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平讲平说
勿叹古韵今不再,何代无人振素风;诗酒文章千古事,都付平讲平说中。 关键词:中国国学、传统文化、现代管理学、传道解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墨香中华  ·  自古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 ·  昨天  
古典文献学微刊  ·  新书 | 《明刻善本西厢记二种》出版 ·  1 周前  
墨香中华  ·  天凉,好个秋!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平讲平说

时间管理第1招 | 每日立三事,忙乱是大忌~

平讲平说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1-04 07:00

正文

戳这里听语音

往期:趁着节日调节奏,谈谈乌龟和养生~


语录

领导不需要事必躬亲,而应该不关注正常,只关注异常;不关注例行,只关注例外。

报时型领导vs造钟型领导

文/趙玉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 · 王维《山居秋暝‍‍‍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以其特有的空灵宁静为后世传诵。但是实际上,职场上的王维做的却是一项非常繁杂、总不得清闲的工作。


王维的职位是尚书右丞,按唐史所载,唐代“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在唐代的宰相制度中,尚书省的尚书左仆射和右仆射是宰相群体的领班人物,而尚书右丞正是尚书省两位仆射的助手。

《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杜如晦曰:‘公为仆射,当助朕忧劳,广开耳目,求访贤哲。比闻公等听受辞讼,日有数百。此则读符牒不暇,安能助朕求贤哉?’因敕尚书省,细碎务皆付左右丞。”


唐太宗要求房、杜二人把精力集中在帮自己谋划战略和寻访贤才上,而把琐碎的事务性工作都交给左右丞去做,用左右丞的辛劳忙碌换取仆射的轻松,以保证仆射能抓大事、想大事。领导的努力体现在如何让下属努力工作上,领导自己不必局限于具体的工作内容上。


忙乱是管理者的大忌,而持续的忙乱往往是由于工作没有主次、做事没有条理、分工不明确造成的。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领导者个人的工作方式。

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领导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报时型领导,整个团队都不知道几点了,只有领导知道,大家就都来问领导,领导能够准确地告诉大家几点。领导在的时候,一切正常。


这样的管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尽管一切正常,但是领导自己会很忙碌、很辛苦,因为所有的人都来找领导,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领导来拍板;二是,如果领导不在,正常的工作马上就会陷入混乱。

与此不同,第二类领导是造钟型领导。领导知道几点了,但是主要力量不是放在给大家报时上,而是集中力量给大家造一个钟,不管自己在不在,不管自己说不说,所有的人只要看看钟就知道几点了。让组织有一种自动运行的机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领导不需要事必躬亲,而应该不关注正常,只关注异常;不关注例行,只关注例外。因为正常、例行的事情,有制度管、下属管,不用自己管。只有那些超出制度框架之外的事情,领导不管就没人来管,这时候才需要领导亲自上阵。


管理首先要把基础的、基本的事情做对。基本的事情就是为组织建立一个自动运行的机制,把基础的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基础管理的四化是制度化、标准化、结构化、流程化。通过基础管理,要让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遇到了正常的、例行的事情时都知道该怎么做。


这好比是一座大楼的框架和支柱,先把框架和支柱建结实了,然后才能搞内部装修。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是所有组织的基础,一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都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对于一座大楼,如果框架和柱子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建设者就热衷于搞内部装修赶时髦,那将是非常可怕的灾难。


(本文节选自趙玉平老师的著作《青梅煮酒论领导》)



【作者简介】趙玉平博士,北京邮电大学教师,CCTV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九思书院创始人


本微信公众账号已开通“原创保护”,发布的内容均为原创,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媒体及公众平台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获得“转载需知”

|文字整理:谭颖然



2017年1月8号讲座


《“品三国,说刘备”转变思维能成事》

时间:2017年1月8号下午14:00—17:00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新村一区26—3


详情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