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先生MrFinance
金融先生是由哈佛、清华及交大校友打造旨在解决大学生金融求职问题的全球实习领先品牌。进入并建立顶级金融企业的寒暑假商科实训项目,遍布纽约、伦敦、迪拜、新加坡、香港及上海等地。教职场需要的金融,用学生喜欢的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先生MrFinance

曾为华尔街券商女,从阶下囚到亿万富豪,希拉里也称她为“老师”,她是…

金融先生MrFinance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9-12 12: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来源: 兴证资产管理


10岁做保姆打零工,贴补家用

13岁做广告模特挣钱上学

她混过华尔街,也意外坐过牢

她从家庭主妇做到了亿万富豪


今天的她,是马云的座上宾

前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都要喊她一句“老师”

她,被称作“美国梦”标准版的女人

她对世界的影响力持续了35年

...


今天小麒麟就和大家聊聊这一传奇的女性

美国第一位白手起家的女亿万富豪

Martha Stewart 玛莎·斯图尔特

《破产姐妹》剧照


“从模特到证券经纪人,

我想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上”


1941年,Martha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

父亲是药品推销员,母亲是教师,

从小家里比较穷,

一家8口只能挤在只有3个房间的公寓里。

因为人多,家里总是有做不完的家务,

作为老二(6个孩子),她分担的自然多一些。


Martha的爸爸艾迪·科斯蒂拉是个一事无成的人,早年逃避服兵役后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对世界心怀不满,对一切吹毛求疵—— 孩子们学习必须门门优秀,家务也要做得好,擦车的时候不能留下污渍,扫地的时候不能看到头发丝......


长此以往,家里只要有点脏东西,Martha就会条件反射地立刻打扫干净。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Martha一直有洁癖,

父亲的苛刻一度让她患上失眠症,

不过也让她养成了坚韧的性子。

她知道:和老爸“抗衡”的唯一条件——

把事情做到最好,无可挑剔。


上学的时候Martha比谁都用功,

是班上名副其实的学霸,

不过,钱少孩子多的现实,

让她知道要想上大学还是天方夜谭。


于是,从10岁开始她就做保姆打零工,

13岁开始做广告模特自己挣钱,

也是靠着广告模特兼职赚的钱,

Martha顺利进入美国顶级女子学院

纽约Barnard学院学习。

(那所学校念书的都是白富美, Martha算是一个另类了。)

在大学,她遇见了耶鲁大学的Andrew Stewart

两人一见钟情之后闪婚了

那年,Martha才20岁


婚姻把Martha的生活节奏彻底打乱了......

第一个孩子意外出生后,

她被迫中断了学业和模特事业。

不过,即使这样也没能影响她拿下

大学欧洲历史和建筑史的双学位。


结婚生子之后,

变形的身材使得Martha已不可能重回模特圈

她只得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

“还是先从赚钱开始吧。”看着那个时候股市很火,从未修过商科的Martha改行去了华尔街。因缺乏经验被拒绝无数次后,她在某证券公司获得了第一个工作机会。


一个学艺术的姑娘,每天面对一大堆数字和股市曲线,也有焦头烂额到要放弃的时候,可踩着高跟鞋到处寻找工作的场景,一直像过电影在她脑海里回放: “这个时候你别无选择,只有逆流而上。”凭着毅力和热情,Martha 成为华尔街最早的专业女证券人,事业也慢慢进入上升期。

可人生路上的磨难总爱开玩笑,就在Martha以为人生巅峰来了的的时候,1972年美国股市动荡,一个个如日中天的证券公司都倒下了......31岁的她也失业下岗了。


这场变故虽然没有将她打倒,但是失业之后Martha才发现世事无常,而她却连个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没有,于是和丈夫去乡下安了家。从此,Martha成了一名农妇。



农妇,

才是她传奇人生的开端。


“失业之后,

我在锅碗瓢盆中发现商机,

把做家务变成了事业”


也许是童年做家务养成的习惯,

Martha待业在家的那段时间,也没有闲着,

她先是把家里重新改造装修了一遍,

大学专业建筑和艺术知识派上了用场。

刷墙、添家具、装窗帘......

把集市上淘回来的小东西安置进了屋子,

让整间房子都变成心中家的模样。



接着,在屋外的东北角开垦荒地,

种上萝卜、南瓜、各种蔬菜。

开辟一座花园,

种上蔷薇、水仙、芍药。

她对园艺、烹饪和缝纫开始变得精通,

还常常帮邻居们的家庭聚会准备食品、花卉,

在周边变得小有名气,她发现:

“原来,认真优雅地生活,

才是我最擅长的事。”


原本只打算在亲朋好友

举办晚宴的时候帮把手,

没想到,她的厨艺马上就被人称赞,

她便顺手开了家餐饮店,

最主要的客户就是那些

没时间做饭和做家务的职业女性们。



Martha的生意会越做越大,

后来她还拓展业务卖起了点心。

Martha在锅碗瓢盆的琐碎里找到了生财之道。

就像她总结的:

“当你出来打拼事业的时候,

你必须把每一个场合都当做是商机。”


3年时间,Martha靠着做家务的经验,

出了第一本书《美食飨客》(Entertaining),

专门指导女性怎么招待客人,

这本这书出乎意料地畅销,

成为全美家庭妇女人手一本的“圣经”。

“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我算是明白了,

无论命运把你放在什么地方,

只要你想,就可以把生活过成一首诗”


Martha火了,电台、报纸都跑来采访他,

电视台还为她开办了一档电视节目,

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和

第一夫人希拉里都来做她节目的嘉宾。



全美国的人都知道了她,

于是她趁着热度,

开办了自己的生活多媒体公司,

业务范围包括出版、电视、杂志......


1999年,

Martha开的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第一天股价就从18美元飙升到38美元,

她的身价也在一夜间超过10亿美元。


“这哪是手机,明明是手雷。”电影《手机》里的这句台词仿佛是送给玛莎的一句箴言,她的噩运正是从一个电话开始的。2001年底,准备去墨西哥度假的玛莎正坐在私人飞机上,她的多年老友已经告诉她,她持有股份的英克隆公司即将发布不利消息。玛莎一时将她名下的该公司股票全部售出,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的朋友们。


玛莎的作为引起一片哗然。经过调查后,国会认为,她的抛售行为属于违法,而且她还向国会说谎,因此涉嫌“妨碍司法公正”。玛莎被判入狱,她的杂志滞销,上市公司市值大幅缩水五成,更为致命的是,30年心血打拼经营的个人品牌转瞬间面目全非。



“这个世界越无奈,我活得越精彩!”


当已是亿万富豪的Martha脱下笔挺的西装,换上囚服,戴上镣铐,走进墙内的世界时,她怎么也没想到, 在监狱的第一天,就被分配去打扫厕所。


“唰唰唰”“擦擦擦”......

凡是她打扫过的地方都一尘不染,

“闪亮得可以照镜子”。



暗无天日的监狱,

也没有影响Martha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每天早上她都会在监狱里锻炼一小时,

开设瑜珈课、烹饪课。

还抽空完成了新书《玛莎法则》的提纲。

连狱友都感叹:

“无论命运把Martha放在什么地方,

她总可以把生活过成诗一样的美好。”



出狱那天,她就像刚从媒体发布会回来,

精神抖擞。


“我不允许自己变得情绪低落……

我选择勇敢地面对现实。

最终,我胜利地挺过来了。


出狱之后,她仅用了一年就让濒临倒闭的公司恢复元气,并重新成为公司的董事长。


我能靠我的意志弄弯钢铁,只要我足够努力,我就能做成任何事情。”



尽管出身卑微,Martha却靠过人的天分和努力

成为全美国最富有的女人之一,

被称为家政女王,

也是美国第一位白手起家致富的女亿万富翁。

这两年她还多次来到中国,

并和马云成了好朋友。



更让人惊异的是,

70岁古稀之年,再美的人也是迟暮状态,

而Martha已经76岁高龄,

看上去却只有三十几岁,

精神抖擞,续写着优雅。




日本韬盛和夫在个人著作《活法》中说:“人哪里需要远离凡尘?工作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只要每天确实努力工作,培养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将唾手可得。”玛莎·斯图尔特真正做到了“足够努力,就能做成任何事情”。



短期实训项目


金融先生为年轻学子们提供7-14天体验式项目

我们在世界各大洲的金融中心设立网点, 纽约、伦敦、新加坡、香港、上海5所城市 认你挑选。

实习+培训的模式可以让零基础的你快速融入职场,


还能获得合作企业颁发的 实习证明 以及 推荐信

相信你在收获满满的同时,你还会结交来自五湖四海的小伙伴,你们会在一起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



快速通道

↓↓↓

上海GIT国际投资项目

香港PFP国际金融项目

伦敦AMP券商并购项目

纽约SIW华尔街投行项目

新加坡WMI财富管理项目





金融先生自2013年开创至今

一直立志 成为 职场与校园的桥梁

帮助学员快速地完成 “学生”到“职场” 的身份转换

透过覆盖金融行业的人脉网络

为学生搭建能与金融前辈们 面对面沟通 的平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