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必看军事
把细节做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事纵横  ·  “哈梅内伊已被转移到安全地点” ·  昨天  
静安民防  ·  街镇国动丨依法开展国防教育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必看军事

中国最屈辱的一次战争: 三万精兵对战八千杂牌军, 杀敌五人自损数千

每日必看军事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6-10 11:53

正文

点击上方「必看军事」免费关注并回复标题前数字即可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21  刚刚,这个大国突然“灭亡”!西方傻眼

22  曾与董卿同居6年的男人,背景震撼国人

23  马蓉:21张性和爱的图片,你有勇气看吗?

24  毛主席逝世后发生一神秘大事:震惊全世界

25  朝鲜文工团女兵照流出,最后一张让人脸红

26  男女造人全过程,别不好意思看!

27  华国锋最后遗嘱公开:14亿国人落泪!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无数次的战争和融合,才造就了我们现在的这个民族。

从明末开始,中国就开始了和西方列强较量。自鸦片战争之后,这种较量变得极为频繁。

但遗憾的是,尤其是1840年之后,清朝军队表现让人失望,甚至打出了一场最耻辱的战争,这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八里桥之战。

1860年8月21日,天津塘沽失陷后,僧格林沁统率蒙古马队七千、步兵万余名,从天津撤防退至通州、八里桥一带,准备与英、法联军进行野。8月24日,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城。8月31日,咸丰帝急派大学士桂良为钦差大臣到达天津,会同直隶总督恒福向英、法侵略者谈判乞和。9月7日,当谈判破裂后,联军决计进犯北京。

通州僧格林沁所部退守八里桥后,他和瑞麟商定,全军分设南、东、西三路截击敌军。其中,将近1万名满、蒙马队军部署在八里桥一带防守。八里桥东距通州八里,西距京城三十里,是由通州入北京城的咽喉要地。清军利用八里桥周围的灌木丛林,在这里构筑了土垒和战壕,准备和敌军在此决一死战。9月21日凌晨4时,英法联军由骑兵在前开路向八里桥方向推进。

凌晨5点半,英法联军发出了出发信号。雅曼率领法军两个炮兵连和参谋部兵员,科利诺率领法军一个炮兵连居中,成为先头部队,英军居后。英法联军各有4000余人,共为8000余人,投入战斗的清军共2.5万至3万人。蒙托邦声称是清军首先发动了进攻,清军骑兵面对英法联军排炮毫不畏惧,一批一批冲击。清军发现英法联军中法军和英军之间的空隙,趁机冲击进入,一度突破了英法联军的防线。

八里桥之战打响后,清军马队即按原定部署立即由正面冲上前去。他们奋不顾身,齐声大呼杀敌。由于火枪装备有限,就手持长矛、弓箭,凭着一腔热血迎击英法联军,企图冲乱和割裂英法联军的战斗队形。一部分骑兵冲至离敌人四五十米的地方,有的甚至冲到敌人的指挥部附近。激战1小时,毙伤多人。但清军马队遭到据壕作战的联军步兵密集火力的阻击和敌炮榴霰弹的轰击而大量伤亡,战马因受惊而横冲直闯,几近不能成军,被迫在敌人火力的逼使下退却下来。随后,南路的法军主力第2旅将大量的炮弹倾泻在八里桥上之后,给胜保部沉重打击,所部亡惨重。当法军第2旅的两个前锋连队冲到桥边时,守卫石桥的清军士兵勇敢地冲出战壕与法军展开了血刃战。后因胜保中弹受伤退下战阵,遂率军退至定福庄。当战斗打响以后,僧格林沁才知晓,主攻八里桥的是南路敌军,而不是西路敌军。为了弥补战前的决策失误,僧格林沁在胜保部与南路敌人战斗的同时,指挥马队穿插于敌人的南路与西路之间,企图分割敌人,尔后以步队配合胜保部包围南路敌人,歼灭敌人主力。由于胜保所部溃败,僧格林沁的作战意图未能实现,遂与西路英军展开英勇激战,双方伤亡惨重。

英法联军开始采用大口径火炮射击拼死一战保卫八里桥的埋伏清军,最终占领了八里桥,桥上清军尸横遍野。蒙托邦回忆:“八里桥成了这一天最动人的一幕。早晨还斗志昂扬的那些清军骑兵,现在都已消失得无踪影了。这座桥是一种古老文明造就的伟大古迹。那些衣着华丽的骑兵,在桥道上挥动旗帜,毫无掩护地以一种对我们的大炮和火炮无能为力的炮火,作出了反击。”

据俄使伊格估计,当时清军投入约5至6万人,其中3万骑兵,损失1000人(清朝自己估计为3000人)。法军死亡3人,受伤17人,英军死亡2人,受伤29人。1860年9月21日,英法联军自郭家坟向八里桥附近进攻。胜保、僧格林沁、瑞麟奉命迎击,激战半日后僧部溃退,胜保、瑞麟继续督军奋战,激战中胜保连中数弹而昏晕落马。最终清军战败,英法联军也遭受打击。战后胜保受咸丰美誉“忠勇性成,赤心报国”。

历史学家评价这一战的时候,总喜欢提上这么一句,清军“终因战法、装备严重落后而惨败”。

然而,1860年的惨败并没有让清王朝统治者有什么改变,不仅自己依然故步自封,还让国人也如此。

1869年,日本明治维新。1894-1895年,日本取得甲午战争胜利。

和日本相比,清政府显然没有从这一场耻辱之战中吸取丝毫教训。

吃一堑长一智,智者所为。连续吃若干堑,蠢人所为。后续的清王朝统治者是显然是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