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华古玩网
网罗鉴藏知识,藏界趣闻,行业内幕,历史揭秘,文化知识等诸多内容。在趣味之中陶冶情操,是文化爱好者,古玩爱好者,资深收藏家的必备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华古玩网

《周易》里面最经典的6句话,醍醐灌顶,值得一读再读

中华古玩网  · 公众号  · 古玩  · 2019-11-13 17:30

正文

点击蓝字↑中华古玩网,关注艺术信息!


《周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1. 穷则思变

  •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万事万物都在变易之中。

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变才是唯一的不变。

事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陷入瓶颈,难以继续下去,只有改变,才能让事情继续发展。

变则通,通则久。

生活中不要钻牛角尖,灵活变通,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2. 人生的六个步骤

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周易·乾卦》

  1. 潜龙勿用:在时机不成熟或者自己能力不够的时候,暗中积蓄自己的力量。

  2. 见龙在田:经历了潜藏积蓄,要抓住一定的时机,才能崭露头角。

  3. 终日乾乾:这时你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所做的一点成绩而自满、得意,应时时刻刻检讨、省视自己的言行。

  4. 或跃在渊:抓住机会,在努力拼搏中将我们的事业和人生推向更高处。

  5. 飞龙在天:事业巅峰即将来临,人生的指针正处在宏图大展的好时机上,准备一飞冲天。

亢龙有悔:知进知退,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才能够保身,保富贵,保持事业的兴旺和不断发展。

前三个是发展的初期,四五步是开始收获,第六步是如何守成。


一步一步慢慢来,才能达成“元亨利贞”。


3. 人在做,天在看

  •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易传·文言传·坤文言》

积德行善,福报自来。

只要有善心,有善行,不仅自己会有福报,还会给子孙后代留下很多福泽。

如果为非作歹,处处作恶,只能给自己招来祸患。

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小恶所积,足以灭身。

生活中的点滴,一点点积累起来,量变引起质变。

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怀善心,为善行,出善言。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4. 团结一致,无往不前

  •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系辞上》

如果两个人合得来,心意相同,那么这种团结一致的力量可以割断金属;如果两个人语言上也谈得来,那么说出的话就像兰花一样幽香。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两个人团结合作,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两个人要是不齐心,那什么事情也做不到。

天时、地利、人和。

把握住大势很重要,但是有一个一起往前冲的朋友,更重要。


5. 发奋图强,不断进步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周易》里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发奋努力。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点奋进的心态。

不是一定要活出个样儿来,但却一定要活得热气腾腾。

少年易老难学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人生百年,弹指而过,若是不努力一把,老了就只剩下后悔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

世界很公平,想要有所成就,就得付出足够的努力,循序渐进,终究可以抵达终点。


6. 谦逊,才是最大的智慧

  •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 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周易》

天的规律是亏损盈满者,补益谦虚者;地的规律是变易盈满者,充实谦虚者;

鬼神的规律是危害盈满者,施福谦虚者,人道的规律是憎恶盈满者,喜爱谦虚者。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真正有智慧的人,反而有些卑微,他们不会认为自己天下第一,从不趾高气昂。

满招损,谦受益。

狂妄自大者,人人讨厌;高调炫耀者,人人反感。

唯有低调不张扬,谦虚不自夸,这样的人走到哪儿都受欢迎。

周国平曾说,内心有一点自卑的人,反而能走得更远。

在心态上,他们永远不会自满,在生活中,他们永远谦逊低调。

所以他们可以不断学习,不断充盈自己。

谦卑为人,低调做事,善心常在,人生必能获得丰厚回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实际上能在阅读中做到的寥寥无几。但 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个人始终坚持这个好习惯,并成就了历史巨作。


他就是宋代大学者 洪迈先生 。一生涉猎了大量的书籍,并养成作笔记的习惯, 读书之际,每有心得,便随手记下来。 集40余年的成果,用18年精力写成了 《容斋随笔》 ,凡74卷。



提起 《容斋随笔》 ,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而它却是一代伟人 毛主席一生中所读的最后一部书,一直陪伴他走向人生的终点



· 出身名门,勤奋博学 ·

耗时40年终成国学经典名著


洪迈出身官宦世家,学识渊博,历经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个朝代,度过了79年的一生。


他热爱阅读,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道听途说中有价值的掌故、轶事及读书时受到的启发、产生的灵感等随手记下, 历时40年,终成此巨著 。费时读千百部书,方能集腋成裘。



《容斋随笔》一经刊印,便受到宋朝文人雅士的追捧,当时宋孝宗曾当面夸赞洪迈:“此书很有好的议论。”


可以说,它是 中国历代笔记小说中最有名,最有影响的一本经典著作


· 至死不渝,一生钟爱 ·

毛主席生前读的最后一部书


辗转八百年之后,这部书又与一代伟人毛主席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许多资料看来,
《容斋随笔》是毛主席喜欢阅读的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笔记书



毛主席自30年代在延安马列研究院图书室看到此书起,就对之爱不释手。


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战争多么激烈危急,无论行军多么匆忙,行装多么简便, 这部《容斋随笔》却从延安带到西柏坡,从西柏坡又带进北京城



1976年9月8日,毛主席去世的前一天,还由别人为他代读《容斋随笔》37分钟, 这部书也就成为一代伟人毛主席一生中所读的最后一部书


如今它还被珍藏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中,满书都画满了圈圈,点点,杠杠,可见他研读之深。


· 资料丰富,议论精彩 ·

涉猎极广成史政必读书目


《容斋随笔》承载了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笔记,以考证、议论、记事为中心,既有宋代典章制度,也有三代以来的历史事实、政治风云和文坛趣话。


洪迈在书中记载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也更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谬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