开展减租、减息、退押和土地改革运动,农村的金银大部分转到了农民手中,他们迫切要求政府以较高的价格收兑金银以支持农业生产。城市资产阶级在物价稳定后也有兑换金银的要求,同时人民政府在货币稳定后,已有力量收兑金银。于是人民银行及时调整了收兑金银牌价,积极进行收兑。人民银行掌握了大量金银,充实了国家的外汇后备力量,人民币也由此迅速下乡,占领农村广大市场。

注释

本文摘自《银海纵横:近代广东金融》(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第307-316页。
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