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子琳为您读健康
《子琳为您读健康》是子琳医学科普旗下文字专栏,由资深医疗媒体人、医学科普作家、国家卫计委《中国人口报》、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健康医药专刊、《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特约作者子琳创办,与京城多家三甲医院及权威专家合作,让你读懂常见病的防治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子琳为您读健康

【子琳科普】过劳恐怕不是年轻人猝死主因,这才是真相!

子琳为您读健康  · 公众号  ·  · 2017-09-05 19:1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子琳为您读健康》第284期

撰文/资深医疗媒体人 子琳

受访专家: 北京安贞医院大内科主任  心内一科主任 主任医师  吕树铮

本文已刊发于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健康医药专刊,选自子琳著《京城名医坐诊:治好常见病,你该这么办》,了解本书详情,请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编者按

子琳

年轻人猝死事件频频发生,使得每当我们听到“猝死”二字,就会觉得尤为刺耳。

还记得她吗?游泳小将庆文怡。2015年10月举行的青运会蛙泳100米决赛她以1分08秒99的成绩获得冠军。两天后的200米蛙泳决赛,庆文怡又以2分30秒39获得冠军。


作为一个98年出生的只有17岁的小将,在蛙泳上有这么深的造诣,2015年11月9日凌晨却在宿舍里猝死,的确令人遗憾和惋惜。


说到年轻人猝死,多数人都会说是累的,熬夜熬的,但真是如此吗?

年轻人猝死频发,主因并不是过度劳累

吕树铮医生说,猝死的原因有很多,但绝大多数猝死都是心脏的问题。老年人猝死多数是因后天的冠心病导致,而年轻人猝死多是先天因素导致,绝非偶然事件。一定是有先天的基础心脏病没有被发现。这时候再加上过度的劳累就容易诱发猝死。


先天心脏结构异常是主因,过度劳累和熬夜等因素其实都只是诱因,这就好比汽油易燃,你扔个烟头它就会着起来。如果天生心脏结构长的就没问题,再累恐怕也很少有猝死事件发生,除非是因为秋冬天气过凉,造成的冠状动脉血管痉挛。

心脏结构示意图

正常人的心脏有两支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如上图)。左冠状动脉供应左心室,起源位置是左冠状动脉窦。右冠状动脉供应右心室,起源是右冠状动脉窦里。


吕树铮医生就曾经救治过一个27岁猝死的小伙子,就是左右冠状动脉起源都在左冠状动脉窦一处,左冠状动脉被肺动脉和主动脉夹击着承受压力。如果这个小伙子能早点儿做检查,及时发现这个致命的隐患,可以通过搭桥手术将先天错乱的冠状动脉位置异常进行还原,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摄影:子琳

这样的事情国外也有。著名的《HEART》杂志上刊登了一个猝死的病例。一位42岁的女性在打网球的时候突然倒地,经过心肺复苏、体外除颤等救治方法,她慢慢苏醒过来。之后医生给她做了心电图、肌钙蛋白、平板运动实验等一系列检查,但发现结果居然都是阴性的。


这让医生们很费解。于是给她做了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她就属于先天冠状动脉发育异常。造影显示她的左冠状动脉并不是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而是起源于肺动脉。这就导致她的心脏从她诞生之日起就处于缺血的状态。所以她在某种体力负荷过大的情况下,比如打网球,就会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预防猝死的两大法宝:冠脉CT、冠脉造影

吕树铮教授发现,年轻人很少做常规体检,更别说深度体检了。深度体检中的冠脉CT是预防猝死的有效方法之一。冠状动脉CT检查是一项用于检查动脉血管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


年轻人可以做冠状动脉CT排除有无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等隐患。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可在35岁以后每年做一次平板运动试验,检测自己有没有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冠脉狭窄。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应用平板运动试验和颈动脉B超定期随访(前提是做过冠状动脉CT)。

【声明】欢迎关注子琳医学科普。本文为子琳原创,受访专家专业校稿,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与摘编,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获取更多权威健康知识,欢迎长按或扫描本文底部二维码关注子琳医学科普。

子琳著《京城名医坐诊:治好常见病,你该这么办》已出版,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当当网、京东商城、亚马逊均可购买。京城三甲医院名医为您介绍权威科学通俗易懂的疾病防治知识。详情可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  大宝:2017年,我对设计行业的9点预测
8 年前
跟大厨学做菜  ·  晚上吃这些,不但不会发胖还能减肉!
7 年前
warfalcon  ·  一周两天每次5分钟的健身方法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