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节已于近期落下帷幕,作为每年的固定项目——好莱坞电影大师班也顺利结束,作为评委之一的李威达谈了下他的心得体会。
穿越者编译
原标题:MPA-BJIFF Film Workshop Highlights Strengthening Ties Between U.S. & Chinese Film Industries
作者:David U. Lee 李威达
原文刊载于MPA官网
很荣幸能作为评委被邀请参加好莱坞电影大师班,这次的经历对我来说很特别。我不仅有机会与年轻的电影人交流我的工作经验,还能为新一代的电影人才创造学习机会,选出能够去好莱坞参观学习的年轻电影人,并帮助他们的作品有机会像众人展示。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能够给这些年轻电影人的职业生涯早期带来最大帮助的是将他们的作品最终能展现在大银幕上。
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项目创投历来是电影市场版块中备受业内关注的重点之一,今年项目创投共收到700多项作品,达到近年之最。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最后经过北京电影节项目创投的评选,《森山之雾》、《塔台惊魂》、《不可杀戮》、《红章鱼》四个大奖项目进入美国电影协会“好莱坞大师班”的剧本推介环节,获得了在大师班国际评审路演展示的机会。
这四个项目成员每组各花了20分钟在七位评委面前讲解了他们的故事,评委包括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总裁艾理善、爱奇艺高级副总裁/爱奇艺影业总裁亚宁、《美国狙击手》制片人Andrew Lazar、索尼影视娱乐大中华首席影视制作总监黄嘉莉、鼎晖文化产业基金创始合伙人朱辉龙、美国鲁迪摩根集团/迦陵影视中国区总裁陈靓瑢、以及我本人。
评委与项目代表合影
经过精彩的项目路演和紧张的评委投票,最终,讲述一个中国女孩在法国任电视台实习记者、探讨人性、信念、真相边界等问题的《红章鱼》最终摘得了“MPA大奖”,主创获得了由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总裁艾理善颁出的大奖——与美国电影协会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好莱坞电影大师班”选出的优胜者一道,于2017年11月初赴好莱坞学习深造,参与在洛杉矶举办的中外合拍电影展映、并获得向国际制片公司推介自己项目的机会。
此外《森山之雾》获得了由爱奇艺高级副总裁/爱奇艺影业总裁亚宁颁出的“MPA亚太合作特别奖”,主创张翰生将于12月初前往澳大利亚参与“亚太电影大奖”颁奖及一系列电影交流活动,并有机会在“中澳合拍电影论坛”上推介自己电影项目。
对于年轻的中国电影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经历,如果没有好莱坞电影大师班,他们可能很难有机会出国,与国际一流电影人建立联系。去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王国好莱坞学习,他们将会看到一个充满复杂性和成熟度的电影产业。
每年有这么多的参与者,竞争如此激烈,近年来的获奖者人数增加到两位,我认为是很正确的一步。我希望通过MPA去支持那些中国的青年电影人,进一步增加能够前往好莱坞学习的参与者人数。
好莱坞电影大师班仅仅只是MPA为美国与中国带来深远电影交流项目的一个例子。美国电影协会 “好莱坞电影大师班”于2006年在中国发起,近年来陆续在亚太区的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以及韩国等地成功举办过多次(为“东京国际电影节”和“釜山国际电影节”的官方活动),已成为享有盛誉的国际电影交流项目。另外,美国电影协会每年11月还举办“金色银幕奖”暨中外合拍片颁奖盛典,促进中美合拍项目的展开。这些活动都将中美电影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今年已经是我第四次担任好莱坞电影大师班的评委,像往年一样,年轻的中国电影人的创造力和激情深深打动了我。作为评委,我们的角色是听入围者介绍他们的项目,然后提供给他们指导和建议,以提高和磨练他们的电影技巧。
而我的想法始终与我第一次当评委时一样——成功的电影人一定是具备强大“电影激情”基因的人。这也是电影行业如此令人陶醉的原因之一,保持着这种激情,从写作,投射到拍摄再到融资,分销和营销。作为评委,我们与他们分享这个创造过程的喜悦与悲伤,并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好莱坞电影大师班的目标,是让年轻电影人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磨练自己的技能,在离开的时候获得比你初来时更多的经验,并且在下一次能够更好的抓住机会,成为更优秀的电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