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孔夫子旧书网
网罗天下图书,传承中华文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去年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孔夫子旧书网

古籍|清内府刻书的讲究

孔夫子旧书网  · 公众号  ·  · 2019-03-03 17:25

正文

清廷内府书籍的印制,有着严格的管理程序。一部书籍是否印行,先由大臣上奏皇帝,皇帝同意后再组织纂修班子着手纂修,纂修总裁官往往是皇帝钦定。就是在从着手准备到全书完成的这一漫长过程中,皇帝也是时常过问,亲临现场,解决问题。

图1钦定工部保固则列

图2钦定工部续增则例

嘉庆十四年(1809),武英殿为刻印《续三通》进呈皇上:“前经呈进《钦定续三通》样本,时奉旨:著刷印、装潢、陈设、杉木板、石青杭细套、石青杭细面、页连四纸,书各二十部。赏用纸合背蓝布套,古色纸面,页榜纸,书各三十部。钦此。今已刷印,装潢完竣,恭呈御览。请将连四纸书各二十部,照例交勤懋殿拟处陈设,其榜纸书各三十部,照例交军机处拟赏。以此谨奏。”(《嘉庆十四年五月八日折》)由此可知,内府书籍的纂修、缮写、印刷等等,都要不厌其烦地上奏皇帝,一一奏请,不得苟且。

图3钦定工部续增则例

图4钦定工部续增则例

武英殿刊刻的各种书籍刷印的数量少则几十部、多则几百部乃至千部以上。其发行渠道大致有六个方面:

一是专供皇帝览阅的呈览本。亦称黄册或样本。(见图5、6、7)一般为每种一部,是刷印、纸墨、装潢的精品;

图5满文上谕 行军条约

图6满文上谕 军令条约

图7上谕军令条约

二是供内廷、苑囿陈设用的书籍。亦称为陈设本。每种约十至二十部不等。由懋勤殿草拟陈设处所,交皇帝钦定后送往各处陈设。其纸墨、装潢亦属上乘;(见下图图8)

图8五色套印古文渊鉴

三是供颁赏用书,亦称颁赏本。一般每种刷印六十至一百五十部左右。由军机处草拟名单,交皇帝钦定后颁赏给内外文武大臣、宗室王公、纂修人员及外国使臣等;

四是颁发各省督抚、学政作为样书,令其照式翻刻颁发所属通行。一般每种书只颁布一至二部;(见图9、10)

图9钦定工部续增则例

图10工部续增则例

五是招募书商、乡绅等人自备纸墨工费利用原刻和各省翻刻书板重印流通或依式翻刻售卖;

六是售卖流通。凡经皇帝钦定准予售卖的书,按内府核定价格卖给京师官员。内府对发行出去的书都记录在册,以备因政治等原因,奉旨查缴销毁或抽改。


九九典藏正在开展 典章规制专题

专题内珍品清内府书静待嘉宾

点击下图直达拍卖现场


专场珍品介绍



本次专场中九九典藏拍卖征集到一部奇书,清光绪七(1881)年金陵书局刻本 《仪礼郑注句读》 ,尾页墨笔题:光绪戊子(1889)在直隶运售各省官书局购此书,价京钱一千三百一十八文。(见图1)特殊之处是竟然有明代藏书印“齐林玉世世子孙永宝用”(见图2)钤印于清代印本之上!这事儿说清楚不容易。

图1 刻本《仪礼郑注句读》尾页题字

图2 钤明代藏书印“齐林玉世世子孙永宝用”

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齐氏族谱》载:“高阳齐氏,出自姜姓,太公吕尚封于齐,齐之受氏自此始。太公颛帝高阳氏之裔,故齐氏世居高阳……可考者弁之自于首崇祯时“真正致家族中兴的正是齐林玉先生;齐如山先生在《齐如山回忆录》有详细记载:吾族在明朝末叶之前,多是务农,讲究读书之家很少。明朝末年,才有研究经史之人,因与本县孙文正公(承宗)为至亲,所以也颇请经济,到吾八世祖文登公,便专与学者来往,九世祖林玉公(国琳)与博野县颜习斋(元)、河北新城王余佑(五公山人)、蠡县李恕谷(塨)诸公都是莫逆交”……“专与学者来往”之风,继齐林玉从学于颜习斋之后,代有人出,使齐家成为书香门第。如:齐如山的曾祖父齐正训,字竹溪,是阮元弟子,嘉庆年间官司至甘肃镇番县知县;齐如山之父齐令辰,字禊亭(藏书印见图3)是翁同龢与李鸿藻弟子、李石曾的业师。为教育子女,齐令辰一度手著《三字经》,(见图4)成为家庭教育史上一段佳话。

图3藏书印特写

图4齐令辰手著《三字经》

齐如山(1875-1962),名宗康,以字行。河北高阳县人。祖父、父亲分别是阮元、翁同稣门生,出自这样书香门第,齐如山自幼熟读经史。1912年开始了其编剧、戏曲研究、民俗研究的工作,直至1962年在台湾去世。

除了理论上的研究,齐如山还身体力行,从事于艺术改革的实践。齐如山与梅兰芳谊兼师友,早在民国初年,他就为刚刚崭露头角的梅兰芳编写了大量新戏,如《天女散花》、《廉锦枫》(见图5)(旧写本于2019年1月31日拍卖)、《洛神》、《霸王别姬》、《西施》、《太真外传》、《凤还巢》等等,并进行排演。在舞蹈动作、服饰化妆、剧本文学性各方面皆卓有创造,开一代新风,为梅兰芳创建独树一帜的梅派艺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