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小学生用大数据研究苏轼的报道,我并不惊讶。不是说我完全相信或者不相信这些研究成果的真实完成者是他们,而是对于这种项目制、课题制形式的研究,以“素质教育”“探究式学习”之类光鲜的名义,渗透入小学这一低龄阶段的现象,确实已经见怪不怪了。
是谁造就了这光怪陆离略带一点荒诞的世相呢?是谁把这种环境和氛围层层倒逼一直逼退到小学的边界呢?
许多年前小学生作文“三宗最”——“最有意义的一天”“最难忘的一件事”“最熟悉的人”,中学生演讲中的“秋风送爽,金桂飘香”,大学学生会主席们拿着厚厚一叠稿子正襟危坐照本宣科……想到这些场景,我们都能会心一笑,一如我们看赵本山和宋丹丹的那个经典小品时的感觉一样。他们反复使用了16个字,以一种高级黑的方式,妙趣横生地反讽了彼时十分常见的某种文字表达上的贫瘠——“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大中小学之别,都是套路。
我们常年忍耐或毋宁说接受着这种语言环境,大家乐于麻木地拍掌,日子也便这么过,直到技术、平台、介质、对象都渐次发生颠覆性变化。曾经沧海难为水。然后会出现一波套路的升级换代,于是有了讲话必须配ppt,ppt要图文并茂;ppt的表达犹嫌不足,要有更刺激的视觉效果,于是大会小会要做暖场短片;能用视觉符号表达的,就不要人讲话,能用图表数据传达的,就不要人出声。大数据横扫千军,新媒体无与争锋。
这一轮被办公软件和新媒体技术所牵引的办公文化、流程、风格的嬗变,我们成年人是身临其境、参与其中的。小学生则不然,他们是这个新型言说环境的原住民,这个新型套路是他们的缺省设置。他们既没有经历过以往那种土得掉渣、土得掉一地鸡皮疙瘩的套路,也没有见到过那种相对纯粹、比较淳朴的套路。所以他们固然不会有僵硬的宏大叙事,却也很容易沉醉于炫酷的“小时代”。阅读的碎片化之后,紧跟着思考的碎片化和表达的碎片化。
在这个讲究炫技的时代,如何确保内容的质量?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之际,想听几句人话,何以可能?手段越丰富,表达越贫乏,怎么回事?这真是一个难题。
我每年给大一新生上课。人文社科类的课程,最后要用一张试卷来决定成绩的分野,既很低效,也不够公平。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乐于将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的比例提高到极限(一般是四六开)——因为试卷的区分度真的不大,个性的光芒只能在平时的点滴中发掘。这个平时成绩的主要部分,就来自学生所交的“小论文”或“小课题”。
对于这些刚刚通过高考语文考试,从初中到高中的六年里习惯了从“不少于600字”到“不少于800字”作文要求的大学新人而言,起初让他们提交一篇一页A4纸长度(也就1500字左右)的课程作业,也总能听到不少呲牙咧嘴的抱怨。我总要连哄带劝地说,其实要求不高,就三条:一要真诚。讲真心话,想真问题,表真情感。力戒假话、套话、空话、大话,不做作,不虚伪。二要规范。扎实研究,不抄袭,不剽窃,不伪造。如果在这两条的基础上,还能做到三要深刻,也就是独立思考,有结构、有逻辑、有条理,哎呀那就是锦上添花、谢天谢地了。
我也时常警醒和自问,是否眼界过于固化了呢?谁规定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文字就一定是某种样子呢?谁说小学生就想不出“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和苏轼的影响力”、“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这类或雷、或重金属、或理工男、或心灵鸡汤的题目?
我们80后在写中小学作文的时候,没有求助于家长吗?恐怕也是有的。当50后以他们特定的生活经验和时代阅历,指导着80后在90年代的中小学岁月炮制出那些“有意义的一天”“难忘的事”“熟悉的人”“秋风送爽,金桂飘香”之后,时至今日,品味和格调已大大提升但仍有其局限的80后们,也只能给正在上小学的00后儿女们,提供上述仍然一望即知其时代烙印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许逐渐摆脱了许多矫揉造作,但还是有些许虚头巴脑、花里胡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罢了。
素质教育的口号,从二十多年前喊到了今天,其间也有过好几轮高考改革。最近的这一次改革,试图从大中小学实现一体化打通。高校想增加自己的自主选择权,不想唯分数论,所以有了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等多元化的方式。也就是说,高考仍然是重要的,但录取与否,有了更多维度的考量。
今年6月底,我参与了一次综合评价录取面试,1:1.5的比例放进来150人,要淘汰掉三分之一。高考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30%,还有10%的高中学业成绩评价。这个时候就能够看出高中的素质教育是真的还是假的了。因为面试中就会根据学生表格上有关探究式学习的实际内容进行发问,考察其综合素质。
每个高中的培养特色都不太一样,有些学生会参与一些特别好玩的课题,比如有学生研究手里端着咖啡杯走路,为了不使杯中的咖啡洒出,你需要怎样控制你的步频,这显然是物理学的第二课堂选题。还有学生对玉米膨爆颗粒(爆米花)做细致的研究,前后做了近百次实验,获得经验数据,分析哪一种类型的玉米粒最后炸出来的最饱满。
但是我也发现还有很多的课题,是那种一般性的、敷衍式题目,那种行走式调研,它虽然很“社会科学”但过于表面,比方说考察一个古镇的发展模式,但通过面试问答环节发现其实就是去到此一游了一趟,走马观花,没有自己的理解,讲不出所以然来。现在的高中生能不累吗?真正兼具综合素质而高考成绩又相当好的,确实凤毛麟角。
大学选人的自主权在扩大,倒逼着高中为了迎接综合评价录取,无论如何要搞一点真格的素质教育和探究式学习了。那么高中在选拔录取初中生的时候,难道不会把压力继续往下传导吗?以此类推,小学生在那里“人人有课题,个个会研究”,逼得家长跟着点灯熬油、挑灯夜战当高参,甚至入戏过深,亲自下场操刀,又何足怪哉?
只盼这一根搅动一潭死水的指挥棒,能够始终如一,莫忘初心。千万不要好心办坏事,从小学到大学,“劳师远征”、兴师动众,折腾一大票人,生产一批没有意义的所谓“素质教育成果”。最终以爱之名,减了“负担”,败了兴致,累了家长,苦了孩子,拖了后腿,误了子弟。到那时,可就得不偿失啦!
(本文原标题: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