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预付式消费,已经成为普遍的消费模式。也就是,消费者预付费用,延期消费商家服务和产品,以获取一定的优惠。可这种消费,一旦商家跑路,消费者的预付款难以保障。两个月前,海口的陈女士花钱办了一个预付充值卡,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陈女士介绍,今年4月份,她带着三岁的孩子,到海口海甸城购物中心内一家名为“喜儿体验馆”的儿童游乐园游玩,对方表示,玩一次是70多元,但充值500元办理次卡,一次就能便宜20元。心动之余,她便同意了,哪想,一个星期后,她再一次过来时,却彻底傻了眼。
陈女士说,500元的充值卡,她还有450元没有消费。在找了海甸城购物中心管理处反映后,至今问题也没有解决。
采访当天,记者来到海甸城购物中心三楼的这家喜儿体验馆发现,里面大部分设备已经被清空,不少消费者都来这里讨要说法。记者了解到,光是在商场管理处登记的,就达到了180人。海甸城方面表示,其实早在这家店出事前的一个星期,他们就已经发现情况不对劲了。
符嘉华介绍,这家店店主姓王,去年年底入驻开始经营,可从今年2月份起,王某就以没资金为由,拖欠他们一共十几万的租金。在王某提出要搬离后,商场方面就将他们的货品扣下,要求他们支付租金和协调解决消费者会员卡一事。哪想,不到一个星期,王某便再也联系不上了。
因为问题始终没得到处理,当场消费者也将情况反映给了辖区海甸工商所。执法人员来到现场后,要求查看这家喜儿体验馆的营业执照时,海甸城方面则表示,需要时间查找,不过他们可以提供另一个线索。
符嘉华介绍,
老板的
电话原来能打通,因为他在名门广场还有一家店叫状元街,他原来认这个账,但没有明确要还钱,但可以拿这张卡到那里同样享用。
涉事商家系违法经营 预付式消费谁来保障
按照海甸城方面的说法,王某在名门广场还开有另一家同类型的店,并且同意消费者前往那里继续使用充值卡消费,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当天中午,记者与执法人员一起来到名门广场四楼,找到了海甸城方面提到的门店,不过,记者注意到,这家门店的营业执照上写明,企业法人姓谢,并非王某。
这家店的老板表示,他们此前和王某确实合作过,但早已没有了联系,他们的店也和王某没有关系,更没有同意让喜儿体验馆的卡继续在这里消费。那么,调查进行到这,事情又该如何解决呢?
海口市工商局海甸工商所所长王譞说,这个事情可能涉及到诈骗问题,建议报公安部门进行立案查处,工商部门也会把这个情况往上汇报,然后把这个公司列入异常名录,这样以后这个人在工商业务、银行业务、政府招投标方面的业务是受限的。
不过,第二天,当记者向工商部门了解这件事情的处
理进展时,他们却表示无法进行处理,因为经过证实,这家公司并没有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无营业执照违法经营,一旦商家跑路,难以查处。而商家推出的这种充值预付卡,目前涉及金额近十万。那么,对于商家这种先预付后消费的模式,又是如何监管的呢?
根据2012年我国商务部颁布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规定,从事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企业,应在开展单用途预付卡业务之日起30天内到各级商务部门备案,并与指定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建立专项资金存管账户,受银行和属地商务局共同监督。而记者也从海口市商务局核实,这家喜儿体验馆并没有进行备案。
不难看出,这家喜儿体验馆想要开展预付卡活动,必须进过商城、商务部门以及工商部门三层关卡,监管不可谓不严,可最终还是发生了老板跑路,难以查处的情况。而像这样类似的情况,近段时间,在海口已经发生多起,如何有效根治,破解预付卡监管难题,明天我们继续关注。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5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