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孩子感冒咳嗽、呕吐、发烧,带去医院诊治,西医诊断可能是毛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肠胃炎。开了消炎药,暂时性好了,没过多久又反复发作。
其实这些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积食导致的。如果当成受寒咳嗽或受寒发烧处理是无效的,即使暂时压住了也会反复生病。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积食了呢?
宝宝积食了,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会有口气。
如果妈妈闻到宝宝的
口腔有异味如臭臭或酸臭
的气味,那么就可以表明孩子吃的过多,已经消化不良了。
除了闻口气,家长还要留意孩子打嗝时的味道。有的孩子虽然平时闻没有口气,但是
打嗝反出的味道具有呕吐酸臭味
,这个状况比平日有口气出现的更早,此时处理会更容易。
孩子积食,就会出现
舌苔厚而白,嘴唇很红
。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也必定是有积食。
孩子的
鼻翼两侧隐约有青痕,类似
青筋。如果平时没有,忽然出现,那离食积也很近了。
宝宝忽然食欲不太好,或者不吃,或者挑食。宝妈们可以通过摸摸宝宝的肚子来进行判断,如果
肚子鼓鼓的、硬硬的
,这是积食出现的基本表现。
积食的时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扁桃体,小孩子就容易
反复扁桃体发炎,呼吸道感染
。
积食的孩子,晚上
睡觉爱翻来滚去
,子时过后满床翻滚,这头翻那头。
比较小的孩子,在睡觉的时候还哭闹,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大便很臭(可能是酸臭),必定有积食
。
积食大便不正常(不顺畅或拉稀,但都偏臭);或刚开始拉稀臭,拉几天就不臭了;或放屁特别臭;大便颜色也不正常,一般偏深如黑色。
如果宝宝出现食欲下降、咳嗽等积食症状,但还没有外感症状时,可采取饮食调节治疗。
❶
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点,选择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类食物,可适当吃些鱼虾。
❷
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饿一顿饱一顿,这样会打乱肠胃的生物钟,影响消化。
❸
晚上最好不要吃太饱。宝宝白天运动量大,吃东西消化得快,但晚上胃蠕动慢了,消化能力比白天弱,如果吃得过多过饱,就容易积食,因此晚上吃饭不要吃得太饱。
❹
早上和中午宝宝刚睡醒时,1小时内(至少30分钟)不要进食,因为胃肠等内脏从低运转恢复到正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否则也无益于消化和吸收。
❺
对于尚处于哺乳期的妈妈来说,一定要忌口,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若妈妈饮食无度,婴儿就可能“奶积”。
◆捏脊:
让宝宝面孔朝下平卧,家长用两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