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以来,西欧国家的政府纷纷向本国海商或海盗发放私掠许可证,怂恿他们去抢劫敌对国家的商船,海盗活动就这样上升为国家行为。因为不需要出动海军,支持私掠成为削弱敌国实力最廉价的手段。
在那个年代涌现的一大批海盗中,作为欧洲百年老字号的英国海盗中涌现出的人才最多——佛朗西斯·德雷克带着英国海军战翻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威廉·丹彼尔则率领他的海盗们一边抢劫,一边四处考察,顺手采集动植物做标本。
伊丽莎白一世册封佛朗西斯·德雷克勋爵爵位
威廉·丹彼尔1651年出生于英格兰,16岁时成为一名水手,随船出没于印度洋。后来他加入英国皇家海军,并参加了英国同“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海战。据英国海军档案记载,丹比尔思想敏锐、性格豪放不拘小节。作为士兵,他的求知欲实在是过于旺盛,在军舰上他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同等级森严的军队作风格格不入。
1673年,22岁的他因为受不了海军的沉闷气氛而开了小差,跑去西印度群岛加入了一个加勒比海盗团伙,这帮海盗主要以西班牙船只为打劫对象。1683年,这伙人流窜到几内亚湾(西非—南美洲间的贸易通道就在附近),广泛的来回于南美沿岸攻击西班牙商船,凭着他的过人的胆量和才干,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了海盗船船长。
威廉·丹彼尔肖像画(明明就是个文质彬彬的学者)
在成为海盗船长后,威廉·丹彼尔带着手下开始了自己的不务正业生涯。他的主业是搞科研,他给英国皇家学会以及英国海军提供船队出航获得的各类气象、水文资料和自己绘制的图纸(他本人是海图、地图、动植物的绘制高手)。
另外他将自己的见闻到处出书,这些书十分畅销,比如1693年当他第一次回到伦敦后,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新环球航行》,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引起英国轰动,以至于
他有钱到光靠版税和奖金就能给船员发工资
……
大洋洲植物图鉴 威廉·丹彼尔 绘制 1703年发表
威廉·丹彼尔
最高纪录是在一次出航中仅靠研究报告就赚了二十万英镑
!
要知道当时(以1700年为准)英国人均年收入不到10英镑,全部财产有3000英镑就是财主了。这笔收益已经比大多数海盗冒着生命危险打劫肥羊还赚的多,关键还特别安全,充分体现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句话的正确性。
所以他手下的海盗船员对这种不务正业的行为完全没有意见,他申请的那张私掠证基本就是摆设,只有手头紧,机会又太好的时候他才会带着手下干一票。
加勒比海地图局部 威廉·丹彼尔 绘制 1697年发表
1688年春天,威廉·丹彼尔的船因为躲避追捕他的西班牙海军,绕道来到了澳大利亚沿岸,当时处在逃亡过程中,他并不能确定这是一个大岛还是一片新大陆。直到1700年2月,丹彼尔再次来到这里,这次他驾船考察后发现这里是一块真正的新大陆,
他以英国女王的名义宣布这里为大英帝国的领土,并命名为"新大不列颠",这就是今天的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