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都说:记得小时候,我们什么都不怕,也从来也不觉得有什么是自己办不到的。长大以后经历多了,大多数人渐渐知道了什么是害怕、无助以及“那个我不行”。这里面除了对世界和自身能力边界的渐渐了解之外,在一部分人,比如有抑郁倾向的人身上还存在着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所说的“习得性无助”——即一些无助感,不是天生的,是“学习”来的。
今天故事的主角,她曾经在这种失去控制的感觉中沉浮,和也许并不存在的失败求和,但她并不知道自己与摆脱无助感之间只相差一次成功的距离。
1
小米曾经有过一段很抑郁的时期。说抑郁这个词可能有点儿重,毕竟也没到需要吃药的程度,就是很无力。感觉自己漂浮在茫茫大海上,前后左右都看不到陆地,想挣扎,但有一种无论自己怎么做都无法上岸的感觉,于是便任由自己漂浮着,跟着生活随波逐流。
小米不喜欢自己这种状态,“可也没有什么办法。”
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小米也记不清了,“好像自己一直就是这种淡淡的,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的人。”小米犹豫了一下,“其实也不是没有兴趣,就是知道自己做不好,算了。”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小米在考研,她本科学的市场营销,偶然有一次,她翻到了两本涂尔干的书,“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真的很有意思。”说这话的小米语调一下子高昂了起来,看起来很开心,但眼神立马又随之暗淡下去,“后来我就决定考x大的社会学,没考上。”
“其实还是怪我自己不努力,或者说,是自己没能力。”
“那个学校的这个专业很难考的,你还是跨专业,真的是很难一次成功,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我问小米。
小米苦笑了一下,没说话。
考研失败之后,小米大哭了一场,感觉继续待在家里太压抑了,就来了北京。她找了一份国企的工作,前半年的时候工作很忙,“那段时间其实还蛮开心的,很充实。”但不久之后,事情就起了变化,部门效益不好被改制,大部分人都被辞退了,只剩下小米和她的领导。
“那你还蛮厉害的,最后你留下了。”
“不,是因为我工资低。”小米急忙挥了挥手。
之后的生活,小米每天就是到公司打卡,然后开始玩电脑直到下班。又待了半年,她忍受不了,便辞了。
新找的一份工作还不错,是业内出名的公司,能进去小米很开心。但没待半个月,小米又辞了。小米说,因为压力太大了,每天都处在焦虑中,很难受。
“因为觉得自己能力不行,做不出来他们想要的东西。”
”是不是还没适应,说不定过段时间就好了?“
”不,是当时和以后都做不到。没有人去给你这个时间去慢慢试错。”
小米觉得这其实还是自己的问题,“其实我还蛮喜欢那里的,我是觉得还是因为我不够努力,留不下来。”
“那你为什么不去努力呢?这样也不会有遗憾呀。”
“因为我知道努力了也不行,那不是我擅长的。”小米认真的看着我。
“你擅长什么呢?”离职前领导也曾经问小米。
“我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擅长,就是所有人都会的那些东西…… ”
小米离职后,她再看之前岗位的招聘,多了一条要求“抗压能力强。”
这次失业给了小米很大打击。她在家里待了很久,提不起精神去找工作,她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准备,会再次失败。不过其实两周后,经过朋友内推,她进了一家还不错的公司。
努力了也不行,是小米常有的感受,她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是:“算了吧,我学不会的。”
她想学画画,学英语,学开车,但是最后都是“还是算了吧。”
2
小米的状况让我想起了王菲的一首歌,“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
小米说,她觉得自己的状况很像“习得性无助”。
上个世纪60年代,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作了一项经典实验,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实验体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塞利格曼发现,人身上也会出现这种听任摆布的、消极的行为,但这种无助感和和消极绝望的等待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他将之称为习得性无助。
“对,这说的就是我。”小米觉得很开心,她觉得有一种知道了病根就能“得救”的感觉。但她很快发现这只是提供了一种安慰剂,她仍然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善。
书上说,要从小事开始一点点找回控制感。“可是我根本懒得去找,去做,而且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我就像那些狗一样,只能等死。”
灰色情绪袭来时,一切看起来都让人悲观。
3
在文章开头时,我说“小米曾经有过一段很抑郁的时期。”是因为小米现在已经好多了。
她也说不太清生活是怎样变好的,但她记得一件小事。
一次,一位朋友生病了,她去看望那位朋友,朋友说特别想念家乡菜,问小米会不会做。小米迟疑了一下,说会,但是做的很难吃。
朋友笑嘻嘻的把小米推到厨房,小米只好动手给朋友做了一顿饭。
“端着菜出来的时候,我跟他说‘反正就是这个味道了,你将就吧…… ’我当时其实有些难过,觉得自己连几道简单的菜都做不好。”
可是让小米没想到的是,朋友一直在夸赞她的菜,特别惊讶的问她:“你做的很地道很好吃啊?为什么平时你都不说,我还想吃!下次我要专门买材料去你家!”
小米迟疑着说:“从来没有人说过好吃,我自己觉得挺一般的吧……”
朋友笑了:“你就是被鼓励得太少了。”
听到这句莫名其妙,没头没尾的话,小米突然很想哭。那天之后,小米经常在家自己做饭,也会渐渐开始有信心约朋友来家里聚餐。
看到小米的状态我也很开心,见小米之前我本来想告诉她,其实塞利格曼的实验还有后续,那些即使已经习得性无助的狗只要成功从笼子中逃离过一次,之后即使再电击,它们也会不断试图逃离,不会再绝望的放弃。需要的,只是一次成功的经验而已。
后来聊得太开心,我便把这件事忘了,等我想起来的时候觉得已经不需要再说了。因为我看到小米端着菜从厨房出来,笑着说:“新工作也挺好的,我觉得自己慢慢适应这份工作了,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封面:João Lavieri
◆ ◆ ◆
上一次你做成功了什么事情让你很喜欢自己?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经历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