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验作业一般要求
开始检验前,检验机构应详细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了解受检方的安全管理要求,组织制订安全检验作业方案,并对检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确认检验人员熟悉现场安全标志、掌握基础急救知识。
检验工作开展前,应确认现场的环境和场地条件符合检验要求,没有影响检验的物品、设施等,并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检验人员应查阅特种设备相关资料,了解设备的实际使用状况。检验人员进入现场前,应接受受检方安全教育,遵守受检方安全管理规定和要求。
进入检验现场后,严格遵守安全检验作业方案,按规定佩戴和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装备。严格执行受检方有关动火、用电、高空作业、安全防护、安全监护等安全管理规定。
当出现检验作业人员身体不适、安全防护装备失效、仪器报警等情况时,检验人员应立即中止检验工作,按相关程序报告,并与受检方相关人员协商解决措施,待条件具备并重新评估风险后再进行作业。
检验活动涉及X射线或γ射线检测时,应按照GBZ 117《工业探伤放射防护标准》的规定划分控制区和监督区,设置警告标志、警告牌,并配备辐射剂量率仪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检验活动涉及有毒有害物质时,应保持环境通风,持续监测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确保检验环境符合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的要求。
在高空进行操作时,应考虑人员、检测设备器材坠落等因素,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检验活动处于有限空间内时,应确保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保持环境通风。
夜间作业时,现场应有充足的照明,检验人员应穿高可视警示服。
检验活动涉及电气项目时,应做好防触电保护,如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二)检验作业专项要求
1. 锅炉
外部检验遇到严重的跑冒滴漏、启停炉阶段、安全附件泄放试验等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异常情况时,检验人员应立即中止检验,转移至安全地点。现场不得随意打开炉膛检查孔,不得随意开闭安全附件、排污、给水、加药等阀门和触摸管道、吊架等锅炉部件。
内部检验时,对锅炉的风、烟、水、汽、电和燃料系统应进行可靠隔断并且挂标识牌。检验用电源应由受检方拆、接,检验用安全电源电压不超过24V,在比较干燥的烟道内并有妥善的安全措施条件下不高于36V。对垃圾焚烧炉或者其他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锅炉,要将有毒有害物质清理干净。搭设检验需要的脚手架、检查平台、护栏等,吊篮和悬吊平台应当有安全锁。只有一名检验员进入炉膛、尾部烟道检验时,应指定监护人陪同。
2.压力容器
检验前,确认运行的压力容器达到可以进行检验的条件,已切断与压力容器有关的电源。进入压力容器内部进行检验时,应严格执行以下操作:排净内部介质,用盲板隔断所有液体、气体或者蒸气来源,设置明显的隔离标志,禁止用关闭阀门代替盲板隔断;压力容器内气体含氧量保持在0.195以上;需要进入盛装易燃、易爆、助燃、毒性或者窒息性介质的压力容器内部进行检验,必须进行置换、中和、消毒、清洗,取样分析,分析结果应达到有关规范、标准规定;取样分析的间隔时间应当符合使用单位的有关规定;盛装易燃、易爆、助燃介质的,严禁用空气置换;人孔和检查孔打开后,清除可能滞留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和液体;能够转动或者其中有可动部件的压力容器,必须锁住开关,固定牢靠;电源控制部位除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外,应有专人进行监督。
气瓶检验前,需要对瓶内残气、残液进行回收和处理,当气瓶压力降为零后,方可卸下瓶阀。当瓶阀不能开启无法证明有无余压的钢瓶,应与待检瓶分开存放,做好标识。卸下瓶阀的去死阀装置应具有安全防爆和防止瓶内介质向大气环境泄漏的功能。气密性试验前,盛装可燃气体的气瓶应当经过置换;盛装液化石油气和液化二甲醚等可燃液化气体的气瓶,应当经过蒸汽吹扫或者采用其他不损伤瓶体材料、不降低瓶体材料性能、不损坏电子训读标志的方法进行内部处理,达到相关标准规定的安全要求。
3.压力管道
检验前,检验现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影响检验及安全的附属部件或者其他物体,按照检验要求已清理或者拆除;
为检验而搭设的脚手架、轻便梯等设施安全牢固(对离地面2m以上的脚手架设置安全护栏);
保证管道与其他相连装置、设备可靠隔离,必要时进行清洗和置换;
高温或者低温条件下运行的管道,需确认已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缓慢地降温或者升温;
确认已切断与管道有关的电源,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检验照明用电电压不得超过24V,电缆(线)必须绝缘良好、接地可靠。
将管道内部介质排除干净,用盲板隔断所有液体、气体或蒸汽的来源,设置明显隔离标志。进入埋地管道的检验现场,应注意检验工作面和到达工作面的路径,并制定预防塌方、坠落、掩埋、淹没或滑跌的安全措施。
4.电梯
检验前应将检验的标识牌和围栏设置于电梯首层层门或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出入口。对于高层电梯,可在基站层门入口处和轿厢内放置表明正在检验的标识牌。对于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出入口,还应安排专人看护,以防止无关人员误入。
进行应急救援操作试验、绝缘测试、相序试验、短接线路作业时,应确保主电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在进入井道中的机器空间前,应切断主电源开关并上锁。
在进入任何型式的平台之前,检验人员需确认支撑和连接是否足够坚固。
登上轿顶前,观察好轿厢位置后,应按顺序验证该层层门门锁、轿顶紧急停止装置、轿顶检修装置有效,确认轿顶照明完好。确认安全后,打开层门,按下紧急停止装置,登上轿顶,打开检修装置。在轿顶进行检验时,严禁两脚分跨轿顶与层门地坎之间进行作业,严防工具及其他物品的坠落。严禁使用快车,宜从上向下进行井道检验。当轿厢运动时,检验员不应俯伏或斜靠护栏,身体不要探出护栏以外,不要用手抓钢丝绳,与旋转部件保持安全距离,防止衣物或其他被卷入,特别注意轿顶反绳轮。
在检验员进入底坑之前,应保证轿内停止装置、轿顶停止装置、底坑通道门附近停止装置、底坑设在下端站层门旁的急停装置的有效性,保证层门、轿门门锁及电气安全装置的有效性,确保电梯除响应检验人员及操作人员的指令外不会响应任何其他召唤指令。进入底坑后,将底坑停止装置置于停止位置。只有当轿内或轿顶人员按照底坑人员指令准备移动轿厢时才能使该装置置于运行位置。移动轿厢时,底坑人员应注意轿厢位置以及补偿链、限速器钢丝绳和随行电缆等运动部件。应确保身体的任何部分都未凸入相邻电梯井道区域。离开底坑时,应让电梯停在较远的层站,留有足够安全距离,防止电梯运行对检验员构成挤压、剪切伤害。打开层门并断开急停装置,离开之后再置于运行位置。
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运行时不可将头或身体伸出扶手,检查梯级或踏板下陷保护装置和测量扶梯踏板速度时应采用正确的姿势,避免身体重心前倾或后仰,造成卷入或坠落危险。
5.起重机械
室外起重机检验应满足无雨雪、无大雾、风速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检验人员进入或离开起重机械时应使用安全通道,不得攀爬或翻越其他构建物。严禁在工作循环中进行冶金起重机械检验。
进行防爆起重机械检验时,应使用防爆检验工具,还应具有良好的通风,确保环境空气的爆炸性气体或者可燃性粉尘物质浓度低于爆炸下限。
进入起重机前应检查进入起重机的门是否具有联锁保护装置并工作有效。起升高度限位器应在空载状态下进行检验,到端头位置注意点动,避免猛烈撞击及发生过卷扬。测量接地电阻值和绝缘电阻值前应断开总电源,必要时应派员监护总电源开关。载荷试验时,严禁用熔融金属或炽热金属作为试验载荷,检验员与试验载荷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严禁试验载荷从人、设备、产品上越过,还应确保在运动部件和固定物体之间有适宜人通过的距离后再进行运动部件的检验。
6.大型游乐设施
温度、湿度、光照度及室外气象条件能满足游乐设施正常运行及检验作业的要求,检验员应站到护栏外对游乐设施进行试验。在室外检测时,随时注意天气变化,不得在雷雨天气工作,冬季风雪天气注意走台面湿滑。对于高度大于15米的游乐设施,严禁在风力大于3级的情况下检测。供电系统的输入电压波动值在允许值以内。在检验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行部件或电气绝缘性能前,在检测控制柜(屏)上的联锁装置、接地(零)线或绝缘阻值等项目前,必须切断总电源开关;在进行摩天轮、过山车等大型游乐设施高空项目检验时,总电源开关应有专人负责,断电后应挂“禁止合闸”的警示牌;被检设备或相关设备通断电和动作前必须告知相关人员且确认其处于安全状态。检验赛车类游乐设施时,检验员应确认全部被检车辆熄火停车后方可进入车道检查,并采取措施防止车辆再启动;进行制动距离测试时应确认试验区域内无任何阻挡物或人员。在进行摩天轮、过山车等大型游乐设施高空项目检验时,检验员所使用的仪器或工具放置的位置要安全可靠,严禁高空掉物,必要时在设备周围或下部张挂安全网。检验机械部分(起动、传动、制动、行走)运行性能时,注意保持一定距离,检验开式齿轮及其他旋转零部件应注意衣服及其他物品的卷入。
7.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在通风不良的车库、库房等狭小的空间内不得进行以内燃机驱动的车辆检验。车辆应在平坦、干燥、清洁、坚实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上进行制动性能试验,且轮胎与地面间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履带式专用车应在平坦而坚实的土质路面上检验,在坡度为20%的坡道上应可正常起步且行驶。
在进行货叉带载荷运行检验时,载荷应固定可靠,检验员不应站在有可能会使物品坠落的货叉等设备下方,应与试验载荷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在进行制动性能项目检验时,检验员应确认在检验区域内无任何阻挡物或人。进入车底检查前,检验员应确认车辆已熄火、驻车制动并停稳,同时在车轮下放置三角垫块。
8.客运索道
输入电气系统的电压应正常,电压波动应在额定电压值的0.9~1.0倍。在检验客运索道的运行部件或电气绝缘性能前,必须切断总电源开关;进行索道线路支架检验过程,该设备总电源开关应有专人负责,断电后应挂“禁止合闸”的警示牌;被捡设备或相关设备通断电和动作前必须告知相关人员且确认其处于安全状态。检验机械部分(起动、传动、制动、行走)运行性能时,注意保持一定距离,检验开式齿轮及其他旋转零部件时应注意衣服及其他物品的卷入。检验人员应站立在平整稳固且落差小的支撑面上,当站立在落差较大的支撑面上(如站台边缘等)时应采取防坠落措施。进行客运索道线路支架检验过程,所使用的仪器或工具放置的位置要安全可靠,工作完毕后应及时将其送回地面,以防掉落。在室外检测时,随时注意天气变化,雨、雪、风力等室外气候条件应满足客运索道正常运行的要求。不得在雷雨天气工作,冬季风雪天气要注意走台面湿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