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盘走势和我之前分析的差不多,弱势震荡,成交量略有萎缩。主要
原因,就是
大盘进入区间顶部附近,这是一个压力区。且恰逢清明小长假,有些风偏低的资金要卖出(昨天卖出可以出金),有些该买的可能就等节后了。
于是,大盘在区间顶部暂时受阻:
下面,是我昨天盘前文章中的观点:
今天,关于大盘,我没有需要更新的,还是昨天的原话:
目前大盘处于区间顶部附近,要注意观察区间顶部的量价行为,如果成交量维持在一万亿以上,不排除能成功向上突破区间,恢复趋势。但是,如果这里出现放量滞涨,或者成交量萎缩,那就要注意。
区间的买点就出现在区间底部获得支撑的时候(上周四我提醒的时候)和区间顶部被成功突破的时候(如果突破不成功,那就是卖点,现在就要观察突破是不是成功,这1-2天就会有答案)。
另外,从宏观角度来讲,近期其实经济层面、出口方面等,都偏暖,完全可以支撑市场,且昨天港股走势非常强劲,整体环境是不错的。所以,
大盘不必过于担心,当然就是临近假期之前在区间顶部压力区的正常修正。
板块看,近期一直给大家强调
科技+资源品两条腿。这两大方向,都是逻辑顺畅且不断有渐进式催化的。
昨天
资源品
这一头明显占优,有色、化工等涨幅居前。在美帝降息预期的大背景下,资源品逻辑顺畅,喜欢的可以拿出部分仓位做做,但是
基于大盘处于压力区,不追涨是第一原则。
科技
这一头,昨天普遍调整,其实逻辑没什么变化,就是之前涨幅太大了,然后有新的方向出来了(比如资源品、小米汽车等),资金就兑现之前的强势方向,然后追捧新方向。这都是短期行为,最终还是要回归逻辑。
另外,昨天看到一个消息,
小米汽车已经火到了华尔街
,高盛的最新研报指出,小米SU7将成为中国销量前三的高端轿车型号,到2030年,预计电动车营收将占小米总营收的30%。高盛将小米目标价格从18.9港元提高到20港元。摩根大通近日也表示,小米SU7定价极具吸引力且有规模优势,继续维持小米的“超配”评级。小米股价昨天大涨9%。从小米汽车的成功也可以看出,中国的制造业
确实
太强了。
操作的层面,
只要你不追涨,而是利用调整低吸,这种调整都不是多大的问题。因为我们是波段操作,不是死拿。
深入一点讲,
追涨买入和利用调整低吸,导致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在大盘转弱或进入压力区的时候。
举例来说,如果你在上周三周四利用调整低吸,面对昨天盘中的波动,你会非常从容,操作的选择性也很多,可以减,也可以等,甚至减了又有资金低吸。毕竟之前低吸的,这几天会小有盈利,这种波动根本无法触发你的止损点。
但是,如果你是上周四割肉这两天才追涨买入的,面对这样的波动,你就会非常被动,很有可能就触发你的止损了,甚至导致你再次割肉。这样操作几次,不仅仅是反复亏钱,关键是把心态搞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