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艾菲的理想
我是艾菲,深度思考者、全球认证优势教练 & 个人成长教练。与我一起,探索蓬勃丰盈的人生,成为真实且闪闪发光的自己。这是一个可能会改变你人生的公号,欢迎你的到来,期待与你的共同旅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海峡都市报闽南新闻  ·  36个教学班!新增学位1800个!泉州九中城 ... ·  8 小时前  
海峡都市报闽南新闻  ·  36个教学班!新增学位1800个!泉州九中城 ... ·  8 小时前  
海峡都市报闽南新闻  ·  事发泉州!一皮卡车突然冲进商场,现场画面曝光 ·  18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艾菲的理想

央视热播剧《玫瑰的故事》,你看懂了吗?

艾菲的理想  · 公众号  ·  · 2024-06-27 12:40

正文



艾菲的理想 - 三大写作原则


3大原则:

1、深度: 不写未经深度思考的文章

2、实战:方法论均已经过 实践验证

3、高维:站在 更高维度上思考一切

艾菲的 334 篇原创文章

标签:深度思考



最近,我看了《玫瑰的故事》这部剧,虽然这部剧有个比较大的bug - 塑造了一个接近完美的玫瑰,但世界上根本没有如此完美的人,也没有如此完美的原生家庭。

但与此同时,我也觉得,整部剧里还是有不少折射了真实世界的内容值得聊一聊,它们是很有启发的。


01

玫瑰与庄国栋


庄国栋,家境优渥,优雅帅气,文质彬彬,谈吐不俗,工作能力强,还能流利地说英文和法文。


刚一露面,他就成功吸引了玫瑰,然后又成功点燃了玫瑰的爱情与激情 - 灼热、绚烂、不顾一切。



可惜,没过多久,他就接受了法国公司总部的工作邀约,要去巴黎工作,给正在疯狂爱恋中的玫瑰从头到尾的浇上了彻骨的冰水。 等去巴黎工作后,玫瑰请假去看他,他却一心忙着工作,忽略了玫瑰的感受。


这一系列的行为表现让网上和弹幕中的很多人,给了他一个字的评价 - “渣”,以及两个字的评价 - “自私”。


但其实,这种看法还是有些表面。


  • 从表面来看,他的确非常自私,因为他对未来的规划只考虑了自己一个人的愿景与想法,却没把对方的感受和想法也考虑进来。


  • 如果更深一层,我们就会发现,在他心里,把自己的事业看得比爱情或女友更重要, 其实是一个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而他的价值观恰好与玫瑰的价值观背道而驰。


所以,才会有那样一个片段:玫瑰在申请一周假期去巴黎看男友时,给老板同时准备了两样东西 - 请假单与辞职信。


那一刻,她表达的是:不批假,勿宁走。


这说明在玫瑰心里,爱情比事业更重要 - 这就是价值观的体现。


所以,从这一层来看,在二人心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不同的,于是分歧就产生了 - 这就是亲密关系中的价值观冲突。


  • 如果再深一层,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男人的思维和行为表现与他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他的成长环境、他母亲对父亲的态度,在他内心埋下了一个深深的念头 - 对男人来说,事业发展是第一重要的,否则就会被女人看不起,甚至被抛弃。相反,对一个男人而言,只要有了足够好的事业,就能拥有趋之若鹜的女性缘。


所以,事业与爱情的关系是有了前者,才能有后者,而不像玫瑰那样,可以为了爱情放弃事业。


可以说, 在庄国栋的头脑中,存在着一个看不见却很深切的恐惧 - 如果我没有事业,我的感情/亲密关系就会一败涂地。


这个恐惧如影随形,展现在他与玫瑰的整个交往中,而这个恐惧从本质来说,正是存在于他头脑中的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边界。


什么是思维边界?


我在《心智觉醒》这本书里写到: 头脑中的思维边界,说的是我们对人、对事所做出的各种不真实、不客观、并能将我们束缚住的思维假设。


这种思维假设往往是我们意识不到的,但是它会严重阻碍我们对于目标的实现,会让我们时不时的陷入痛苦,并将我们牢牢困住,走不出来。


比如:只有做到出类拔萃,我才有价值。

比如:只有足够漂亮,我才会有男人追求。

比如:只有实现了财务自由,我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比如:我的伴侣,必须永远把我放在第一位。

比如:我的爱人,绝对不能对我有一丁点儿隐瞒。

比如:没有结婚的女性,就是最失败的女性。

比如:没有孩子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人生。

比如:赚钱少的男人,就是没出息的男人。


这些,就是隐藏在很多人头脑中的思维边界,也就是对人、对事所做出的各种不真实、不客观的思维假设。这些例子非常普遍,存在于很多人的头脑中。


同时,除此之外,在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还有很多个性化的思维边界。


而思维边界对我们的影响就像是“看不见的枷锁”,它会造就我们接下来的人生、影响我们的命运,就像庄国栋这样,他的思维边界是“ 如果我没有事业,我的感情/亲密关系就会一败涂地。 - 正是这个思维边界深深困住了他,让他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了自私与“渣”。


而这也导致了玫瑰的离开,以及他的遗憾。



02

玫瑰与方协文


虽是复旦大学研究生,但方协文一直觉得自己配不上玫瑰,同时也觉得玫瑰家人看不起自己。


于是,婚前他步步为营,让玫瑰感到爱与关怀,从而选择与他结婚,婚后他则开始了越来越多的控制,目的是让玫瑰无法离开自己 - 比如:玫瑰 孕期在没有商量的情况下,方就强行给她办了离职;玫瑰在家做了三年全职妈妈想要工作的时候,方又全力阻止,甚至背着玫瑰替她拒了工作邀约。



究其根本,是源自他的自卑, 让我想起了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赛罗》。


不论是方协文,还是奥赛罗, 他们都没有能力发现自己的“好”,没有能力发现自己“优秀的地方”,相反,他们只是一味跟社会主流价值观认为的“更高级”、“更好的”去比较,从而败下阵来,吃到了自卑酿的苦果 - 最终,方协文离婚了,奥赛罗则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因为没有能力发现自己的好,于是方协文就陷在了他人的视野里、陷在了主流价值观的观点中 - 认为书香门第才是高人一等,认为出国海归才是高人一等,认为住得起五星级酒店的才是高人一等,这样一来,他当然认为自己是配不上玫瑰的,就算是结了婚、生了娃、创了业 ,这种配不上依然是刻骨铭心的。


但是,假如他能换个角度,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发现 :作为一个从贫困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来说,在复旦读本科、读研究生、工作优秀、成功创业,早已证明了他的优秀,这种优秀对很多书香门第出身和海归出身的人而言,其实也是无法企及的。


所以,他并不低人一等,他 甚至 比他们还要更厉害、更优秀 (如果非要比较的话,事实上“比较”依然是在玩有赢有输的“有限游戏”)。


可惜的是,他没有看到自己的优秀,他只看到了自己不如他人的地方,更要命的是他认为别人也是这么看他的,甚至认为跟自己一起走过人生低谷、拿出所有积蓄支持自己创业的亲密伴侣也是这么看他的。


这就是方协文最大的悲剧: 他被这种狭隘的视野,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自己的狭隘评价困住了,他困在了那个非常狭窄的隧道中,于是,他只能透过这个狭窄的隧道去观望外在的一切 - 包括:自己的伴侣、伴侣的家人、以及自己。


在这种旷日持久的狭隘以及自卑中,他的生命被黑暗笼罩了,对玫瑰的感情变得愈发扭曲,最终变成了彻底的控制,从而背离了爱的含义。


爱是什么?


我在《心智觉醒》这本书里写到: 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爱是要去支持对方活出她的生命力的。


如果带着这个定义再来审视他们的关系,你会发现,方协文做得事情与爱的含义恰好背道而驰 - 他不但没有支持玫瑰去活出她的生命力, 相反,他想方设法的压抑着玫瑰的生命力,为了控制她,他要把她变成为自己生儿育女的依附品,为了让她无法离开自己,他要减掉她的“羽翼”,让她再也无法“飞”出这个家。


所以,后来玫瑰说: “我感觉自己喘不上气了。


扭曲的关系、被扼杀的生命力,带来的结果自然就是喘不上气的感受。


幸好,玫瑰是有智慧的,她在发现这种情形有增无减后,便毅然决然的离开了他,虽然那时她的女儿仅仅三岁。


03

未被困住的玫瑰


不论是庄国栋,还是方协文,从本质来说都被一定程度的困住了,但是,玫瑰没有。


在整部电视剧中,玫瑰一直在成长,尤其在 第三段感之后,我能强烈的感受到玫瑰的生命力是更加彻底、更加完整的绽放了,之前在她身上的种种束缚也消失殆尽。


在玫瑰遇到第三段感情,而后又失去了爱人(傅家明)后,她没被过去的挫败、永恒的失去、永远的遗憾,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牢牢困住。


相反,通过这件事,她实现了生命中的一次重要飞跃 - 她学会了如何看待生命中的各种痛苦与烦恼,她学会了如何更自在洒脱、更听从内心召唤的去生活。


所以,她说:“生死之外,别无大事”。


所以,她说:“40岁之前都是调研”。


40岁的年纪,正是很多人忙着赚更多钱以换个大房子、换更好的车,以及为“再不找个男人就再也嫁不出去”忧心忡忡的时候,玫瑰却没有忙这些,她安然的住在父母的老房子里,做着自己热爱的工作,学着自己想学的飞行,她拥有的物质不算丰富, 但她的心灵与精神却有着异常的丰富与生动,而她的生命力也达到了这部剧中的一个高潮。



是的,玫瑰一直在成长,每一段恋爱都让她获得了深刻的成长,也让她更好的成为了自己。


在与庄国栋,也就是第一段恋情结束后,她去了上海读书,那时她说了这样一段话:“以前我老觉得庄国栋自私,老觉得他把事业放在第一位,不把我放在第一位。但是其实当时的我是把爱情放在第一位,我也要求他为了我把爱情放在第一位,那么我也是自私的。”


这是一段非常深刻的自我反思,她看到了自己与庄国栋身上的相似之处,也看到了自己的执念,这就是成长的标志之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海峡都市报闽南新闻  ·  事发泉州!一皮卡车突然冲进商场,现场画面曝光
18 小时前
十点读书会  ·  你的圈子到底对你有多重要?
7 年前