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据猿
关注大数据行业的最前沿资讯,分享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深度文章,关注“数据猿”就是关注大数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数据文摘  ·  谢谢Deepseek,o3-mini发布即免 ... ·  3 天前  
天池大数据科研平台  ·  3步,0代码!一键部署DeepSeek-V3 ... ·  2 天前  
数据派THU  ·  白话版Scaling Laws for ... ·  6 天前  
数据派THU  ·  【HKUST博士论文】单视图图像的高质量3D生成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据猿

未来5到10年,70%中小企业被“清场”:好的企业,埋头潜行,等待春天

数据猿  · 公众号  · 大数据  · 2019-10-18 08:00

正文

来源:刘润(ID:runliu-pub)

数据猿官网 | www.datayuan.cn

今日头条丨一点资讯丨腾讯丨搜狐丨网易丨凤凰丨阿里UC大鱼丨新浪微博丨新浪看点丨百度百家丨博客中国丨趣头条丨腾讯云·云+社区

听到(据说是)某知名企业家的观点:

这次的经济周期,会让70%-80%的中小企业被清场。
桥水基金的达里奥甚至警告大家,今天像极了1929年代开始的经济大萧条。  
刚好最近有读者说,他所在的电商领域增长放缓,遭遇挑战。线上没有便宜的流量,线下攻不进去,问我怎么办?
经济放缓和流量封顶,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交织碰撞在一起,影响着每一家企业的命运。
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大约未来5到10年里,增量市场会变成存量市场。在存量搏杀的世界里,不可掉以轻心。
怎么办?





 1 


对于这位读者来说,首先,要清楚地知道,并且不抱侥幸地承认,红利结束了。
什么是红利?
红利,就是短暂的供需失衡。
过去,电商商家的对手,是传统零售。电商对传统零售,是结构对结构的冲击,线上对线下的冲击,新物种对旧物种的冲击。
交易结构的链条大规模缩短,去掉很多中间环节,效率大大提高,电商拥有碾压性优势。
在电商刚刚兴起时,买家多,卖家少,供需失衡。
只要商家进去,就给扶持,给流量,就能赚钱。
很多人成功,是吃到这波“流量红利”,有意无意踩中风口。
但只要有红利,卖家就会迅速聚焦,抢夺买家,直到供需平衡,红利消失。
红利什么时候慢慢消失的?
15年的2月,《经济参考报》的记者在阿里巴巴举办的培训班上获悉,当时淘宝集市店有600多万个卖家,真正赚钱的不足30万个,仅占5%;天猫商城店有6万多个卖家,不亏本的,不足10%。
2015年,线上流量成本就已经涨到很高的价格。
2016年,马云第一次提出“新零售”的概念,这意味着要回到线下,重新去找性价比更高的流量。
2019年,电商商家的体感是,在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市场红利,也基本被挖掘释放。
在红利期,“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红利期一过,“天下就没有好做的生意”。
第一阶段的红利期,结束了。





 2 


认清从“活得好”,回到“活下去”的现实,才能更好讨论这个问题:

还有什么办法,能创造“新的供需失衡”吗?
还有。
这时的红利,不是躺赚躺赢,抓住红利的办法,变成了运营能力。
现在是第二阶段的效率期,运营能力是关键,可以创造同行之间的落差,享受新的“管理红利”。

过去我们浪费了很多事情,管理上没有那么精益求精,成本控制上没有那么认真,因为红利期的增长,足以让我们过得好。
我们甚至会把这些浪费,简单归结为试错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红利期,也许还可以大量试错,可一旦进入效率期,就要抠每一个细节。少犯错,甚至不犯错。
因为大环境,已经不允许我们犯错。
2018年,大量互联网公司,开始裁员,控制成本。
2019年第一季度,以广告收入为主的百度公司,遭遇上市14年来第一次季度亏损。
这些信号都告诉我们,风停了。甚至是,逆风了。
所以能活下来的,就是好公司。
这个阶段,大家开始拼运营能力和管理效率。
你的预算制度完善吗?成本控制精细化了吗?组织结构合理吗?……
每个部分节省5%,10%,从牙缝里省,从细节里抠。这些钱,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很重要。

另外,本来不做的低价值业务,赚快钱的小单,不管什么能产生正向的现金流,就都做起来。
苍蝇都是肉。一定要让运营收入,大于运营成本,才能熬过未来的日子。
要把“事业”,建立在“生意”的基础上。
每一笔交易都是一个小循环,卖出去东西就得赚到钱,这叫生意。
而你为了未来更大的格局,打算10年之后再赚钱,你现在卖个东西不考虑赚钱,这叫事业。
未来,一定要把事业建立在生意的基础之上,熬过去。
不用长远的收入,承担小部分的亏损,不去拆东墙补西墙,更不一定要追求100%,200%的增长。每一个单元健康,每一个动作做对,每一家单店盈利,保护自己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在未来的1-2年,我相信国家会有很多刺激经济的政策出台,帮助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但这需要一个传导的过程。
所以在这个时候,更要做一家小而美的、关注现金流的公司。
你的团队如狼似虎吗?你的复购率提高了吗?你通过管理提高了多少效率?……
赚出来的每一块钱,都很重要。
在效率期,向管理要效益,把事业建立在生意的基础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