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诞生 9 年来,其发展一直处在各国政府的严密监管下。然而,由于巨大的利益驱动,投入这一行的人仍有增无减。目前,全球在流通中的比特币的总价值已逾 140 亿美元,而中国市场交易量在其中的占比已超过 90%。这样的“战绩”要归功于中国 80、90 后们的巨大投入。
很多持币者都巴望着靠这一行实现财务自由。在日本宣布比特币合法化、俄罗斯亦在追求这一结果的同时,很多中国年轻人都在不安中等待着本国政府的下一步动作。近日,三位中国年轻人和一位在京工作的美国人接受了英国《卫报》的采访,道出了他们对比特币这一行的希冀、倚赖和不安。
以下内容原载于《卫报》,虎嗅编译(有所提炼和删减)。
四月,北京西城区一个明朗的午后,在一座面目模糊的高层公寓楼里,27 岁的杨怀(音译) 正坐在那儿,闷声挖掘着属于自己的财富。 他的寓所,就坐落在中国人视之为吉祥的第 8 层。
半年前,杨怀还是个“多面手”,一面穿梭于某知名咨询公司和某创企,一面试水对冲基金管理。如今,他却一心一用了。六个月来,他大都宅在家里,窝在那张灰色的迷你沙发上,埋头于比特币的搜集和交易。
在他看来,之前从事的金融工作虽然“挺有创意”,但比特币这一行却“更年轻、更有意思、更有赚头”。
据他透露,目前月入一百万是不成问题的。然而,他还想要“更带劲儿的生活”。
所以,他购置了一堆贵重装备,塞满了眼前这间让人伸不开手脚的屋子。其中,最扎眼的是那面足有一米多宽的高清智能显示屏,有了它,比特币的起起落落,以及由此引发的财富变化就都能尽收眼底了。
坦白说,想在这一行赚大钱并不是痴人说梦,但参与者同时也要承担很高风险。比特币生来是一种 P2P 货币,可不受政府及各国央行的干预。但在中国,情况不一样。
就在今年二月,政府出台规定,要求各比特币交易平台不得违规从事融资融币等金融业务,不得参与洗钱活动,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反洗钱、外汇管理和支付结算等金融法律法规。这一要求发布后,国内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火币网等平台先后宣布暂停提币业务,为期一个月。
这类事儿在杨怀看来“虽然麻烦,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过倒是让晨兴(音译,应受访者要求略去姓氏)着实歇业并琢磨了一阵子。今年 35 岁的晨兴孩子气尚未脱尽,看上去胆小而敏感。曾经是地理信息工程师的他,最终放弃了这份“太过舒坦”的工作。如今,他从事比特币交易已经有四个月了。对于政府对相关平台的强力管控,他显然不太理解。
但对他而言,比特币系统本身的脆弱才是最让人悬心的。“技术每天都在更新换代,指不定明天就冒出来个黑客,鼓捣几下就把整个系统给端了。所谓安全其实全在乎‘运算’,一旦把这一层捅破了,比特币就完了。”出于这点考虑,尽管晨兴自称为比特币的“信徒”,但他却不打算把这一行当成一笔长远买卖——虽然,他并不否认收入的今非昔比。
“总归不稳定啊”,他在采访中说。
正因为此,他每入手几枚比特币都会尽快将其换成现钞,因为他觉得,这样才更踏实。而这种心态,在中国的比特币交易圈中可算为异类了。
32 岁的布伦丹·吉布森,一位在中国工作了 6 年的美国人,玩儿比特币已经 3 年了。接受采访时他刚一坐下,就拿起我的手机,给我下了一个名为 BTC Wallet 的应用。接着,他又转给我一笔种子基金——0.0027 比特币。据他说,这个 0.0027,是全球 78 亿人的人均比特币持有量(按总量 2100 万枚计算)。
是的,吉布森认为人人都该使用比特币——甚至包括“爷爷奶奶辈”。
对吉布森而言,比特币是一种生活方式,他指望靠它实现彻底的财务自由。在美国,他干过所谓“灰色”的抵押贷款业,这一背景让他和晨兴一样,容易多虑多疑。不过,他最担心的不是比特币系统本身的脆弱,而是私营银行(的脆弱)。
“我不认为经济应该建立在一串虚浮的数字上。可现在人人都指望着银行户头上的那串 12345……比特币不同,它的性质就决定了:持有者本身就是自己的银行。这个,还让人放心些。”
有一点不得不提。比特币系统的一大致命软肋是:持有者一旦丢失了钱包的秘钥,里面的比特币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据说前年,有30% 的比特币(总价约 54 亿人民币)就那么打水漂了。而这一痛点无疑让许多人窥见了赚钱的门道。
工作中的孙泽宇 图片源自《卫报》
27 岁的孙泽宇就是其中一位。供职于北京某科技公司的他,新近刚开发了一个名为 Coldlar 的项目。该项目可为比特币持有者提供线下实体钱包,要打开的话只需扫描 QR 码。孙泽宇称,比特币的安全的确“很难保障”,因此他才和同事共同设计了上述项目,以便用户能更安全地掌控属于自己的财富。“现在(比特币)价格上来了,大家都意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他解释说。
还在大学读书时,孙泽宇就通过火币网举办的一次研讨会认识到了比特币的存在。跟他那位朋友——文章开头提到的杨怀一样,孙泽宇向往钱,很多的钱。他不愿告诉我每月的收入有多少,但却敢保证:比起三年前初入行时那份万儿八千的月入,他现在的月入翻了“很多很多倍”。
这份收入一部分直接源于比特币交易,一部分则是源于孙泽宇公司项目带来的收益。Coldlar 的良好势头让孙相信:不出十年,比特币的身价将达到“一枚=北京一套房”的高度。在这一过程中,类似于“暂停提币业务”的微小震荡将会“像呼吸一样频繁”,但因为利益的驱动,一切都能过去。
他坚信这一点。
除孙泽宇外,其他三位采访对象的日常“工作”多少有点离群索居,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呼朋引伴。譬如吉布森,除了和中国国内数百位比特迷们互通有无外,他还将近 1000 人吸引进了这个新兴行业(当然,其中不知有多少人像我一样,那 0.0027 的“本金”入账后一直在睡大觉)。这大概就是他对该行业之笃信的最好明证了。至于晨兴,他干脆表示:比特币群体在北京的活跃,就是他留在这个城市以及这个行业的一大理由。
“我倒是能碰上些比特币的‘真爱粉’……我觉得吧,喜欢比特币的都是热爱自由的人”,他说。
至于杨怀,他几乎容不下别人对比特币的一丁点怀疑,所以他说的话更硬气:
“是,比特币是有风险。不过,我干嘛要跟人(那些心怀不安的人)聊这些呢?我赚我的钱,这就行了呗……如果你不打算买,我才不会浪费时间跟你聊呢。”
此外他也承认,对他们这些先入局者而言,懂行的少未必是坏事。如果能维持这种现状,他还是很开心的。
但这不大可能。虽然比特币的价格已经高入云端,但这并不代表这一行将来就一定如何如何——焉知外部环境会如何变化,焉知从业者们本身不会对这一行业加以限制甚至是削减?
目前在日本,比特币已被认定为合法货币。中国会不会也能等到这一天?许多人认为不太可能。不过,他们大多数都是打算扎根这一行的,因为他们相信,不管是政府干预也好还是别的什么也好,最终都能过去。似乎只有晨兴,他仍然惴惴不安。对于比特币,他最终的定论是:“我永远不会觉得安全。”
还没关注过我?试试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 (●'◡'●)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